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牵手国际医疗品质协会 品管圈大赛欲登世界舞台

2017-01-24 徐青 健康界
摘要
刘庭芳与ISQua首席执行官Peter Lachman签署合作备忘录,两家机构将于2018年合作举办全球性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改进论坛”。另外,双方还将围绕“中国医院第三方评价1+3模式”开展合作。

来源:健康界  作者:徐青


2017年1月21日,清华大学近春园,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共同召开“国际合作启动暨全国医疗质量改进活动获奖案例报告会”。

临近尾声时,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主席、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国际医院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刘庭芳教授透露,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正与国际医疗品质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ISQua)洽谈多项合作。


当日下午,刘庭芳与ISQua首席执行官Peter Lachman签署合作备忘录,两家机构将于2018年合作举办全球性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改进论坛”。另外,双方还将围绕“中国医院第三方评价1+3模式”开展合作。

不难看出,吸引国内40万医护参与的品管圈大赛,正筹划走向世界舞台。 
培育品管圈12年

品管圈进入中国大陆并开花结果,与刘庭芳的努力密不可分。


12年前,当他第一次把品管圈引入中国大陆时,医务工作者对其还很陌生。“前8年都是在孤独中探索。”刘庭芳回忆。


如今,这份探索换来显而易见的回报:品管圈分为问题解决型和课题达成型,中国用4年完成从问题解决型向课题达成型的过渡,而日本用了32年;除了护理大军,医疗、医技、后勤等部门陆续参与品管圈活动,护理占比已从95%降到49%;征集论文从2004年的5篇增长到如今的近2000篇;借助品管圈解决医疗问题4万多个;产出国家应用型专利200多项。过去四届品管圈大赛共推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医院组织4万个品管圈活动,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


“过去只能代表过去,我们要有更广阔的愿景。”刘庭芳依旧热情四射。
加入国际医疗品质协会
目前,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正紧锣密鼓筹备加入ISQua。

ISQua是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85年,致力于通过教育、知识分享、外部评价、支持医疗机构和连接全球医疗人才来促进全球医疗质量和安全。作为第三方评审机构,ISQua不直接对医院进行评审,而是面向医疗认证机构进行认证,确保这些机构遵循标准,可以说是认证机构的认证机构。大家熟知的JCI就是被ISQua认证的60多个机构之一。 


据Peter Lachman介绍,ISQua的宗旨是让所有人享有有效、平等、公平、安全和及时的医疗服务,“医疗要以人为本,不只是以患者为本,还包括提供医疗服务的工作人员”。他还指出,医护人员才是真正的决策者,告诉我们做什么,而品管圈告诉他们怎么做,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驱动力。 
ISQua目前有400个个人会员和100个机构会员,会员遍及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个会员通过ISQua的全球网络,了解各地的认证工作,彼此交流。此次,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申请成为ISQua机构会员,并参加2017年10月举行的第34届国际医疗品质大会,与更多的国际同行交流。 

强强联手 筹划国际品管圈大赛 
会上,第四届全国品管圈大赛获奖的部分优秀案例,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骨物圈、解放军总医院的闪电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相伴圈和复旦大学上海市浦东医院的常维康圈进行了成果汇报。

这些品管圈案例让Peter Lachman眼前一亮,并邀请这4个案例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这么优秀的案例,拿到任何一个国际论坛上,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旨在向世界介绍品管圈在中国的应用,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将于2018年举办全球(北京)医院品管圈大赛暨全球医疗质量与安全改进高峰论坛。届时,ISQua将与中国医院品管圈联盟、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合作举办此次论坛。

ISQua助力研究中国医院第三方评价 
受国家科协委托,刘庭芳正主持研究“中国医院第三方评价1+3模式”。该研究将为中国医改、中国医疗机构评价提供参考。在此过程中,也将培育中国医院第三方评价机构,以便于承接政府的医院评审评价功能向第三方转移。

ISQua作为国际知名的医院第三方评审机构,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日后他们将为刘庭芳团队的研究提供智慧支持,协助其培育中国医院第三方评价机构。

作者
徐青 健康界国际编辑关注国际医疗动态,发掘最具价值的国际医院管理案例。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

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