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硬派历史 | 欧洲的一场高烧,曾让世界久病不愈

2018-03-22 袁子奇 中信出版集团

在政治领域,近现代三四个世纪以来,欧洲主宰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化用马克思一句精辟的评论,欧洲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欧洲的行事规则;它迫使一切民族主动推行由欧洲定义的“文明”。


一句话,欧洲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世界。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与欧洲在传统政治理念上存在一些不同,甚至对立。超越这种对立的视角并不难。探寻历史,我们能发现欧洲和中国之间,乃至欧洲和绝大多数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着一些意味深长的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刨根问底,根源在欧洲。


世界历史中很多冲突、战争,归根结底是政治原则之争。如果你不了解冲突背后的复杂动因,就无法真正知道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人们为什么大打出手。历史,不止是君王野心、英雄荣耀,也不只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所以,理解世界,必然要理解政治。


本文拟举出欧洲用以改变世界的四种政治理念: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启蒙理性和共和制。当然,这个名单还可以继续列下去。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民主、基督教、殖民主义这些更富争议的话题存而不论,先来审视一些更具共识的政治理念。


每个民族都有值得自豪的东西。


一些民族对自己的悠久历史津津乐道,认为自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甚至更久之前。罗马人把民族的起源归于很久以前的一匹母狼,突厥人的神话里也有如出一辙的故事。当然,很多民族的起源故事是确有其事的,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其起源却是非常晚近的事,可以明确定位于18、19世纪的欧洲。


◆ 民族主义最核心的观点认为,一个民族应该是它所居住的土地的主人,自身的事务理应自己决定(术语叫作“民族自决”);

◆ 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应该认同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语言(术语叫作“爱国主义”)。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著名作品《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指出,“民族”的产生,取代了传统的“帝国”和封建体系。


法国大革命的一大主题,就是通过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勾画出一幅公民平等、积极参与的政治图景,以此取代传统上臣民忠于国王、尊卑分明的政治-社会体系。在18世纪的德意志,哲学家赫尔德曾说:“一个民族最好的文化,不可能是异族强加给他们的,只能生发于民族自己的土壤,在民族代代相传的语言中延续。”


赫尔德的话一语成谶。30年后拿破仑的大军横扫欧陆,征服了德意志全境,同时德国掀起的民族主义狂潮,德意志社会上上下下都在反对法国的占领。民族主义的兴起之时,也是帝国征服退出历史舞台之日。


从积极意义上讲,民族主义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动员方式。在19、20世纪,全世界的大小革命、独立救亡运动,几乎必然以民族主义为指导思想。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其号召力胜过了千言万语。


从消极意义上讲,民族主义也成为民族仇恨、分离主义的思想根源。犹太复国运动算得上是最有名的民族主义运动之一了。对于犹太人来说,复国运动成功缔造了以色列;但是对于整个中东来说,它导致了无止息的冲突与仇恨。


历史让民族主义背负了太多其他的含义,它被野心家、帝国主义者或恐怖分子利用,愈发成为一个负面的概念。


一战后的1920年,法国在获得了叙利亚的委任统治权。之后,为了削弱叙利亚地方力量,法国本着民族主义的原则将当时的叙利亚分成了5个相互独立的“民族国家”。


除了叙利亚剩下的部分之外,另四个国家是:


黎巴嫩(独立至今)

阿拉维斯(该国1936年与叙利亚合并)

亚历山大勒塔(该国1939年加入土耳其)

德鲁兹山(该国1936年于叙利亚合并)


这种以民族主义之名、行分裂之实的事件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19世纪的拉丁美洲,20世纪的中东、东欧,至今依然存在。


民族主义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理念。源于欧洲,扩散至全世界。我们是它的受益者,也可能成为它的受害者。民族主义定义了人类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




正如文章开头马克思的名言所说的那样,资本主义改变了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


资本主义,外加强大的工业革命,让几个欧洲强国成为世界工厂,而其余的地方成了受它们剥削的产地与市场。不过本文既然要谈政治,也就要聚焦资本主义的政治方面。


工业和资本主义并不是一回事。在欧洲爆发工业革命之前,经历了3个世纪的“重商主义”时代。其代表性的几个老牌商业帝国我们并不陌生:最早的西班牙、葡萄牙,然后有荷兰、英国、法国。


他们用产自殖民地的金银、经济作物,换取亚洲的商品;并且在此过程中,巧取豪夺,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全球贸易为这些国家赢得了巨大的财富,参与全球贸易的人也成为日益重要的政治力量。在英国、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中,“自由贸易”、“减少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涉”都是核心诉求。


让西方赚到第一桶金的海外殖民和海外贸易,恰恰为我国的传统统治思维所不齿。明太祖朱元璋曾批评隋炀帝远征高丽,“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


翻译一下就是:得到那么遥远的土地又不能让我们收获资源,得到那远方的人口也无法让他们为我们劳动,只获得了空虚的美名,对于中原反而有害处。


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思维没有转过来的一个弯。几个开拓了全球贸易的欧洲大国,正是役使了世界各地的人,为他们生产原料、创造财富,才最终积累了足以统治世界的力量。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对于全世界的冲击太强劲了,它定义了现代世界。欧洲通过资本主义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一篇文章无法尽言。它像潘多拉的魔盒,从中诞生出来某些东西,给人类带来繁荣和发展,而另一些东西让人们苦苦挣扎上百年,但依然无法摆脱。

 

1751年6月28日,由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主编的《百科全书》首卷出版。在创造它的哲学家们看来,这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大全——它是一部担负着全人类使命的书。如果你真正翻开它就会发现,书中从造船零件、奇异植物,到政治理念,包罗万象。


编写《百科全书》的人们认为,这部知识大辞典会不断扩展,汇总人类文明的成果,昭示自然和社会的根本原理,并且照亮人类未来的道路。


《百科全书》是欧洲启蒙时代的大事业之写照。这个时代兴起的那种“理性主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理性。世界上包括中国、希腊在内的很多地方,人们从很早开始就摆脱了迷信的世界观,用理性的、逻辑的、连贯的思维来解释世界。


但是欧洲启蒙理性是另一种理念,它树立起了一个崇拜知识和进步的宗教:自然的一切都是可以认知的,人类将无可阻挡地发掘世界的所有奥秘,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推进文明,勇往直前。


“凡是能够优化效益的事,都是正确的。”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让一切事物为进步服务——这就是被启蒙理性重新定义的道德观,也就是著名的功利主义。我们甚至可以说,如今的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崇拜知识与技术、效益至上的世界。


反对启蒙理性的卢梭曾预言说:终有一天,你将会和日益进步、日益复杂的世界彻底疏离。你会祈求上苍,让你回到从前天真、无知、简单的状态,只给你留下让你快乐、值得珍重的东西。



欧洲语言中的“共和国”,从词源上最早追溯到拉丁语中的respublica(公共事务)。有心的读者会发现,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的英文也是“the republic”(共和国)。这是从罗马时代延续下来的译法。


共和制国家,虽然称不上“理想国家”,但却是很多近现代的民族反抗帝制、摆脱传统、步入现代的一个最好的政治选择。共和制的精髓在于,国家非君主一人之国家,公民通过定期选出代表来管理国家。


共和制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罗马共和国是古代共和制的典范,但是它却不是一个成功的国家。布匿战争之后,罗马共和国迎来它的全盛时代。但是国家很快陷入了漫长的内乱和分裂。


几位最受后人称道的共和国政治家,如西塞罗和小加图,下场都极其悲惨。小加图因为不愿意生活在恺撒的军事专制之下,先是剖腹自杀未遂,后来用双手撕开伤口而死。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共和国。但是往前推300年,只有欧洲的一些小国是共和国,其规模和古希腊城邦差不多,其中最大也就是荷兰共和国、瑞士联邦和热那亚共和国。除此之外,世界被形形色色的皇帝、国王、苏丹统治着。


到了18世纪中叶,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共和思想的现代奠基之作,即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该世纪末,新独立的美国展开了一次伟大的共和主义实验,在新世界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现代共和国。


紧随其后的是法国,但是法兰西共和国在1792年建立之后,历经了多次帝制复辟。


从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到二战后的整个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风潮,绝大多数自立的民族选择了共和制。


共和的含义远远不止是驱逐国王和建立一个选举制政府。对于普通人来说,他需要学会关心自己的国家,摆脱作为奴隶、臣下的卑微之心,做一个更加完整的人。共和既是改造国家,也是改造人心。


欧洲在政治上定义了现代世界。世界近代的很多国家在冲突中,发现欧洲的强大,然后寻找欧洲强大的根源。其中政治制度是一个关键的答案。


欧洲被当作镜子,让其他的国家塑造了自身。正如历史学家克罗齐的名言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在我们带着疑问、带着批判、也带着谦逊重新去了结那段历史,也会对我们如今的状况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还有很多人在思考另一类问题: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功利主义……既然它们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那么我们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别的选择也许是有的。相信你通过阅读,会找到答案。


本期推荐书单

《约翰王》

[英] 马克·莫里斯 著

现实版《权力的游戏》,知名通俗历史作家震撼新作,精彩讲述金雀花王朝残酷瑰丽的历史,再现《大宪章》诞生的伟大时刻。


《缔造共和》

[美] 约瑟夫·J. 埃利斯 著

这是美国奠定国基的紧张7年。美国不是打赢一场独立战争就能建成的——分裂阴影挥之不去,独立和自由该如何守卫?讲述建国者与时间赛跑的立宪之路,《联邦党人文集》的历史背景全纪实。


《论政治》

阿兰·瑞安 著

政治思想史写作在21世纪的新里程碑,精彩讲述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完整西方政治观念演化历程。历时30年写作,牛津大学政治学老教授阿兰•瑞安毕生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结晶。


《峰会》

戴维·雷诺兹 著

重回20世纪历史现场,见证改变数十亿人命运的时刻,学者的非虚构代表作。大国外交三部曲之《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剑桥大学 戴维•雷诺兹,读出藏在规规矩矩政府文件中的历史真相六场峰会,十四名元首,百年进程,数十亿人的命运。


《缔造和平》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著

重回20世纪外交现场,见证战争世纪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国角力。牛津大学、约翰逊奖得主犀利巴黎和会,看百年前元首绘出当今世界的草图。翻天覆地的一战,破天荒的和平努力,终结战争的战争之后,终结和平的和平。


《雅尔塔:改变世界命运的8天》

沙希利·浦洛基 著

重回20世纪外交现场,见证战争世纪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国角力。哈佛大学发掘苏联解密档案,全视角还原雅尔塔八日密会。从战争到和平,从二战到冷战,美、英、苏三巨头在历史关键点上的友谊与疏离、筹谋与交锋


《欧洲何以征服世界》

菲利普·霍夫曼 著

为什么是欧洲在五百年前征服了整个世界?一个令众多社会科学工作者为之着迷的难题,一个问题和答案相伴而生循环不息的未解之谜。本书又会给出一个怎样与众不同的诠释?我们看待历史的视角会不会再一次被颠... 



活动说明:回答互动问题,我们将在留言中选出5条优质回复,送出中信出版优质人文历史类图书。开奖时间:3月26日。敬请关注。


你喜欢这篇文章吗?快来比个心吧!▼



购买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End-

编辑:刘叶乔 2018.3.22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