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何处去 微医布局人工智能

2017-11-27 王方怡 健康界 健康界

摘要

微医进入医学人工智能时代,发布专注智能医疗的云平台——微医云,及两款分别助力中西医辅助诊疗的AI工具——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

来源:健康界 作者:王方怡


“医学人工智能是整个医学价值链重组的最好时机。”在日前举办的首届国际智能医疗大会上,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如是说。


按此说法,互联网医疗出身的微医,正处在价值链重组的风口。大会现场,微医接连发布两款医疗AI产品——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


转型升级 微医进阶人工智能


两款智能医生的发布,吸引众多关注,亦显露微医的升级思路。


今年3月25日,微医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一亿元人民币,以建立浙大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下称浙大睿医)。当时,微医董事长兼CEO廖杰远便表示,希望浙大睿医的成果能够助力微医,实现从挂号网、互联网医院到医学人工智能3.0时代的进阶。


作为微医联合浙大睿医的共同研发成果,睿医智能医生是一款西医人工智能诊疗应用。睿医智能医生经过对百万份级优质数据的深度学习,在肺小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宫颈癌筛查、骨龄检测、全科辅助诊疗等十余个领域已实现关键突破。其中,宫颈癌筛查准确率、敏感度超过临床医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分类的大部分数据特异性达99%、敏感度达95%,技术指标甚至超过AI巨头谷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不只关注西医,微医从政策趋势和市场需求出发,敏锐地注意到中医AI的应用前景。华佗智能医生,便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凝聚中医名医名方经验的中医人工智能诊疗应用。目前华佗智能医生已接入浙江11个地市的400家中医馆,累计辅助开方量超过160万张,成为全球应用范围最广的“云端中医大脑”。杭州米市巷社区卫生中心自2016年使用该系统后,中医药服务量大幅增长,中药饮片和非药物治疗的服务占比从最初的不足30%提升到近50%。


不仅如此,微医还同时发布了国际首个专注于智能医疗的云平台——微医云,以上两款智能医疗产品正是基于微医云的支撑。


深耕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微医,已经连接了医院、医生、患者和医药险产业等多类医疗服务供需场景。先后帮助2400多家重点医院打通就医服务流程,实现了医院窗口“云化”;通过8大远程医疗支持系统,建立19家互联网医院,实现29万医生的诊室“云化”;打造覆盖全省的在线诊疗平台,并实现全省医保支付“云化”;建立省级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云化”;建设100多个互联网医联体,实现医联体“云化”。7年积累,微医织就了国际应用规模最大的医疗云。


在实际应用中,大量的医疗健康数据将持续训练微医智能医生,不断提高其人工智能水平;同时,人工智能应用通过云平台,可以规模化地应用到各个使用场景,提升云平台的赋能力。


“云是土壤,AI是大树。”廖杰远表示,得益于云与AI的双轮驱动,微医云将全面提升医疗效率,助力医疗服务能力提高。


辅助诊断 基层市场需求大


“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机会在医疗健康,医疗健康最大的应用场景在中国。”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Eric Schmidt曾这样预判。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韩德民补充到:“中国医疗健康最大的应用机会在基层。”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394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6518个,占比94%。然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卫生人员只有368.3万人,占比33%,基层医疗资源的紧缺可见一斑。为解决该问题,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以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


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目前我国每万人口有1.51名全科医生,距离到2020年每万人口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差距明显。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全科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相继推出“5+3”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措施,但从全国来看,全科医生缺口仍然较大,尤其是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足,造成人才“留不住”;现有全科医生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群众信任度有待提升,造成患者“下不去”。


分级诊疗政策导向之下,强基层成必由之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要大于等于65%。基层医疗需求广泛,现有基层医生迫切需要辅助诊疗工具,以提升诊治能力。


嘉兴市南湖区七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卢昌鸿,对健康界说起了他的故事。为振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嘉兴市南湖区在12家医院和52家卫生服务站里,都增建了标准化的中医馆。然而,医馆建成后却面临有药无医的局面。“好不容易招到一位正规毕业的中医师,还需要先规培2年。”卢昌鸿的焦虑在于,“等到她规培出来,再遇上结婚生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为社区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呢?”


无奈之下,卢昌鸿这样一个对电子设备从来不感兴趣的“老做派”,开始尝试使用微医的华佗中医云系统,没想到一用便停不下来。


“太好用了!”卢昌鸿颇感欣慰,“现在南湖区所有中医馆都已正式接入华佗中医云系统,辅助开方系统让基层中医师都能够踏实自信地开出中药处方。”


廖杰远还在会上透露,河南省邓州市市长在现场了解微医两款智能医生后,希望把邓州作为微医医疗AI的全面示范基地,让基层医疗机构全都用上微医智能医生。


市场抢夺 数据安全成焦点


作为当下最热闹的赛道之一,人工智能可以从技术端解决医疗的本质问题,提升医疗供给端的服务能力,解决供不应求的医疗窘状。


与互联网医疗从模式创新上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不同,人工智能直击核心问题,因此既是行业发展大势,亦是互联网医疗升级转型之重要路径。


据健康界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7月31日,我国涉及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共有140家,且大都处于初创阶段,整个行业呈现出年轻化、集中度低的态势。


相比之下,海外医疗AI企业正在抢滩中国市场。以IBM Watson为例。Watson已在中国21家医院落地,预计明年还将进入150家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但是,Watson更偏重肿瘤方面,场景应用范围较窄;且数据基于国外人群和人种,对中国患者的指导意义有一定限制;更面临本土化难题,并不一定适应国内医疗场景使用。


实际上,正在引进梅奥AI系统的惠每医疗集团也正面临类似问题。惠每医疗CEO罗如澍曾表示,在实践应用中发现,梅奥规则库中25%的药和检查在国内医院都不涉及。为此,惠每医疗集团正结合国内临床指南打磨产品,以便落地应用。


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是数据安全。健康医疗大数据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信息资产,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而对于医疗AI而言,核心即在数据。中国天然的人口数量造就了我国庞大而丰富的数据优势,保护数据安全和产权问题,是引进国外医疗AI产品时的不得不虑。


放眼国内市场,既坐拥大量数据,又聚焦应用场景的本土化医疗AI企业并不多见,微医的前瞻布局便显得十分珍贵。


在浙大睿医成立揭牌仪式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曾强调,“医学人工智能是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深层次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关系国家安全。建立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廖杰远对此深为认同,他说:“健康大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一定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 AI,这是产业基本的立足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首届国际智能医疗大会上,由浙江大学牵头,浙大附属5家医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10家医院,携手微医云,共同发起全国首个智能医疗行业联盟——医学人工智能联盟。


作为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微医表示将向全行业开放微医云的云计算和云存储能力,联合联盟成员以及更多的医疗机构、医生团队、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多向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智能医疗的发展,提升中国智能医疗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11月16日-30日为首届国家医疗标准执行竞技赛网络投票时间。


关注健康界微信(cnhealthcare),后台回复“标准赛”,获取投票专属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