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欢学习?!对不起 我和你没有共同话题

魏坤琳 中信出版集团

巴菲特、芒格等事业有成的“聪明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终身学习者。芒格曾说,“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帮助更大的了。”


但是想在21世纪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有点儿难啊!面对的困难太多了……比如很多人会时常自我怀疑,“我怎么学不进去?”“昨天刚看的书今天就不记得了?”我是不是没有学习的基因?”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只是没有了解真正有效的学习技巧,还没有进门,就被击退了。今天阿信与大家分享6个你会相见恨晚的学习技巧,送给爱学习的你!


文章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


文 | 魏坤琳 

《最强大脑》科学判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01


事业上有建树的人

都有一个共同特质


许多朋友是通过《最强大脑》这个节目认识我的,大家看节目以为我是聪明人,但是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终身学习者”。在生活中,我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前途,不是看一个人是否聪明,而是看他对事物是否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否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我在北大工作,北大严进宽出,考进来非常难,所以我经常能在北大看见很多聪明人。但这些聪明人中,有的人毕业后未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为什么?


后来,我发现那些在事业上有建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质


他们都是终身学习者,都对知识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渴求。


例如很多国内互联网大佬,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事务繁忙,但仍在不断地吸收着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知识,一直在学习。


例如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如果你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你会发现他醒着的一半时间是在看书,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在跟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通过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


巴菲特还有一位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查理·芒格,他是巴菲特的智囊。芒格同样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为不断地学习,他说:“我非常幸运,在读法学院之前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帮助更大的了。”


这些事业有成的“聪明人”,虽然身处不同领域,却都把终身学习作为贯穿自己一生的金线


很多年轻人小时候一直是外部驱动,被老师和家长逼着学习,已习惯传统学校教育,一旦进入大学没人管,便放松下来,学习没有动力,自然就中断了。


但其实,学习是乘法,像一条曲线那样,积累到某个阶段会呈指数级突飞猛进。这就是知识增长的复利模式你的学习就像银行存款利息一样,知识增长按复利计算。你在其他领域学到的知识会推动你学习的速度。看似零散的知识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融会贯通,产生出爆炸性创想。


知识增长的复利模式


02


终身学习者的窘境


但在这个时代,想成为终身学习者,还得应对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信息过载,

第二个是学习武器落后。


回想一下,小时候的我们是怎么获取信息的?去学校请教老师,去图书馆翻阅书籍,参观科技馆、博物馆,还有看电视,很少有人上网吧。现在,我们大多靠一部手机,“一部手机在手,天下知识我有”,获取信息非常快。


可以看到,第一个阶段我们主动向知识的集聚地靠过去,知识就像一盏灯,把我们这些渴望知识的小虫子吸引过来,不远万里穿过黑暗,围着那知识的光亮飞舞。而现在,我们与知识的角色反转过来了,只要带着一部手机,有了手机应用程序、微信公众号、微博,信息就像一群蚊子一样嗡嗡嗡地围着我们打转,逃都逃不掉。


以前知识匮乏,现在信息过载。以前我们对知识没有选择,现在则是选择太多。当我们无法处理和内化这么多信息的时候,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掌握,就产生了知识焦虑。


面对如此窘境,手里的学习武器似乎并不趁手。我们培养起来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在十多年前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是面向过去的。面对信息过载时代,我们就像拿着大刀长矛,面对洪流般的坦克,一脸茫然,无能为力。


我们所掌握的学习理念、思维方式,大多来自传统学校教育,但这些理念和思维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时代。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个报道指出,现在的小学生这一代人将来参加工作的时候,人们在今天从事的65%的工作都将不存在。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


另外,传统教育方式注重外显知识的传授。所谓外显知识,就是能够写在课本上,能够用文字、图片展现的知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书本知识,但这些知识仅占人类知识很小的一部分


书本知识有工业化的特点,它的存在就是想把知识体系化,使它们能够在社会上快速复制,能够更好地传递下去。我们造就人才也希望这样,一次培养出成千上万个邓稼先,但这些书本知识远远不足以造就邓稼先


内隐知识有时相对外显知识更为重要。它存在于个体经验之中,例如个人动机、价值观等,也存在于与他人共享的情境之中,例如学习氛围、企业文化等。对于这类知识,传统学校教育虽然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经常强调要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但是考起试来,内容依然是外显知识。


03


大脑学习的三大特点


那么目前看来,我们需要一种可应对信息过载时代的学习方式,一种能在未来持续提供指导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下,我比较认可的是认知科学指导下的学习方式


什么是认知科学?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是一门研究信息如何在大脑形成以及转录的跨领域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学习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


如果做一个不恰当的类比,把人脑当成计算机的话,你肯定要输入大量的信息,然后处理它们,这个处理步骤有些是把信息降维,有些是理解,有些是连接成网络。除了信息处理,还得输出。整个信息转录的过程,就是认知科学的研究范围。


认知科学提倡遵从大脑特点学习,那么大脑学习特点有哪些呢?该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助力终身学习?


大脑有以下三个特点可被应用到学习上:


第一,大脑永远想偷懒;

第二,大脑永远爱新奇,渴求模式;

第三,大多数知识以内隐形式存在。


1
大脑永远想偷懒


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我们夸一个学生聪明,常说“这个孩子挺爱动脑筋”,但其实没有人愿意动脑筋,大脑总是喜欢在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情况下偷懒


脑科学实验里经常会用核磁共振扫描人的大脑,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看到人脑哪些区域处于激活状态。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没有做任何思考任务,大脑的能量消耗也很大。


成人的大脑一般重1.5千克,大概占体重的2%,却消耗了整个身体20% 的能量。正因为大脑耗能极大,所以大脑会自动优化效能,会尽可能把所有的能量都花在刀刃上,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偷懒,寻找省力的诀窍。


譬如你刚开始学习打羽毛球,主管决策、认知、监控的脑区,也就是你的大脑前额叶,会特别活跃——学习新知识非常耗费大脑能量。


但学习一段时间后,你的动作开始自动化。你把球抛起来,落到某个高度时击打,大脑会告诉你胳膊挥到什么程度,并根据落点调整,不断优化运动,抛球、挥拍、击球⋯⋯这时再看核磁扫描,以前非常耗能的前额叶脑区活跃度没那么高了,与运动有关的其他低耗能脑区开始活跃起来。


这表明,大脑在学会一种运动后会想方设法降低它的能耗。这是大脑爱偷懒在运动学习领域的应用,也适用于其他学习。


大家平时喜欢刷朋友圈和微博就是大脑爱偷懒的一个表现。看有深度的书多难呀,你需要思考,需要理解,大脑耗能高,你就不想看了;刷微博多简单,手指轻轻一划,新奇有趣,大脑不需要耗能,你就喜欢做。


大脑爱偷懒还体现在:你不断囤积电子书,大脑让你自以为看过了,给你满足感;你囫囵吞枣看完一本书,大脑让你以为掌握了书里的知识,给你虚假的成就感。


2
大脑永远爱新奇,渴求模式


大脑的第二个特点是好奇


英文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好奇心,叫“novelty seeking”(“追求新奇”)。“novelty seeking”是一种能力,是我们天生的倾向。


大脑还有渴求模式。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格式塔效应”,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在混乱中找到模式擅长找到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我经常用格式塔效应跟同事开玩笑,说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但是今天还不能告诉你,快下班了,我先走了。同事好奇心被吊起来,急于补全心中的模式拼图,就会拽住我说“你赶紧告诉我,要不我今天睡不着觉”。我就不得不告诉他,他就会很满足。


3
大多数知识以内隐形式存在


我们学习的通常是外显知识,这些知识能够被表达出来,写在纸面上。但这些外显知识永远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知识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继续打羽毛球的例子。你若问我为什么要从那个角度击球,有时候我说不出来具体原因,因为有些知识是内隐的,即使我的大脑知道,也不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人类知识中有大量这样的内隐知识,知觉的、运动的、知识的⋯⋯还有些知识存在于情景,跟当时的背景和人有关,无法一一言说。还有些数据本身是高维的,但是表达出来就已被降维粗浅化,丢失了很多信息。


04


对付「偷懒的大脑」的四个诀窍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熟知大脑学习的各种特点,再逆向利用,学习效率反而会提升。先说如何对付大脑爱偷懒。


1
尽量下课后记笔记!


我讲课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同学喜欢做随堂笔记,然后下课把笔记本一合,就以为自己记住了课堂上学的内容,但其实大脑在偷懒,你写下并不代表你记住了。


正确的记笔记方法应该是上课时只记几个要点,下课后找个时间通过回忆把笔记补全。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己查阅课本和资料,把这些地方弄懂,同时对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组。这在心理学上叫“必要难度”,同时还利用了“记忆的生成效应”,也就是说,你自己生成的记忆会更加难以忘记。


2011年,贝奇·斯帕罗(Betsy Sparrow)提出“谷歌效应”,是说当我们适应互联网后,记忆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们平时绝大多数知识不再装到脑子里,而是装在互联网上,需要什么东西,搜一下关键词,全出来了。我们并没有理解这些知识,只是记住了它们被放在哪里。现在我们常常感叹自己记忆力下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发达的互联网让我们可以直接检索需要的内容,自己生成记忆的机会减少了。


所以,如果你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留在浅表,不提取,不和其他记忆连接,就永远无法记住。尽量间隔提取,形成自己的独特记忆,这样更容易记住。


2
考试,考试,还是考试!


说实话,没有人不讨厌考试的。我说考试好,也并不是说我现在的身份是老师,就帮考试说好话,而是认知科学家们说考试好


为什么呢?因为学习有目标,有指向,记忆会增倍。


我曾经在自己的课上做过实验,上课前我说今天讲的内容非常重要,下一节课我会随机抽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们虽然会立刻“哀号”起来,但要面对在全班同学面前复述的巨大压力时,他们都会开始努力听课。后来的结果也好得出奇,全班同学的期末成绩都有显著提高。


考试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逼着你去重新梳理知识。如果你问学生,学会了吗?他肯定说“我学会了”“我记住了”,但是这样的回答可信吗?别忘了,大脑会偷懒,会欺骗你。


你以为你学会了,考个试不就知道了?考完试,你做错的、你不会做的题目就是你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从而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



3
切换场景


尝试做一个小测试:在限定时间内背单词,第一次是在一个房间里,第二次是在不同房间里,两次的效果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结果是第二次的效果明显比第一次好。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记忆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跟情景连在一起的,不同房间的多样性情景,会产生不同的情景记忆编码,可以有效提高记忆效率。


4
交错式学习

还以期末考试为例,学生复习科目通常是五六门。一种策略是一直复习一门课直到完全掌握,再复习另一门;另一种策略是把一门课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先复习这门课的一部分,再复习另一门课的一部分,如此交叉复习。


这两种策略哪一种更好呢?答案仍然是后者。


后者被称为交错式学习,是指将某一段学习内容分成若干节段或专题,各部分交替着学习。与这种学习策略相对的是批量式学习。


交错式学习很好地结合了分散学习和其他促进学习要素的作用,学习者必须不断克服不同学习内容间的干扰,迫使学习者注意到其中的异同,从而在编码过程中促成对学习内容更好的表征,促进学习保持和迁移,是经大量研究证明的有效学习策略。


05


善用大脑的「好奇」


既然大脑天生好奇和喜欢寻求模式,那么我们就顺水推舟,主动为大脑创造好奇与模式,让大脑为我们服务。


假设这样一个情景:开学时,老师发给你一套历史书,三本一千多页,让你在这学期把它们学完。你会不会觉得学习变成了记忆,觉得无聊、动力不足?你会不会因为要记的东西太多而心生疲惫?


但是如果老师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你会不会觉得你的好奇心被勾起来,给了你努力的方向和强烈的目标,让你产生思考——这个问题涉及地理、制度、政策等原因,你就会主动去看这套书。


开放式提问会给你无穷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我平时也会自己给自己提开放式问题,接着就会翻很多书,看很多人的观点,然后再综合各家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考。


除了开放式问题以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相当于自动化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当遇到问题,这些方法会自然出现,推动你思考。


思维习惯以问题开始。有四种常用模式:


第一,看到任何不懂的事物问一个为什么


第二,科学思维。除了老师的解释、书本上的解释,还有别的解释吗?永远都在问自己:还有别的解释吗?这是典型的科学思维。


第三,创新思维。面对一个难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其他脑洞大开的方案?两者的差异是什么?我能想到最好的方案是什么?这个方案是否需要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问完这些问题,你就得马上找新知识、新见解、新书,开始新的学习了。


第四,批判性思维。它的问题模式是:真的是这样吗?


如此四个思维习惯循环往复,不断用不同问题激发好奇心,保持求知的动力。


06


信息过载时代,信息不重要

信息承载人最重要


大多数知识都以内隐知识存在于大脑,如何获得更多的内隐知识呢?


大家都知道名校的孩子有很高的成才率,除了名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孩子们本身的高素质之外,还有一个我们容易忽略且重要的因素:同侪动力。


在科研界有个明显的现象,全世界某个领域的主要论文都是几个顶尖实验室的人写出来的,获诺贝尔奖的人集中在几个实验室。聪明人扎堆出现,一流的实验室往往汇聚了一大批资源。


这些顶尖实验室有一套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事习惯、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这些知识在外面你根本学不到,你得靠近他们,你得到他们集聚的地方去学习。



同时,研究学习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普通人想进入一个领域,有效方法是直接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就如同学习编程,你想从“小白”进阶为大师,需要直接进入编程领域的社群,跟程序员交朋友,先帮他们打杂搞好关系,随着自己技能的增长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找工作也是。有学生问我,毕业后我应该选什么样的工作?我建议他仔细想想:哪份工作环境可以让你学到更多?所以,我希望我的学生开始工作时不要主要考虑钱,而是考虑跟优秀的人在一起干活,考虑跟他们学到的东西,开始内隐式学习。


优秀的人的公开演讲、论文和书籍往往不会教给你研究和思考的方式,你需要去到他身边,安静地做一个门徒,观察他、模仿他。


这同时也是应对信息过载的最佳解决方案:信息过载时代,不要面对信息,而要面对人。信息不重要,信息承载人才最重要,你得去和时间最前端的人群连成小社群。这个圈里的人,才会用最简单的话告诉你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信息。


最后,学习内隐知识,还要注意“知行合一”,意思是学完了理论知识,还需要使用“输出”这个方法来对知识进行检验。“输出”具体到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你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得用一篇文章表达出来,想到一个创意时用具体的代码表现出来。


为什么强调“输出”,因为你可以看一辈子书,把各个学科都打通,但是最后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都是不够的。只有在行动中你才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是有漏洞的,才会发现以前认为自己理解了的东西其实并未理解。



查理·芒格说:“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期待各位掌握认知科学,让生活越过越好,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魏坤琳(Dr.魏)

《最强大脑》科学判官,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人脑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运动的。著有《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认知尺度》

该书现由当当网独家首发

正文图片来自《最强大脑》微博

封面图来自影视作品《我爱我家》


活动一


本周日魏坤琳与你面对面!

3月3日周日下午,魏坤琳暖妈赵昱鲲 

三位老师齐聚北京言几又官舍店

教你用科学养育方法打破“经验主义”

用前沿脑科学+认知科学研究成果

培养孩子的“最强大脑”

科学的养育在家庭


门票有限,扫码报名,先到先得



活动二


「《认知尺度》新书发布会」这本书是三年开智大会精彩演讲合集。阳志平老师主编,由魏坤琳、安替、郝景芳、陈虎平等开智一众名师联袂精彩奉献。


3月2日,《认知尺度》线上新书发布会将由本书主编、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开智大会发起人阳志平老师,以及英国约克大学心理系博士黄扬名老师携手分享图书精彩内容并进行答疑。



相关书籍推荐


《认知尺度》

魏坤琳、陈虎平等 著丨2018.12

《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

魏坤琳 著丨2019.1


亚马逊3月1日-8日的促销活动

中信出版社好书定价5.9折,Prime会员再享售价7折,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页面哦~


近期好文推荐


[话题]北上广外,还有哪些城市值得去

[话题]QQ20岁!每个昵称背后都是青春

[情感] 在爱里牺牲,是最愚蠢的行为

[文学]小时候不明白,长大才懂的爱情

[科普]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轻易上瘾?

[书单] 让思想快速升级的20本书

[影视] 中国第一科幻大片,真的来了!

[职场] 年后换工作,需要搞清楚这件事



-End-

编辑:YQ 责编:Yoyo

2019.3.1

更多经典书单和深度好文

欢迎关注中信出版集团」公众号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Read more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