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恐袭再临,欧洲怎么办

2016-03-23 新华社 瞭望

■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机场和一处地铁站22日上午先后发生爆炸

■ 据新华社今晨报道,爆炸已造成至少34人死亡、187人受伤

■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制造了袭击事件

 欧洲恐怖主义活动呈现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内生的”与“外来的”兼而有之,而且“内生的”日趋增多


  专家认为,欧洲面临的恐怖威胁正呈现出范围扩大、内生性增强的特点。从深层次看,欧洲频繁遇袭有重要外因,但也与其自身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欧洲只有从战术和战略层面同时入手,采取切实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恐怖主义活动。


从“法国战争”到“欧洲战争”


  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22日在布鲁塞尔恐怖袭击发生后说:“欧洲处于战争状态。恐怖威胁保持在最高级别。”


  这不由让人联想起,在去年11月巴黎恐袭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称“法国已经进入战争”。


  短短4个多月,欧洲两个大都市先后遭遇重大恐怖袭击。这反映出欧洲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正在加剧。虽然用“战争”来形容目前的状况有点夸张,但也的确反映出欧洲人的极度不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学院教授吴绍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巴黎恐怖袭击之后,欧洲加强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但布鲁塞尔袭击事件的发生证明,恐怖主义在欧洲依然有赖以存在的土壤。


  据报道,欧盟刑警组织英国负责人罗布·温赖特不久前透露,5000多名“圣战者”可能在接受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培训之后进入欧洲。他认为,欧洲现在正面临10年来最大的恐怖主义威胁,“伊斯兰国”或其他恐怖组织可能在欧洲发动新的袭击,造成更多的平民伤亡。


从“外来恐怖”到“内生恐怖”


  欧洲这片一向相对安稳的大陆为何近年来会频繁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


  有人归咎于“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认为是中东动荡导致恐怖势力猖獗,进而波及欧洲。也有人认为与大量难民涌入欧洲有关,指责这些外来者给欧洲带来了麻烦。应当说,这些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并未反映出问题的全部。


  近年来,欧洲恐怖主义活动呈现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内生的”与“外来的”兼而有之,而且“内生的”日趋增多。主要原因是,欧洲各国近年来经济状况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为极端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


  吴绍忠认为,从巴黎恐袭事件来看,其中有些关键环节,例如组织和实施都是在欧洲境内完成的。如果不能阻止恐怖主义思想向欧洲传播,不能阻止恐怖主义思想影响欧洲的年轻人,欧洲就难以消除这种内生性的恐怖主义威胁。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储殷也持相同看法:“欧洲目前面临的恐怖威胁,与其说是‘伊斯兰国’输入恐怖威胁的问题,不如说是欧洲自己的极端分子在中东加入‘伊斯兰国’后重返欧洲的问题。


欧洲反恐出路何在


  观察人士认为,未来欧洲要有效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必须从战术层面和战略层面展开有力行动。



  首先,从战术层面看,欧洲需要大力加强反恐情报搜集工作,尽早掌握恐怖分子的袭击阴谋并将其消灭在实施之前;要进一步加强入境管理,防止恐怖分子假借难民等身份潜入境内;要升级政府部门以及地铁、机场等关键公共设施的安检级别,并有必要实现高级别安检的常态化。


  其次,从外部环境看,欧洲应当搁置与某些国家的争议,推动国际社会真正联手应对“伊斯兰国”。该组织目前在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等地仍很猖獗,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局势动荡,给恐怖组织提供了发展壮大的空间。帮助这些国家早日恢复秩序,有利于维护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安全。


  最后,归根结底,欧洲要着力推动解决自身存在的深层问题,如经济状况恶化、文化宗教隔阂加剧等。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一些欧洲人被极端组织蛊惑,沦为其帮凶。


记者丨赵卓昀 包尔文 闫亮

编辑丨蒋骢骁


推荐阅读


布鲁塞尔是欧洲“恐怖之都”吗?


  从2015年初开始,布鲁塞尔频频在新闻里亮相的原因却变成了恐怖关联,欧洲发生的几件大规模袭击事件都跟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媒体称,布鲁塞尔俨然欧洲“恐怖之都”。果真如此吗?


问题缩影


  从欧盟总部所在的布鲁塞尔市中心往西,就到了位于市郊的莫伦贝克区,距离当地华人熟知的“牛市”农贸市场不远。


  从外观上看,这个区的建筑普遍比较陈旧,与布鲁塞尔其他街区反差较大。许多商店招牌印有阿拉伯语。如果不是这一年该地区成为警方的反恐搜查重点,莫伦贝克的名字很难受到全球媒体关注。


  巴黎恐袭主要嫌疑人阿卜杜勒-萨拉姆就是在这个区落网。而再早一点点,2015年11月巴黎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事发地虽然在法国巴黎,但此后几天警方搜捕嫌犯的重点地区却是莫伦贝克区。


  法国总统奥朗德曾表示,巴黎袭击事件是“在叙利亚决定和策划,在比利时准备和组织”的。


  莫伦贝克是布鲁塞尔乃至整个比利时“恐怖联系”的一个缩影。2015年8月发生的欧洲“大力士”国际列车枪击案,嫌犯被查出是在布鲁塞尔上的车,而且其作案时携带的武器“很可能”购于比利时境内。


  媒体报道说,比利时“多年以来就是非法武器的中转站”,法国《查理周刊》袭击事件所用武器也是在比利时找到的相关线索。


  比利时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不仅因为它与上述恐怖活动相关,还因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和大规模反恐行动。


  巴黎袭击事件后,因收到“比较确切”的情报称“数人携有武器和炸药,可能同时在多个地方发动类似巴黎的袭击”,比利时宣布提升布鲁塞尔首都大区安全警戒级别至最高级,一度关闭全城地铁、学校、商业中心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并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反恐行动,共抓捕近10名嫌疑人。


  据伦敦国王学院的国际激进主义国际研究中心发布的消息,比利时是人均加入极端组织比例最高的西欧国家。


  比内政部去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官方的极端分子名单上,目前共有837名比利时籍或生活在比利时的人,其中80人已经在作战行动中丧生,272人仍在叙利亚或伊拉克,134人去过战区并已返回比利时。目前比利时境内尚有486名极端分子。


两大原因


  比利时之所以受到恐怖分子的“青睐”,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为移民人口没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其二为安全保障不得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利时一百年来经历多次移民潮,大量移民来自北非、中东,这些地区是激进组织影响力较大的地区。比利时在1970年代曾与摩洛哥有一个客工计划,但很多劳工最后都留在了比利时。如今,在120万人口的布鲁塞尔,比利时出生的人口不足一半,其他全为移民和外籍人士。


  外来移民到达比利时后,并未真正融入当地社会,他们通常聚居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形成自己的社区。布鲁塞尔莫伦贝克区里80%的居住者都是摩洛哥人,许多商店招牌上都印有阿拉伯语。该区常住人口10余万,失业率超过30%。一些年轻人对现实不满,容易受到极端宣传的蛊惑。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近几年,莫伦贝克区小偷、抢劫犯开始横行,甚至有贩毒人员在街上流窜,这里是布鲁塞尔房价最低的一块区域。


  外来移民融入情况不好只是一方面。比利时当局对境内极端势力监控、预防不力,相关打击政策不够严厉,是恐怖势力滋生的另一个原因。专家认为,比利时联邦与地方权力协调不够通畅、北部弗拉芒语区与南部法语区长期对立造成该国政府无暇去顾及极端势力。


  布鲁塞尔则是这一情况的一个缩影。该市分为19个区,多个警察机构,相互间协调不畅。相比之下,1100万人口的纽约市只有1个警察机构,纽约警察局。


  不得不提的是,比利时非法武器泛滥也给恐怖活动提供了条件。比联邦武器管理局2015年6月对武器进行了清查和统计,登记在册的有42.69万支,比2006年新武器法实施前的88.99万支,相差46.3万支,其中的12.5万在新法实施后被上交当局,但仍有超过33万支“不知所踪”。


防得住吗?


  反恐形势如此严峻,人们不禁要问,比利时怎样才能防住恐怖主义泛滥,不让布鲁塞尔成为欧洲“恐怖之都”?


  事实上,比利时已经采取了大量行动打击极端主义。去年12月27日和28日,警方在布鲁塞尔、列日等城市进行多次反恐搜捕行动,逮捕了两名恐怖主义嫌疑人,挫败了他们企图在新年节庆期间制造袭击的计划,缴获了一些电脑设备、军装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宣传材料。


  而巴黎袭击事件后,尤其是布鲁塞尔提升至最高安全警戒水平期间,比利时警方在布鲁塞尔及其他城市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反恐行动,共拘留质询20余名恐怖嫌疑人,其中近10人已被比利时检方正式起诉涉嫌参与恐怖活动。


  去年11月19日,比利时首相夏尔·米歇尔在联邦议会宣布了18项措施加强安全和防范恐怖主义威胁。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在2016年财政预算中追加4亿欧元用于加强边检,增派军人巡逻,修改宪法-延长“无起诉”恐怖嫌疑人的最长拘留期限至72小时(现为24小时),修改法规-24小时可搜捕恐怖分子(此前法律禁止21时至凌晨5时之间搜查行动),从叙利亚返回比利时的极端分子都将被监禁,散布仇恨言论者将受到软禁、监禁甚至驱逐,拆除传播极端思想的宗教场所,制定专项计划防止莫伦贝克区居民的进一步“激进化”等。


  随后,比利时联邦政府又出台了4项新举措配合反恐,包括开通内政部危机处理专线,增加军事和警备力量,加强对公共交通安保力度,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


  再往前,法国《查理周刊》遭遇恐袭后,比利时政府曾宣布采取12项安全措施以防范和打击境内恐怖主义和激进主义。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借调军人参与一些临时安全任务,扩大与别国的情报交流,冻结恐怖主义资助者的金融资产等。


  针对非法武器的问题,比利时政府表示要加强打击来自东欧的非法武器交易。比联邦司法部下属国家安全局则宣布增设反恐机构。国家安全局将扩招,新设两个部门分别负责应对“激进主义”和“恐怖主义”事务。


  比利时反恐措施是否行之有效?从22日的事件来看,至少,比利时人在反恐方面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来源丨新华社

记者丨吴昌荣

编辑丨王丰丰 马晓燕 耿学鹏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欢迎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