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宗宁 2018-05-24

为什么有些人工作10年只不过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10年,有些人却用很短的时间,达到了职位和收入的逆袭?如何工作一年获得三年的经验?


今天分享知名自媒体人、公关品牌专家宗宁的经验和看法。


我看到有人写文章分析,为何有些人工作一年可以获得十年的经验,我觉得这有些夸张。在我看来,工作一年获得三年的经验是有可能的,十年,可能就很难。


因为工作十年肯定就要上升到产格生直觉的层面了,并不是单靠经验就可以达到的。这个有点“卖油翁”的意思,“无他,手熟尔”。


经验是可以通过练习得来的,而水平还要掺杂天赋和悟性,这些无法量化,所以我们只能谈经验。


如何工作一年获得三年的经验,我觉得是可以完全忽略天赋实现的。

从我自身来说,从事的行业也跨了很多,所以在经验速成方面,还是非常有经验的。


现在大家都认为我就是一个互联网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之前还从事过工程、地产、矿产和投资行业。


在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HR(人力资源主管)完全看不懂我的简历:我上过矿山,去过工地,既曾和开大车运输的司机同出同入,也在商学院和企业家学员谈笑风生。


那是一段很复杂的经历,好处是,它帮助我理解了很多行业的逻辑,并串联起来;坏处则是,你很难在某一个领域积累成为顶级的专家。


所以我一直说,如果你不能在一个行业做到顶尖,那就在很多行业做到一流好了。比较幸运的是,我最终还是进入了自己有天赋的营销品牌公关领域,也算在行业内做到了顶尖。


3倍的经验来自3倍的时间


如何才能够工作一年获得三年的经验呢?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加班。


一般人一天工作8 个小时,集中精力可能也就是四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在放空。如果你能做到每天工作12 个小时,基本工作一年就能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

这个观点似乎很“无厘头”,但实际上,这真是你可以选择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了。感谢那个时候,我是独身一人,甚至都没有成立自己的团队,除了工作我心无旁骛。


在我组建了团队和有了家庭之后,工作效率显然下滑,因为你开始有所依赖和寄托。只是因为我之前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之后才能游刃有余。


用心摸索工作的本质


很多人都会告诉你工作要用心,事实上,很多人把努力当作用心,但他仅仅是努力。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十年只不过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而已。他并不会思考工作内容的本质和逻辑,只是单纯地去执行,这样是不会有成长的。


如何抓住工作的本质呢?


其实这和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样的,非常简单的三个字:人、财、物。


人怎么调配?资金怎么流动?物质怎么管理?你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基本就摸到了工作的本质,既可以看清楚企业的本质,又可以看清楚商业模式的本质。


不管你在什么行业,也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搞清楚这几个问题之后,你就可以发现,你所有的工作、公司所有的决策,包括各种方向制定、业务开展,全部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


弄懂这三个问题之后,你就可算是了解了这个行业。这和时间真的没有关系,和悟性和细心程度有很大关系。


大量的工作和练习


前面讲了三倍的时间,相应的,你要填满这多出来的部分,其实就是你多赚的经验。


我能够高速成长的原因和我所在的企业也有关系。从工作开始,我所负责的产品的对手就是百度、腾讯、小米这样的巨头,以及猎豹、搜狗这样的“跟班”。基本不会有太空闲的时候,我必须随时面对其中一家或者几家联合的攻势。

这种巨大的压力,会激发人的潜力,也会增加很多的经验,因为形势紧迫,你根本没有时间思考,而之前有经验的同事也会和你分享标准的应对方案。


当你形成习惯,你对一件事的反应几乎就是直觉式的。也就是我前面说的,你工作十年才会养成的那种东西,我称之为“公关感觉”,就是一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或者该怎么干,然后再细化问题并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里需要说的一点是,在同级别的竞争中,技巧的意义是比较小的,资源和渠道是第一位的。


投机取巧的事情只存在于“由高打低”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很多人夸夸其谈技巧的时候,其实是透露出了经验的缺乏。别人靠资源直接挤压你,比如某公司的全网屏蔽,你的技巧和文案直接就是0价值,因为你根本发不出来。


不过当你的技巧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可以在与对手拥有同等资源的条件下左右战局。


我之前做到了一点就是打谁谁回应,说明我打的点很准确。2016 年腾讯游戏平台的三次声明大概都和我有关,还有一句话打得腾讯某高管暴跳如雷,找到新浪高层拍桌子。至于某巨头多名高管连续致电大骂媒体删稿、某总发朋友圈外加在微博骂街、方舟子回应从没听过某某人、友商登门道歉、无赖及时退款之类的就比比皆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年写“雕爷牛腩”,雕爷写文回应后一群人很激动我却无感的原因,实在是习以为常,意料之中。某网市场部的某某曾表示他们2014 年轻松了一些,我说那是因为我换部门负责游戏去了,腾讯的压力肯定大了。


这种高密度、高频次、多对手的竞争给人带来的成长是特别快的,因为你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然后再去用在其他人身上。


我的下属经历过半年到一年的工作后,基本也都成行业的老手了。我出来创业后,这些人基本都被某公司以近乎翻倍的薪水挖走了。所以千万不要抱怨工作辛苦,你辛苦一阵子,后面就会舒服很多。


成交思维


写文章的人很多,写出来的不多,我算是写出来的人之一。为什么?并不是我文笔多好,而是大家都是分析师和观察员,我是在实际操作的人。


很多人经常说我很忠心,出来以后还给公司站台,其实我是给自己站台,因为那都是我做的事情。所谓成交思维就是一切都是基于成交的,你能做出成绩和结果。


比如你抨击谁或者分析谁,他回应了,说明这是有效的结果。如果石沉大海了,其实就等于没有成交,说明这种操作可能就是错的。你做营销了,然后销量上去了,这是成交,不然你去谈什么文案、营销技巧都是瞎扯。



很多人都说是集体的功劳,但实际上个人能力至关重要。集体代表了整体的水准,而精英代表了高度。


同样的产品,几家公司都在出,你卖得最多,说明你营销做得最好。不要虚妄地去比较深配置、文案或者定位等,功夫就是一横一竖,对的站着,错的躺下。


就好像随身Wi-Fi,百度、腾讯、小米都有,但它们卖得都不及360的零头,技术资源差很多吗?并没有。


后来我负责推广360 儿童手表的时候,一样卖得很好,一个月也是几千万元的销售额。但运气不会接二连三。我创业以后做产品,在没有任何大平台和资源支持的情况下,四个多月也卖了两千多万元的销售额。


我非常认可史玉柱说的那句话,“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然后你又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天时、地利、人和、经验、运气、实力都很重要,而在这背后,就是成交。只有成交才算数,不然做得再好,也没什么用。你记住每次成交的经验,忘记每次不成交的经验,记住成功的感觉,直到养成成功的直觉,你工作一年就能顶别人三年了。


30 岁之前,要靠努力和拼搏积累;30 岁之后,其实就是靠资源弱肉强食。


所以30 岁之前不要过得太舒服,尤其是在自己还没什么天赋的情况下,跟对人、做对事、拼对命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篇文章也是我这几年工作经验增长的一个真实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一些人看到不要生气。

本文整理自《格局逆袭2:致富的逻辑》




近期好文推荐

医生说我有低血糖,需要几句甜蜜的话

不聊戛纳红毯了!好好一个电影节…

她九死一生守护了一辈子,全捐了。

不吃主食,只吃水果不能减肥!

那个解散了摇滚乐队,专心唱民歌的男人,后来怎么样了?

5月新书推荐 | 近期,最值得期待的那些中信好书

为何你有钱,也过不好这一生?



相关书籍推荐

《格局逆袭2》

万能的大熊(宗宁) 著丨2018.5

购书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知名自媒体人、公关品牌专家万能的大熊新作

一本新青年的财富进阶手册

普通人的价值实现指南

-End-

2018.5.22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