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市儿童医院:砥砺奋进 七大鼎新

2017-09-22 桂克全 健康界

摘要

历经80个春秋,上海市儿童医院顺应医改政策东风和建设新院区的珍贵契机,掀开一段波澜壮阔的管理鼎新旅程。

来源:健康界 作者:桂克全


诞生于1937年抗日战火中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如今80个春秋翻页,途中汇聚几代人的梦想与付出。回望来路,两条轨迹格外清晰:其一,一棒接一棒传承公益仁心精神;其二,紧贴时代脉搏追求创新。


特别是近些年,顺应医改政策东风和建设新院区的珍贵契机,掀开一段波澜壮阔的管理鼎新旅程。

2017年,上海市儿童医院领导班子合影。

 

构建愿景:建设“精品、人文、智慧”医院


历史上,上海市儿童医院几经搬迁,不过都是一个院址。直到2009年,开始在泸定路奠基建设新院区,拉开一院两址的序幕。


到底建设一个怎样的新儿童医院?每一个儿医人都怀揣激荡的梦想。2012年,结合新院开诊,医院管理班子反复讨论,决定强化“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的价值观,提出“建设精品、人文、智慧医院”的发展愿景。


建设精品医院,是旨在吻合三级儿童专科医院的定位,突出专病专科特色,在专业和管理上追逐卓越,体现医术精湛、环境精美、设备精良、服务精心、管理精细。


建设人文医院的内涵主要有三:一是彰显以儿童为中心的关爱与友好;二是传承公益仁心的优良传统;三是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所谓智慧医院,则是体现信息化时代特征,将信息化融入医院的角角落落,实现服务与管理便捷、高效和智能。


管理者们意识到,迈向这个愿景离不开“三个引导”。


首先在于“文化引导”。


最直接的莫过于追踪医院历史。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历史荡气回肠,重温历史能让公益仁心情操持续在院内流淌。同时,他们还想方设法促进海纳百川的地域性格,在院内蓬勃生长。当然,文化引导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细胞,引入国外儿童医院胜似童话世界的温暖氛围。


其次是“希望引导”。


“希望”是人们持续向上的一个关键引擎,医院管理者们把当时正掘地建设的新院区当作杠杆,撬动院内职工和招聘对象的希望,“把新院区建设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医院,这是责任也是动力”。


再次是业务引导。


众所周知,医院能够枝繁叶茂,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业务能力过硬。长远而言,只有业务蒸蒸日上,才能带动士气高涨和员工看得见的绩效收入。


2009年,该院提出“外科做大,内科做强”战略;2012年,他们再提出“做特做优,全面发展”原则,这也成为医院学科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以学科评估为抓手 形成分层次学科布局


学科建设是医院的重中之重。2009年,该院开启重点学科建设。三年后的2012年,攻略再次升级,开始以学科评估为抓手,全面推动学科建设。


具体做法是,邀请院内外专家评估各学科,管理者们再基于评估结果将学科分为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扶持学科。随后,不同学科被赋予不同的定位与要求,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签订协议,同时享受不同程度的支持性政策。


回望该院过去几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一个核心特点是注重支持和鼓励创新性技术。比如,该院在全国较早为患儿运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用于爆发性心肌炎;率先将肠道菌群移植技术运用于患儿难治性腹泻治疗;使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与免疫相关的遗传病;开展脑瘫SDR手术......


很多抵达上海市儿童医院“取经”的同行注意到,该院还早早出台一个科技奖励制度,专门奖励成功转化的项目负责人。“70%的基金给到个人。”当时他们制定的这一比例,正好与当下国家倡导的原则相吻合。另外,考虑到个人普遍缺乏议价能力,医院还帮助他们进行评估,争取获得最大利益。


得益于上海市科委、申康中心和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支持,上海市儿童医院积极搭建科研发展平台,案例俯首即是:2012年,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建设I2B2的理念,启动生物样本库建设项目;2016年,启动建设个体化医学中心、生物医学信息研究中心,以及构建一个生物和临床信息整合平台。该院还先后两批通过15个GCP基地,一跃成为国内儿童医院通过科室最多的临床试验基地。

建设新院区:彰显儿童友好与安全理念


最近几年,上海市儿童医院速跑的突破口是建设与开办新院区。


现在走进院内可以看到,从建筑设计到内部装饰,从基本建设到设备配置和信息系统建设,都力求体现对儿童友好安全的建设与运营理念。


比如,建筑形态上打造一个博士帽的造型;空间布局上,围绕流程便于患者就诊,按疾病设置诊疗区域,把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放在一起,把呼吸科与雾化治疗区域相连,检验科内采集小便的空间与送检窗户咫尺之遥,消除患者端着尿样走来走去的尴尬;色彩搭配上,每层病房的颜色和卡通图案各不相同,从视觉上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装饰上,院内各种画作普遍按距离地面1米的高度绘制,便于来来往往的孩子们平视并乐在其中。


据悉,该院的设计还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需求。一个典型案例是,不少医院的窗户是左右打开,而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新院区出于保护儿童安全,把窗户改成半开,病房家具也都是钝角,而且材料既环保又兼具装饰性。成人使用的医疗设备应该最先进,儿童需要使用那么好的吗?可是,该院的管理者们坚持认为,越是面向孩子使用的设备越应该更先进,尽可能降低副作用。


针对院内信息化工程,他们从解决就医难入手,率先升级微信功能改变传统预约挂号方式,开创性把微信公众号直接变成挂号平台,患者通过微信除了可直接挂号,还可实时查询候诊队列。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较早实现医院电子病历集成平台,成为国家卫计委第一批认定的互联互通标准符合性测试四级甲等认证,并成为国内第一个通过HIMMS6级的儿童专科医院;科研方面,医院建立临床大数据中心,为临床研究提供支持;后勤保障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实施能源实施监测系统。在两个院区之间铺设光缆,实现多院区使用同一个系统,但又分别运行。


推动智慧就医:优化服务体验


新院区的建设,蕴含于广军院长与搭档们的各种思考。更让他煞费苦心的是,如何改善医疗服务从而匹配创意连连的“硬件”,借此给患者铸就真正畅通的就医流程和愉悦的就医体验。


就这样,一站式输液、诊前检验等创新举措横空出世。


几年前即已投入使用的一站式输液,被很多家长评为上海市儿童医院的“特色服务”。以往,患者到医院输液的流程是医生开具处方,患者缴费后到药房取药,再到输液室输液。起初,他们想过让工人来运输,可是又担心工人运输不仅隐含出错几率,还增加医院运行成本。


当时管理者们想到的第二种方案是动力传输,可这一解决方案又面临很多难题,如立项预算、给药房增加工作环节等。几经思考,医院决定在输液区设立输液药房,患者拿到处方且缴费后,直接来到一站式输液区等待叫号,药师配好药后交给输液护士,随后护士为患者输液,整个过程中患者不碰药物。


旨在解决患儿化验后还需重新排队的问题,该院创建诊前化验机制。一些常见病或专科专病患儿,可以在医生看诊前做完该做的检查。“这一机制需要解决护士开具检验单的资质,以及考虑医生是否还需为患者开二次检验单等问题。”


对此,数据分析显示,开具二次检验单的患者很少,而且专项培训可提高护士预检能力。据悉,目前该院诊前化验人数已达30万。


还有一个问题,医院管理者们怎样监控院内服务良莠,以及如何找准持续改善服务的着力点?测评患者满意度无疑是一个“支点”。


上海市儿童医院此项举措的做法与众不同:患者入院之际,可以用PAD下载医院的智能床旁系统,既可查询疾病情况,还可以选餐;既可以看一些娱乐节目,还可以做出院预约......当然,最重要的功能是接受患者满意度调查。


绩效管理:探索基于岗位工作量与复杂度的优绩优酬新模式


内部绩效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2013年伊始,上海市儿童医院遵循申康中心既定原则,探索全新的院内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分配方案。


“在疑难重症指标中,创新性使用疾病CD分型评估方法。”据于广军介绍,运用疾病分型绩效考核,每个科室目前还是用回顾性数据,今后将变成实时性数据,科室诊疗疑难疾病的数量与绩效挂钩。


由于目前DRG的分组权重还是依赖费用,因此“疾病分型在考核疾病疑难重症度方面比DRG更合理。”上海市儿童医院得出如此见解。


针对医技部门,该院借鉴RBRVS点数法考核工作人员绩效;针对护理部门,采取条块结合办法,既考虑科室考核情况,又考虑护理考核情况;针对职能部门、住院类与门诊类科室、内科住院科室、外科手术类科室等,实行分类分层考核。


据了解,上海市儿童医院至今实行院科两级分配方式,既考虑医生的职称职级,还考虑其工作量。针对外科,医院根据手术难度调整绩效。


时至今日,PICU、NICU、血液肿瘤科等科室的绩效指数也同步上升。这些科室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提高,精神面貌也呈现改善。

传播爱心与希望形成公益服务系列品牌


可以说,公益活动与志愿者服务是上海市儿童医院的“特色招牌”。


正因为素材颇多,新院区开业之际,院内设置三面墙慈善与爱心感恩墙、动静相宜的医院文化展示墙、传播爱心与希望的儿童绘画墙。


自2011年延续至今的“千里送医到遵义”公益手术活动,得到上海儿童健康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为遵义的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免费开展手术。


如今,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公益活动早已形成品牌系列,纵向贯穿医院各临床工作。以“阳光爱心小屋”为例,每逢周末,社会爱心人士就会到病房陪伴患儿,利用绘画等活动疏导他们的心理。


事实上,该院的公益活动还具有立足当地需求的特点,比如,针对日喀则地区儿童先天髋关节脱位发生率较高的状况,发起“格桑花之爱”公益项目,既开展先天髋关节脱位筛查与手术,同时开展当地环境与疾病高发的遗传关系研究,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纵观众多公益项目,最令人感动的是一支由爱心妈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她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了解到家境困难的患儿,并联系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医生,为患儿诊治架起桥梁。“这些爱心之举是鼓励医院将儿科事业做好的动力。”院内一位参与者如此评价,并认为这些正能量激励着儿童医院医务人员不断前行。


铸儿科医联体 重互联网特色


2012年,上海市儿童医院与普陀区的二级医疗机构联合建设区域儿科医疗联合团队,2014年扩展到静安区与嘉定区。2016年,依照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的要求,他们将儿联体扩展到长宁区,并与瑞金医院和黄浦区共建中部儿科医联体。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建设医联体充分彰显互联网特色:一是借助互联网开展健康教育,开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学校,每个周日开展健康教育培训;二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预检,实现精准就医和团队诊疗;三是借助互联网激活双向转诊,通过手机APP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与儿童医院的专家联动;四是开展远程门诊与会诊,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五是开展远程教育与现场实践结合的基层医生培训。


该院还以项目为纽带,做好医防结合,如与合作区域实施多动症医教结合、脊柱侧弯筛查、高危儿多学科等项目,颇受患儿家长青睐。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更多新闻

印度80多名儿童死亡背后 还原医院断氧那一夜

男神院长倪鑫开办讲坛  立志打造儿童医学“最强大脑”

从军队取经 这家儿童医院用30分钟彻底改善手卫生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众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