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之际看全球经济竞争新格局

2016-02-16 文/刘军红 瞭望

■ 进入猴年,世界经济显示出行情激变、险象环生的新格局

■ 其背后反映了日美欧央行的政策博弈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


  年初以来,金、股、汇,粮、油、矿等各种价格指标齐声振动,预示着猴年的世界经济正迎来行情激变、险象环生的新格局。其背后反映了日美欧央行的政策博弈,折射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力量结构的深刻变化。


  美国为震源的金融危机后,全球美元流动性急剧短缺,贸易投资活动骤然减少,世界经济陷入大收缩局面。面对危机,中美政策积极作为,分别形成了应对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发展中和发达两大阵营中心,形成了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今,这两大主引擎相继减速换挡,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急剧变动,成长力量重新分布。力量分布决定力量的结构,结构决定体系的属性。由此世界经济体系正面临全新的变革期。


  作为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风险,美联储加息意味着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阵营中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引擎换挡减速,全球经济面临低速增长状态。相对而言,作为发达国家增长阵营中的次级力量,日本成为投资者规避风险、追逐利益的安全岛,日本国债成为全球资金集中追踪的对象,由此形成了日元升值的内生动力。


  美国加息的动因在于要恢复利率的基本功能。其前因在于金融危机后,美联储的政策弹药库已经打空,若再遇危机,将面临无弹药可发的窘境。为尽早恢复弹药库有货状态,哪怕只有一颗炮弹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后,美联储便开启了降息程序,以确保流动性,抑制危机蔓延,到2008年4月30日雷曼冲击前,其政策利率已降至2%。金融海啸后,美联储为给危机止血镇痛,进一步连续大幅降息,到2008年12月降至0~0.25%,执行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同时,自2009年初,美联储又施行三次量宽政策,向全球市场放款,注入超量的美元流动性,一度引发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乃至粮食等大宗商品泡沫,推动发达国家形成股市热潮。2014年中期后,世界资金才开始向美国净回流。美元流动性的外溢过程,拖着世界各国陷入汇率振动周期。即当美元流动性外溢时,各国资金剩余,价格上涨,货币升值;而当美元资金倒流美国时,则形成国际商品价格下降、资产缩水,非美元货币贬值,世界经济重新陷入低增长甚至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日本始终是个例外。作为世界第二大发达国家,日本较早追随美国搞“零利率+量宽政策”,缩小与美市场“压差”,维护本国物价、资产和汇率的理想水平,确保了较好的经济复苏环境。金融危机后,尽管日本民主党政府试图利用日美“金融政策不同步”追求日元强势,以确立日元国际地位,但地震危机后,不得不改弦更张,重新追随美国政策。在金融政策上,即使在民主党执政的2012年初,日本央行也已经开始尝试量宽政策,初定“物价目标”。安倍执政后,重建央行领导体制,不惜抽调现职亚行行长、货币外交政策通黑田东彦出任央行总裁,搞“异次元金融政策”。其政策力度强于美国,其吃入的资产规模占GDP的比例也大于美国,对日元汇率形成“抑制效果”,成功使用金融政策手段实现了日元贬值,刺激出口,为日本经济复苏创造了有利条件。安倍经济学通过追随美国赢得了世界最大的市场空间。


  如今,美国政策从“零利率”回归到“有利率”,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将面临政策变更风险。日本如何选择,关乎日美经济势能的转换。本来,美国期待日本能扮演“预备队角色”,继续追加量宽,掩护美退出非传统金融政策阵地。这也是市场的一般预期。但就在美联储正式加息后,日本央行却一反常态背离美国意图,仅仅“拓宽了水渠”,并未“注水”,形成了“反向预期”,反而导致“日元先于美元升值”。


  上世纪60年代的美联储主席威廉姆·马丁曾经坦率地说,“央行就是在酒会进入佳境时,从会场顺走酒瓶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央行就要主动“培育市场预期”,以便于市场按照自己的意图进入醉意的佳境。在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下,“培育市场预期”成为市场各主体之间展开利益竞争的基本形式,折射着资本支配力的全球竞争。为此,各种风险、利益信息等都成为“市场预期”形成的依据。


  地缘政治风险、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成为左右市场预期、驱动资本运动的因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格局分野,比如,作为OPEC成员的沙特与伊朗断交,无疑使OPEC协调维护价格的行动更加困难。而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乘势加大打击“伊斯兰国”力度、获得与美国正面斡旋大中东格局的条件,又成为影响中东、欧洲资金动向的地缘政治因素。


  在美国“页岩气革命”背景下,纽约市场的WTI油指重新压制欧洲市场的布伦特油指,使得全球石油价格的形成机制强化了美国影响力,国际货币体系的力量格局重新向美元倾斜。这既打击了欧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梦想,也引发了主要货币在汇率结构上的新竞争。美联储加息,平添了市场风险,也激活了地缘政治风险。各主要央行的“市场预期”倾向更加不确定。日元贬值与日经股指上扬的组合已经持续四年,如今迎来高位波动期,其背后或反映出日美欧央行的政策博弈。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6-7期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