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倒吸”患者不是大医院之过

2014-10-16 健康界 健康界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认为,“倒吸”患者不是大医院之过,且分级诊疗的推进关键在于要让基层医生在岗位上看到好的职业前景。


来源;健康界;作者:李子君;


大医院一床难求,小医院门可罗雀,如何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成为医改着力解决的难题。10月10日,走马上任不久的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就分级诊疗问题接受健康界专访。王辰认为,“倒吸”患者不是大医院之过,且分级诊疗的推进关键在于要让基层医生在岗位上看到好的职业前景,否则无法指望在基层出现能让患者满意的医生。


要让基层医生达到与大医院医生可比的水平


北京朝阳医院每天门诊量过万,这个让很多人认为了不起的数字,在国际上却会让人看不起。大量慢性病、常见病患者放弃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涌向三甲,这着实说明医疗秩序的不规范,呼吁多年的分级诊疗迫在眉睫。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分级诊疗顺畅才能标志医改的成功。


“分级诊疗关键是让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生都能够具备更加规范的医疗水平,比如住院医师的培训,就是把所有大医院医生进行规范培训之后,再分到各医院去完成帮扶任务,这样包括乡镇卫生院以及县医院等基层医院的医生,就算不能达到和大医院医生相同的诊疗水平,也能达到可比的水平。”王辰说。


在王辰看来,如何善待基层医生、吸引优秀人才到基层,需要让基层医生得到充分的培训,在基层岗位上能有优厚的待遇,这是解决分级诊疗推进困难的根本之道。“如果基层医生在岗位上看不到职业前景,不要指望在基层岗位上会出现能使患者满意的医生。”王辰说。


“倒吸”患者不是大医院的错


长久以来,一直有患者认为,虽然承受着医生无休、人满为患的诟病,但“大医院是为了经济利益吸引病人”的想法却在很多患者心中根深蒂固。对此,王辰认为,“倒吸”患者并不是大医院的错,也不是大医院影响了分级诊疗,反而是大医院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这是自然的导向,患者会本能地向医疗水平更高的地方流动。医改不是要求大医院如何分流患者,而是应想办法让基层医院如何吸引患者。


“基层医院想要有好的医生,就需要好的职业前景去吸引他,这是根本问题,中国的好医生很少,物稀却不贵,好医生在社会待遇上不得其所,所以必须给医生好的职业前景,这样分级诊疗才能推进得更加顺畅。”王辰说。


未来中日友好医院是否愿意成为分级诊疗的试点?“无所谓试点,因为我们已经是了。”王辰笑着说。


社区医生“吐槽”:年收入7万 根本没法跟大医院比


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王艳红是位在基层干了12年的社区医生。在接到就分级诊疗问题提出的采访提纲后,王艳红毫不掩饰地向健康界大倒苦水。“我们年工资只有7、8万元,这跟大医院的医生根本没法比,仅待遇这一方面,就已经将很多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了。”王艳红说。


提到晋升,社区医生就更无法与大医院医生相提并论了。王艳红告诉健康界,相比过去,现在社区医院招聘门槛体高很多,不少医学院校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选择到基层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然而,同样是毕业几年的医学毕业生,当大医院的医生已是副高职称时,在社区工作的医生可能仍是主治医师,这让很多社区医生心里不平衡,晋升空间狭窄也加速了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流失。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社区医生为自身职业前景“吐槽”显然有些矫情。北京大学卫生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孙东东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指出,即使同样是副高职称,社区医院与大医院医生的水平也绝不可能在同一水平,因此将职称评定名额大幅向社区倾斜并不合理。“职称评定需要考外语、搞科研,这对基层医生来说并不现实,因此归根到底,是需要对公立医院人事制度进行改革,重新调整现行的职称评定体系。”孙东东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