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院长 | 郑承红:中医药发展新形势 武汉市中医医院这样接招儿

2016-12-28 沈媛巧 健康界
摘要
立足自身中医传承,武汉市中医医院以“大综合、名专科”的形式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战绩”卓越的道路。

来源:健康界 作者:沈媛巧


“中医是国粹,需要传承”“中医提倡治未病,推进健联体建设,把健康管理起来”……

在接受健康界采访过程中,郑承红的话语几乎没离开过中医,这位武汉市中医医院院长对中医的感情和坚守可见一斑。

西医一家独大,中医如何逆势上扬?分级诊疗来临,中医院该怎样配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如何建设?一个个议题,考验着每一家中医医院院长的智慧。


2015年,门急诊量达125万人次的武汉市中医医院并未选择随波逐流,大片西化,而是立足自身中医传承,以“大综合、名专科”的形式另辟蹊径,逐渐找到顺应国家医改政策和促进医院发展的路径。困难阻路,战绩亦不少。


中医气息流淌于医院每个角落
在郑承红看来,作为一家以中医为主的医疗机构,文化要渗透进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团结、奋进、精诚、创新”是武汉市中医医院的院训,“从发展角度来讲,不管哪家医院,如果没有团结一心的文化氛围,工作是做不好的。”郑承红对健康界表示,“借用国医大师晁恩祥的话,中医在‘’上下功夫,就是学术要精、临床要精;在‘’上下功夫,就是对学术有诚信、对工作有诚心、对患者有诚意。”这是武汉市中医医院对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的坚守和中医人特有的精神追求。

中医文化是无形与有形的融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药香弥漫的病区,药材丛丛的百草园,颇具特色的各处中医药宣传栏等等,都潜移默化地传递出医院对中医文化的坚守、继承和发扬。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市中医医院依然保留着中医药的特色——中药炮制技术,并建有药学基地,“谁无暴风劲雨时”,郑承红介绍到,“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的一个传统工艺,但其传承工作却有诸多困难。”武汉市中医医院依托基地,将中药药剂学打造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医院发展的一点一滴都流露着郑承红“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乐观与信心。

专注了文化这一医院建设的灵魂,如何制定科学发展路径,无疑考验着医院管理者的智慧和决断。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到一条适合自家医院发展的道路?成了摆在武汉市中医医院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抓住三个关键点
“中医和西医不一样,它是以弘扬特色为主的,武汉市中医医院的办院方向——一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二是在充分展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基础上,吸收西医精准的治疗方法和先进技术,做大、做新、做强、做出品牌。”郑承红表示,综合性中医医院虽然是以中医为主,但是不能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武汉市中医医院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中医做优,西医做强。

用郑承红的话说就是,“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都不能输给别人”

如果光喊做大做强,不付诸实际行动,只会是空中楼阁。武汉市中医医院的过人之处在于,定好方向后,全院拧成一股绳,努力地往既定目标奔跑。

1
多院区规划
与众多大城市历史悠久的老牌医院一样,武汉市中医医院最早的汉口院区周围楼宇林立,但处于闹市而不受制于闹市,在历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已形成汉口院区、汉阳院区、台北院区、二桥院区、中医药学基地“一体多翼”的发展格局,医院服务已覆盖汉口与汉阳。

对于这种布局,郑承红总结为“大综合,名专科”。汉口院区、汉阳院区为综合性院区,保持综合性发展理念,小院区则随着周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升逐渐向“小综合、名专科”方向发展,把有实力的服务做成专科,提供更优质的专科服务。

武汉市中医医院台北院区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这一清晰的建设思路。最初建设时,其所处区域属于城乡结合部,台北分院以“名专科”思路,成立针灸诊疗部,以“专学科”带去优质医疗资源。随着城市发展与医疗需求的增长,针灸部以“大综合、小专科”完成功能转型,成立台北院区。

2
专学科建设

专学科是一家医院的生命力,中医型综合医院也不例外。在郑承红看来,专学科的建设是一个品牌打造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成。“我们医院已经建成以骨伤科、风湿病科、脑病科、中药药剂学、推拿学等为代表的的专学科群。”郑承红很是自豪。


目前医院已创建国家级重点专学科达11个,同时,也发挥其标杆引领作用,打造出一批省、市级重点专科,优选院内特色明显的专学科,形成了从国家级到院级四级重点专学科建设体系。

“专学科建设需要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于挑选学科带头人的金标准,郑承红概括为三个“过关”,“业务要过关,素养要过关,能力要过关,并且能不断根据医学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水平。”

同时,根据中医药特色,医院还成立了多个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章真如学术研究室、张介安学术研究室及一批湖北省知名专科的学术研究室,如脑病学术研究室,骨病学术研究室等。将众多中医大师资源集中起来,扩大学科的影响力。

3
人才建设
在医院发展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永远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武汉市中医医院历来对人才培养重视有加。

陆继韩、黄寿人、刘达夫、黄纯古、章真如、张家声、张介安、徐升阳、徐宜厚等一批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知名中医专家,国家、省、市各级师承导师17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余名,近年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80余项。武汉市中医医院人才建设工作交出的成绩单。

为打造这样一支人才队伍,医院着实花了不少心思。

对职工的进修深造,医院一直都有政策鼓励。每年选送医生外出学习,制定青年人才计划和学科带头人计划,加强重点培养;推动专家项目申报,并给予绩效激励;举行青年医生知识竞赛,科室之间相互交流切磋。

同时,医院搭好平台,遴选好师,培养良才,一是与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深入合作,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卓有成效,输送了大量优秀青年人才;二是抓好师承工作,医院已形成以国家级师承为导向,省市级师承为中心,院级师承为基础的三级师承体系,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此外,为给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医院还从绩效方面进行调整,从重量向重质转变。将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等多维度指标等纳入考核体系,“要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通过医生主动与医院推动,为每个医生注入持续前进的动力。”郑承红强调。

医院管理的五条法则
不管是医院文化,还是学科建设,背后都离不开医院领导集体的管理智慧。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医院管理者眼中,每个人对“医院管理”四个字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虽是医生出身,但郑承红把医院管理同样做得有声有色,并提出了自己的五条标准和理解。

首先是规范化。“规范在于立标准,标准提炼于日常工作中,并形成完整体系,再指导工作流程的有序顺畅。”

其次是精细化。郑承红表示,医疗属于服务,规范化做好之外,就得追求服务的精细化。“做好精细化,事情会越来越好,自我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永无止境。”

第三是提高效率。在郑承红看来,只有效率提高了才能产出更多的服务,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来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是要有创新理念。医院管理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如果没有新思维、新想法注入的话,其结局是只能跟着人家后面跑。”

第五是人性化。管理也是人与人的沟通,医院面对患者与职工的想法和需求,应从他们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追求“民心所向”。

在中医现状和国家医改大环境下,不管是对职工还是病人,武汉市中医医院都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对于医院,郑承红始终立足于武汉市中医医院的现状,科学合理的布局,以开放态度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属于武汉市中医医院的特色中医发展道路。

作者
沈媛巧 健康界编辑医疗要有温度,干货更需拍砖。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

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