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城调研记① | 一亿人的进城落户路怎么走好?
■ 未来4年将有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 这一高能度工作,关乎亿万百姓利益,也考验着决策者的决心与智慧
■ 《瞭望》两会前夕组织全国20个城市独家调研,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 瞭望两会报道已启动,点击关注瞭望微信
挥别亲人与故土,2016年春节假期刚过,一列列南来北往的火车上又挤满了背井离乡、返城务工的人们。
“城里有工作,乡下有老家”——作为每年春运中最大的群体,数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如同“钟摆”一般,往返于城与乡之间,辗转在家和厂两地。
在这场春运大迁徙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广的背景。这就是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与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变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6.1%,城镇常住人口达7.7亿。多年来,几亿农民走出土地,走进了城镇。他们有的渴望改变命运,进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创富机会;有的因城市骨架拉大、面积扩容而失去了土地,“被”城镇化。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努力地想要与城市相融,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然而,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数量巨大的进城农民群体,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却并不尽如人意。一纸户籍,曾犹如一堵高墙,将他们的身份牢牢隔离在城市之外。他们常常缺乏平等、稳定的就业机会,难以享受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城市公共服务与福利。尽管他们用双手参与了城市繁荣的建设进程,却难以体会做“城里人”的全部滋味。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这是“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对于今后五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的核心目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锁定于“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左右”。未来4年,将有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而今,这一场更大的“迁移”已经开始。2016年伊始,居住证制度全面推开,户籍藩篱被打破,附加在户口上的过多权益和福利将被剥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同时,各地吸引、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一项项举措正在细化。
1亿人在城镇落户并长期居住,绝非一张户口纸的变化那么简单。这背后的改革,涉及面广、人口众多、力度与难度都将是高系数。这也更是践行“协调”、“共享”理念的具体行动,关乎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也考验着改革决策者和实施者的决心与智慧。
进了城的农民,能不能顺利地在城镇就业、安家?他们进城的质量如何,能不能留得住、过得好,身份的转变能带给他们哪些切实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变成了新市民,他们还惦记着什么?融入城市还面临着哪些待解的难题?
两会前夕,《瞭望》新闻周刊独家调研了全国东中西部20个不同的城市,希望在他们的探索中寻找到答案。
我们发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核心。“户口的称呼叫法不重要,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进了城后,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社会福利待遇是不是和城里人都一样。”这是在多个城市采访时,我们听到的进城农民的共同心声。能不能织牢社会保障网,能不能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塑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帮助进城农民克服在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价值冲突、摆脱在农民与市民之间的游离状态,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关键。
我们发现,产业驱动、产城互动、城乡统筹,协调利用好“人、地、产”资源,是多地实现就地城镇化的主要思路。城镇化,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为城镇,把农民“转”为市民,而要以产业为支撑,让农民更富,生活更好。城因人而兴、人因业而稳,蓬勃的产业经济与稳定的就业岗位,才能真正打消进城农民的“失业顾虑”,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住,这直接关系着一个城镇的接纳能力。
我们还发现,在一些农民转市民、“村改居”的先行地区,有的农民进城的积极性并不高,尽管不少人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仍惦记着家里“三块地”——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如何解决“流出地权益保障”问题,保障进城农民利益让农民“带地进城”、“带根进城”,仍待破题。
政策红利的释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地细化落实也需要逐步到位。1亿人进城,可以说,是一个关系着改革中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考题,成功了,就是一个大创举。LW
刊于《瞭望》2016年第9期
▼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即可阅读【东中西部20城调研】
☞ 评估十二五|“十二五”规划三大经验,科学编制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转发请注明【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