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清这几个趋势,才能比其他人活的更明白...

阿信 中信出版集团 2018-12-26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


这句是崔健1989年脍炙人口的歌词,30年后的今天我们每人每天都在感叹这一句话。究竟世界怎么变化快呢?似乎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但又都说不透彻。从世界格局角度来看,技术的颠覆、生态的变化此起彼伏;从个人角度来看,人文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快速迭代的时代面前,变得越来越无所适从。

 

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VUCA(乌卡)时代,即一个充满了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黑天鹅”现象与“灰犀牛”风险此起彼落,人类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如何才能洞察时代大势,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呢?


 

今天,通过2018信睿论坛,阿信带大家从历史、现在、未来三个维度同三位优秀的思想者连接,和他们一起来寻找这个时代的应对之法,探寻人类的共同命运。毕竟,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我们总是需要寻找一条出路。


1

从历史看现在

 

演讲人:雷颐,著名历史学家



历史总是给我们一种经验和教训。历史简单来说就是关于过去的记忆,人类只有通过记忆,知识和经验才能积累,人类才能进步和发展,才可能有新的技术。技术的发明发展必然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结合中国史讲一下中国所经历的三个的时代,希望大家能在中国历史的起落之间读懂当下。

 

大航海时代的禁海


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在1405年到1433年之间明成祖让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了印度洋。至于七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历史学家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明朝当时的造船术和航海术是非常先进的。


但矛盾的是,明成祖一方面大张旗鼓鼓励下西洋,另一方面却实行海禁,下令不允许沿海居民私自出国。一方面国家花费巨资打造庞大的舰队,三十年间七下西洋。另一方面却严厉禁海,对沿海居民海外贸易严禁。


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回国之后,明朝海外航行逐渐终止,造船的技术也随之中断了,没有传下去。可以说,郑和七下西洋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没有起到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再将近一百年之后,1492年到150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大航海时代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发展。而同时期的明清两朝基本实行海禁政策。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中国却恰恰禁止航行和远洋,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国第一个悲剧是在大航海时代明明开始是领先,却在关键时代禁了海。

 

鸦片战争时期的被动


1840年鸦片战争被英国的枪炮打开了国门,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意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和技术。但是当时主流却强调,“严夷夏之防”,指责林则徐的观点是“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

 

中国是什么时候用上现代化武器呢?是鸦片战争14年后的曾国藩倡导的“洋务运动”开始的。当时洋务运动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被指责为奇技淫巧。举个例子,关于中国能不能装电线,打电话,用电报,李鸿章早在1868年便提出了,朝廷到1880年才同意,争论了整整12年。至于中国能不能用铁路,争论时间更久了,1872年提出到1889年同意,争论了17年。


 

反观邻国日本,日本在中国鸦片战争前就开始用洋枪洋炮。鸦片战争后1851年日本开始自己制造洋枪洋炮。今年恰恰是明治维新150周年,日本到后来进步就更快,它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超过了中国。


很遗憾是中国的鸦片战争对中国当时没有引起任何震动,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它的问题。相反鸦片战争却震撼了日本,日本觉得我们要走另一条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另一个悲剧。日本恰恰经过日本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第三次浪潮革命的崛起


第一次和第二次我们都失之交臂,那中国的幸运点在哪里呢?是在1978年之后,当时有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是阿尔文托夫勒写的。他在书中准确预见了电子邮件、SOHO一族等新鲜事,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本书很快就传到中国,来不及全书翻译出版,便在1979年《读书》杂志上进行连载,一边翻译一边连载。

 

这本书一开始是内部发行,内部发行量便到了10万册,这在今天也是很了不起的数字。1984年开始公开发行,发行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很快达到了数百万册。新华社也对此做了大量的报道。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这是中国人对新的计算机现代革命的第一次正面接触。而当时的国家高层也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和机遇。使科学在思想解放的破冰时期再次成为打破僵化的启蒙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前两次是一波三折,极不顺利。当1980年第三次浪潮来临的时刻,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当时领导层对世界潮流的反应有很深刻的认识。冲破了阻力,坚决支持新技术革命,迎接新技术革命成为共识。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时,中国主动迎接,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现在30多年过去,IT、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经济,中国的网络已经非常的发达,可以说网络是中国这次腾飞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不说走在世界最前列,但也绝不落后了。这个跟30年前对新技术的认识、理解、支持是紧密相关的。现在的人们享受这一切的时候,应该想到30年前或更早的时候是多么艰难,但我们有幸拥抱了新技术,乘上了潮头,这是来之不易的。

 

2

从现在看未来

 

演讲人: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部曲作者、新锐历史学家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但是在讲这些新的挑战之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人类所过去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老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过往人类成就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有希望面对随之而来新的挑战。

 

过去人类的成就和今天的挑战


过去100年当中我们克服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克服了饥饿,几千年来饥荒一直是困扰人类最大的敌人,大部分人类都挣扎在食不果腹这种边缘。但在今天人类生产的粮食如此之多,而且我们运输粮食如此快、如此便宜、如此容易,在大部分的国家,因为暴饮暴食而死去的人远远多于因为饥饿而死的人。

 

人类在过去100年当中克服的第二个大的挑战就是克服了传染病和瘟疫。有史以来第一次,死于衰老的人数超过死于传染病的人数。一千年以前几乎没有人因为癌症而去世,因为人类当时在壮年或更早的时候就因饥荒或其他的传染疾病而早死,根本没有机会得癌症。


 

第三个也是最出人意料的成就在过去100年当中是人类克服了战争和暴力。在以往人类以为战争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自然组成部分,而只有上帝才能够赐予人类和平。和平是一种奇迹。虽然今天的新闻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冲突甚至战争,但我们基本上还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面。绝大部分国家已经不再把战争作为一个标准化,获得政治力量或者政治目的的工具。要知道,今天自杀已经多于战争和暴力死去的人了。

 

在20世纪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基础之上,21世纪我们还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三大挑战:

第一,战争卷土重来

第二,生态系统的崩溃

第三,技术的颠覆力量

 

第一大的挑战是战争可能会卷土重来。我们前面讲过战争的减少不是因为奇迹,而是人类作出了明确的决定。如果人类做了不明确的决定,战争就会卷土重来。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有很多有智慧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够有和平。但是要毁掉和平可以在一夜之间,只需要一个人做一个愚蠢的决定就可以发动一场战争。

 

第二大挑战就是生态系统的崩溃。战争卷土重来只是未来的一种可能,但是气候变化却是迫在眉睫的现实。为了防止气候变化产生灾害性的后果,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需要全球合作,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来遏制气候变化。


第二要想遏制气候变化进一步恶化,我们需要新的技术。以今天的技术而言,要想停止气候变化只能停止经济增长,但没有哪国政府愿意让经济停止增长。所以要想遏制气候变化,唯一现实的希望就是开发出一系列的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新的技术来遏制气候变化,使得我们能够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不摧毁生态系统。

 


当然这就使我们引出了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三大挑战,就是技术的颠覆力量。21世纪经济的最主要的产品,是人工智能。在新的时代当中智能的设计,可以设计出无机的生命。

 

我们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现在我们人类已经真正变成这个星球的神,但我们到目前为止,历史都证明我们是不负责任的神。为什么这样说?人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力量和我们的智慧是不对等的。

 

我们之前滥用了操控能力,使得生态系统出现了失衡和崩溃。但是到了21世纪,人类开始不仅去操控外部的世界,还开始操控我们自己内部的世界,我们开始重新设计我们自己的身体,控制我们的情感,控制我们的思想。但我们远远还没有真正去理解人类内部的这些思想、精神系统它的复杂程度。

 

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技术发展的路线下有可能不仅不会提升人类,反而会使人类堕落。我们也可能在社会各方面面临巨变。

 

2050年大批人将面临失业


没有人知道2050年的时候劳动力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可以肯定的是2050年的劳动力市场会完全跟今天的完全不一样。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改变很多职业,很多职业将会在2050年消失。

 

当然大家会说老的职业消失了,新的工作岗位也会被创造出来。但我们今天并不知道这些新的岗位究竟会是怎么样的。真正的问题是你需要对所有人进行重新培训,才能去适应这些新的工作岗位。



假设你是一个40岁的卡车司机,未来有了自动驾驶的卡车之后你失业了。的确会有一些新的工作岗位,比如瑜珈老师或者软件工程师。但想想一个40岁的卡车司机,怎么样让他变成一个瑜珈老师或者变成一个写代码的程序员,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即便通过某种方式进行重新培训,让人们能够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但这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旧的工作岗位会不断消失,新的工作岗位会出现,但是新的工作岗位很快也会被改变,然后消失。因此我们不断的需要去重新培训,去重塑,不是一次就完了,而要不断的进行转型,不断的进行重塑。

 

即便政府给你提供了重新就业的帮助,比如进行重新培训。更大的问题是自己心理的变化,每个人是不是有一个心理的平衡能力和精神的承受力?是否心理上足够强大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

 


你40岁的时候要培训,50岁的时候又要培训,60岁的时候还要再培训。随着我们预期寿命提高,大家可能70、80、90岁才能退休,即使新的工作岗位出现了,到2050年的时候我们会出现一个庞大的无用阶级。


在20世纪我们反抗的是剥削,到了21世纪我们可能不是去反抗剥削,而是要反抗无用。

 

数字独裁阶级的出现


另外在政治层面也会出现巨大的风险,我们可能会出现一个数字独裁者的阶层。新的技术会让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府去建立一个史无前例的极权主义政权,在随时随地去监控所有人。我们目前正在进入一个可以黑掉人类的时代。

 

要黑掉人类需要要怎么做?

 

需要对生物技术有很多的理解,需要有先进的技术,需要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些都缺一不可。我们以往对生物技术的理解不深刻,我们也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和计算能力的积累,但很快政府和大企业慢慢会具备这样一种黑掉人类的能力。需要这些生物技术和计算机的能力已经慢慢可以实现了。


 

黑掉人类,当然也可以用于好的目的。比如我们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可以给人类提供更好的建议,去提供更好职业规划和建议。但是黑掉人类也可以用于阴暗的目的,可能会产生更加极端的极权主义。因为所有力量都会集中到一个极少数人组成的精英阶层当中,这些精英阶层可能无需去关怀任何人,因为任何人都没有能力去反对、反抗他们,你的数据全部掌握在它们手里。

 

中国如何在人类未来中发挥作用?


中国目前的地位是很独特的,它可以在引导人类未来的命运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因为目前中国在挑战美国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霸主地位,更因为中国能比美国更好的去理解技术革命内在的危险。

 

过去200年以来美国一直在享受技术革命带来的好处,美国人有一个天真的信仰便是“技术总是好的”。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在过去200年当中有完全不同的历史经验。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这方面比美国人更加清醒,更加深刻的了解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危险。

 

但中国并不能够完全应对21世纪所面临的全部的挑战。

 

前面提到21世纪三大挑战,战争、气候变化和技术的颠覆,都是全球性质的问题,没有一个单一的国家能够靠一己之力来解决,没有一个单一的国家可以防止核大战爆发,没有一个单一的国家可以防止气候变化进一步的恶化,没有一个单一的国家或者政治可以监管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

 

要想在未来实现人类进一步生存和繁荣,我们需要全球的合作。

 

 

3

活在未来的人

 

演讲人: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

 


在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活在当下,把握未来?

 

我们怎么跟未来建立连接?


首先,什么是未来?有人说,我们不敢想的地方就是未来,也有人说,我们人类不可及的就叫未来,再简单一点的说法是我们不懂的就是未来。

 

事实上,我们人类往往被自己的能力所限制,被自己的知识所设计,被自己的经历和脚步所牵绊,最重要的是被自己内心不自由的状态所限制。

 

我们又该如何和未来建立连接?

 

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兴趣,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比如小孩,他可以画一个完全不着调的东西,但有想象就有连接了;科幻作家用小说或电影满足我们的好奇心,也是用想象,可能比儿童更有想象力,更酷。

 

商人连接未来的方式就是用资本去推动、激发,促进推动那些有价值,甚至看不到未来的一些大胆的实验,用资本去激发这些创造力。


 

19年前有一个人吼了一嗓子,“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然后他拿着资本创造出了一个电子商业的世界,阿里巴巴就这样诞生了。现在境外消费还不如在境内方便,因为在境内拿着手机就能完成消费行为,这在19年前是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未来,大家都不认为这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改变,结果这件事成功了,我们体验到了19年前构想的未来世界,而这个未来世界在当时被认为是痴人说梦。

 

可见,资本是可以创造未来的,而且是难以想象的。

 

创造未来最好的方法


资本可以激发出未来,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资本要自由。为什么呢?核心资本人要有一个真正自由的环境才能让资本真正实现它的价值。但是有了自由,才算完成一半,要想和未来建立连接,在创造力进行创新过程中,还要给资本回报,即用创造使资本增益,让资本有回报。

 

所以,创造又使资本增值,谁的创造力强,谁的资本增值就快。而这种快速增值的资本对创造力有巨大的激励,超额利润就是对创造力的奖励。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用资本的话说就是看你的回报。你回报越多,等于你的创造力拿到的奖励越多,一旦拿到了奖励你就可以继续折腾,最后又有了回报,循环往复。


 

打破边界,才能发现商业的未来,我们必须要坚定地将改革进行到底,完善资本市场,让企业家能够持续地用资本驱动科技创造,再用科技创造和未来建立良性联系,同时使这个过程再返回来,让资本得到增益,使创造者得到社会奖励。

 

资本市场的鼓励,离不开市场的鼓励,舆论的支持,民众的配合、道德的追捧,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处在这样位置上的都是站在未来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打破内心的边界,思想的边界,去探索人类不可及之处,不敢想之处,不能及之处以及未知之处。只有当我们进入到这样一个状态,才能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建立一种成熟的机制,去创造无限多的惊喜。

 

未来最终会奖励哪些人?


不过,未来是否能持续的这样做,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现在说的改革,首先就要从教育谈起。


七八年前,我曾经参加斯坦福中学的一个早会,由于是中学生做的创业协会,起初大家不以为然,但很快就被十几岁的初中生们征服了,那些年轻人自信、坦然、侃侃而谈,甚至其中一个男生在他13岁的时候就写了软件卖给了五角大楼赚了200万美金,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的震惊。


他们不卑不亢,很自信的表达自己对企业的看法,陈述他们的创业过程,以及他们在做什么,希望大家怎么跟他们互动。他们很平等自信的和我们一起沟通交流,聊教育问题,讨论企业问题,有一种别的孩子没有的样貌、状态、自信、眼界和胸怀。

 


后来我们讨论发现,决定一个人的状态的是这三件事,即独立自由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诚实之态度。


独立自由之人格比较好理解,即这些小孩人格非常独立,这一点很重要。自由之精神,则是指他可以自由探索,说什么都行,没有所谓的权威压制。不像传统社会,你说一件事,老人一瞪眼就不敢说了,在这里,一切是自由的。

 

如果一个教育能够塑造出这样的人,诚实之态度、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人就变成创造的无限可能。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一边得到资本的奖励,一边让人类对未来的探索永不止步。


本文整理自中信出版集团与百信银行联合主办的2018信睿论坛上的演讲

 


近期好文推荐


[人物]这位口吃失聪多病的数学家,怎样写出了世界经典儿童名著?

[大事件]2018信睿论坛,尤瓦尔来啦!

[历史]拿破仑:彪悍的人生什么样子? 

[荐书]一本睁大眼睛看完的书

[影视]黄轩Angelababy这部新剧,大家都误会了

[历史]最动荡的40年,又一位国王人头落地

[话题]扎心!10年间人与人的差距竟拉开这么大

[书单]10月新书推荐

[话题]70后的审美教育是零?我笑了……

[话题]孩子交给谁,妈妈才放心?



-End-

编辑:Yoyo  责编:YQ

2018.10.30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