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的成年人都被这套给孩子的题难住了!

2018-02-10 陈峤 中信出版集团


周末,翻到一本过年给儿子屯着的小书,里面列了几个问题——


为什么古代帝王都喜欢在长安建都?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把城市建成方的,欧洲人却更喜欢建成圆的?

汉代没铁路,没飞机,西域那么远,卫青北伐匈奴走的什么路线?

……


emmm……


阿信默默翻回书封,确认了一下确实是儿子书架上的书没错。生气!有没有简单一点的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个诗熟!!接着看问题——


请问,王之涣登的鹳雀楼到底在哪?

-_-|||



1


“王之涣登的鹳雀楼到底在哪?”


我爸在我五岁的时候,能坚持每天两个小时、一周七天的学习频率,硬是往我脑袋里统共塞进了八十多首唐诗,却不愿意抽出五分钟的时间帮我回答这个小小的问题。


即使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经从据说是全世界最好的中文系科班毕业,面对这个问题时的知之不多,还是会让我感到羞愧。



直到今天无意间看到唐晓峰老师“给孩子”写的一本历史地理入门书,这个被搁置多年的小问题才获得了重见天日的机会,可是那些更多的被大人们搪塞疏忽的问题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长久地埋在了知识的真空地带。


唐老师在《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开篇就提出了孩子们在学习人文学科常识阶段可能会问到的许多“怪问题”——“汉代没铁路,没飞机,西域那么远,卫青北伐匈奴走的什么路线?”“安禄山起兵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古代帝王都喜欢在长安建都?”“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把城市建成方的,欧洲人却更喜欢建成圆的?”


这些问题问起来简单,回答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很多父母要么对此并不重视,一笑了之,要么自己也无从作答,告诉孩子长大以后读书多了自然便懂。


殊不知这些问题非但不是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反而是孩子们敲开人文学科大门的兴趣钥匙和掌握正确的思考、探索方式的试验课。


2

很多孩子们宝贵而有趣的问题,因为大人们的匆匆忽略,最终只停留在童年的短暂记忆里,可能终其一生不会再现;而孩子们因此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可爱的问 43 34405 43 14985 0 0 4536 0 0:00:07 0:00:03 0:00:04 4535,还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探索之旅。


这场旅程的尽头不只有问题的答案,还可能是一门学科藏在繁琐知识背后的有趣秘密,甚至能碰触到人类一段文明之中的绮丽瑰宝乃至文化根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估计没有中国人不会背,但是当一个学龄前的孩子在威逼利诱下,终于能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背唐诗天赋的时候,很少有父母能答得出来鹳雀楼到底在哪。



在小学和中学的课堂,这并非考试重点,老师也不会费太大的劲儿来解释鹳雀楼的来龙去脉。即使真的有,好学的孩子没有因为大人们的忽视而沮丧,通过各种方式知道鹳雀楼现在位于山西省境内,是黄河边的著名景点,而他得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干瘪无味、很容易被扔到记忆垃圾堆里的地理常识。


他可能没有机会知道在《登鹳雀楼》写成后大约五百年里又有多少文人雅士来到这里凭吊前人、慨叹人生,而这五百年后鹳雀楼又是如何在战火中焚毁只剩下残基,现在我们看到的鹳雀楼只是1997年在旧址上重建恢复的“新筑”。



当然,因为机械的记忆和重复无用的背诵,孩子们可能已经在学龄前填鸭教学的第一场战争中败下阵来,早早失去了对古诗、文言文的兴趣,更别说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初步感受学科研究的魅力和趣味,遑论从古典文学的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了。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父母不愿意做孩子的知识引路人,只是限于学科的专业壁垒和知识存量的有限,不可能每个父母都有能力当好孩子各个学科的引路人,如果没有唐老师这样的专业学者、老师努力引导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感受学科的魅力,错过这样的知识旅程何其可惜!


暂且不谈文化传承、学科兴趣的高调,即使仅仅从知识接收的有效性、持久性和愉悦度来看,问题探究的过程也有助于知识的体系化学习和持久记忆。


沿着一个小问题深入到鹳雀楼的历史变迁和诗人的悲欢起落,得到的不再是干瘪瘪的平面数据——鹳雀楼地理方位和王之涣的生卒年。


而是,一副充满了情感、故事甚至声色想象的立体动态画卷,仿佛一段别致的旅行与个人的生命历程融为一体。枯燥的知识从被学习和记忆的对象变为求知者精神躯体的血肉和生命历程的片段,这大概也是知识所能带给求知者的最大愉悦和享受了吧。


3


唐老师深谙有趣的知识之于求知者的宝贵,因此,在《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中他不仅没有忽略或者搪塞那些不好回答的问题,还把他们按照学科体系和文化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和通俗解答,用最易接受的方式将小读者引进历史地理的学科殿堂,亲身感受每个问题问背后的历史地理学科的魅力。


不仅如此,唐老师在强调学科趣味和知识享受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孩子一次思维的锻炼和方法论的传授。


在历史地理的学科体系中,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维度、确定变量的简单问题,一个小小的鹳雀楼在几百年的历史里兴衰变迁、与之发生的种种故事都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被挖掘和思考。


当人们尤其孩子想要回答和研究这些问题,就要让自己的思维从死记硬背的记忆平板进入一个交织着时间、方位、奇闻轶事、文献数据的立体空间,去想象和探索一个久远的地点、事件的变迁轨迹。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怎么可能锻炼出一个“读死书”的死脑筋呢?很多父母经常发愁自己的孩子背了忘,忘了背,脑子好像永远不够用,其实问题根本不在于智商高低,而是孩子接受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思维方式不同。


如果不能进行多维度的灵活思考、联想和探索,就算把头按进课本里,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无从下手。


从思维的角度出发,虽然历史地理要解答的问题看起来“没事找事”,徒增了大脑知识储备的负担,但是也提供了一个更宽阔的存储空间和搜索模式,让记忆、检索和使用都变得更加立体和快捷。


唐老师的《给孩子的历史地理》不仅给孩子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入门课,也手把手给父母们完成了一次教育培训和成功示范。


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父母不仅要修正应对问题的态度,善待和重视孩子们的每一次发现、思考和探索,让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找到正确的归途,让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快乐成为学习的原动力。


还要应对解答问题的误区,找到合适的切口和科学的方法带领孩子培养学科探究的能力、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在兴趣导向的基础上完成思维的锻炼。


然而,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这就需要父母在教育引导孩子的同时进行再学习,给孩子塑造一个无限扩大的知识空间,也给大人一次成长的机会。


相关书籍推荐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唐晓峰 著丨2018.01

购买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End-

编辑:杜胜楠  2018.2.10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