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回家的时候想家,回家没几天就想赶紧离开?

2017-01-31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集团

“我在家待不到三天,爹妈就烦了。”


“不回家的时候想家,回到家里就想赶紧离开。”


“我知道我的父母是爱我的,只是他们爱的方式让我感觉受伤很深。”


……

你问为什么?我也很绝望啊……

我仿佛是回了假的家。



想回家的理由都是相似的,

想离开的理由却各有各的不同

一个朋友,有家有业,小日子过得很舒服,然而他最怕回家——


因为每次回家,父母都会塞钱给他,自己却省吃俭用,冰箱里的剩菜都快发霉了,还是舍不得丢。


面对父母渴望被肯定的眼神,朋友觉得压力很大:


“爸,妈,我宁愿你们能够把这些钱花在你们自己身上,也比你们过着苦日子却把钱留给我让我轻松得多。”


老父亲很是不满:“我给你们钱,反倒让你们不轻松了?”


“当你们一次次一边告诉我你们生活得多么清苦,一边又告诉我打算给我很多钱的时候……我真的不想因为从你们这里拿走太多而让自己天天生活在内疚里。



内疚控制,有压力的爱

“因为把好的给了你,所以我生活得很糟,你欠我的,所以你应该偿还我。”


这是当朋友的父母一边抱怨生活清苦,一边塞钱给他时,在爱的表层之下,朋友所感受到的潜台词。


对于朋友来讲,他感觉自己欠父母的,自然会内疚。在内疚的驱动之下,也就只能服从于对方的需要,比如不能有与父母不同的想法,不能生活得太满足、太自由等。



以内疚联结的关系,非常具有破坏性。被推入内疚的人,一方面会屈从于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因屈从而变得愤怒或者疏离,因为没有人喜欢被内疚浸泡的感觉,总要做点什么来应对这种不舒服,要么逃跑,要么战斗。


不安全体验,父母们受过的“伤”

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父母会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愿意不等于不会发生。因为许多父母自己就是带着伤长大的,他们并没有学会怎么样更好地与孩子相处。


比如前面说到的朋友的父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可能没有获得安全的养育体验。待成人后,他们就会感觉钱比人更能给他们带来保障感。


当他们逐渐老去的时候,被“人”抛弃的恐惧也会更加强烈,所以他们会努力让孩子看到:


“我一直把我最好的东西——钱——交给你,你一定不要抛弃我。”


▲《饮食男女》


他们感觉是把最重要的东西给了孩子,是在爱孩子,可是在孩子的内心,感觉到的却完全不同。并且,当父母的内在有这些需要时,他们在潜意识中就很难祝福孩子的长大成人,他们会希望孩子一直是那个需要自己照顾的小baby,这样,孩子就不会离开自己,自己就不会被抛弃。


这个隐秘的需要在与子女的关系中非常有杀伤力,他们可能会无意中贬低孩子的能力:没有我的钱,你怎么能生活下去?


借助贬低的过程,可以将虚弱无力的感觉投射给别人,从而保证将自己感受为有能力的。


给子女最好的爱,是父母自己的成长

一个人,当内心有太多的情感匮乏体验的时候,是很难真正去给予别人的。能量守恒的原则在人的内心依然适用。因此,父母要有能力让自己生活得好,只有自己充分获得爱的满足,才有可能给予子女真实的爱。


父母如果有能力“自私”一点,将关注从孩子身上收回到自身,让自己生活得舒适,就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榜样,同时也可以向孩子传递一个重要信息:


过好生活,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的,而不是来自他人的给予。而且,这也可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


▲《成长的烦恼》


所以,对子女最好的爱,是父母自己的成长,是有能力爱自己,是有能力爱彼此,因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有能力给予孩子真实的爱。


放弃责备,接受平凡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都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他们会犯错,受过“伤”。但承认父母可能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并不是要我们去责怪他们,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都归结到他们身上,而忽略自身的成长能力、人格因素。


作为子女,如果一直无法放弃对父母的责备,我们就可能在内心夸大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回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因而难以调动起自身成长的力量,我们对幸福的期待,就会变得更难以实现。



当一个人在内心对父母充满了愤怒与责备时,他在社会生活中,同样也会对象征层面的“父母”充满类似的情感体验,比如对领导、权威的愤怒。


在这种情况下,获得改善的一个途径,就是收回对外部的责备,将自己从“受害者”的位置解放出来,真正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起责任。


所以,如果想将自己从痛苦里真正解放出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只拥有一对平凡的,甚至会伤害自己的父母。


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来自知乎心理学大V、专业心理咨询师王雪岩,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王雪岩即将上市的新书《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能力》

王雪岩著丨2017.02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知乎心理学大V为你解答你最关心的29个心理痛点

帮你发展出爱的能力。


十分心理·幸福研习社创始人、原《心理月刊》中文版创始主编王珲,

德中心理治疗中方教授陈向一,

著名心理学家、情商研究专家张怡筠诚意推荐!


-End-

编辑:杨梦迪 2017.01.31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