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现代医院管理浪潮下 “管办”双方如何修炼内功?

2017-11-29 马晓蓓 健康界

摘要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新常态下,管办双方如何抓住机遇并付诸实践?听听大咖怎么说。

来源:健康界 作者:马晓蓓


“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在理清政府与医院之间的角色定位之后,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的转变成为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另一突破口,已有部分医院管理者嗅到了这一新常态下的机遇与导向,并付诸实践。


11月25日下午,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和健康界联合主办、阿斯利康特别支持的现代医院管理百人论坛上,与会嘉宾就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政府监管和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政府:全方位、多元化行业监管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上海市无疑走在全国前列。通过实施政府对医疗卫生管、办职能行使主体的规范分离,将政府卫生行政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经营管理职能分开。因此,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履行办医主体、出资人代表的职责,而上海市卫计委职责为医疗全行业管理。

如何强化对于医疗机构的监管职能呢?上海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吴宏做出了详细解读。一方面上海市卫计委通过建立综合监管制度,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质量安全监管,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产业管理机制。对于违法违纪案件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建立问责机制,并强化医疗服务的监管制度,完善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和退出的机制。同时,上海市卫计委对公立医院的床位规模、建设标准等方面进行管控。


“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政府主导、监督执法、行业自控的组织架构。”吴宏进一步介绍道,“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全行业医疗机构进行行业的监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区两级质控体系,出台质量控制标准,推动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依托医院协会、社会办医等相关协会,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督促医疗机构做好或者服从于政府监管。”


对于整合医疗质量的评估,吴宏还强调了依托大数据对于监管的重要性。“依托1000万以上的住院病例,用海量数据资源还原整个医疗服务的流程,我们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指数监测。”据吴宏介绍,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病种组合指数,计算出相应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产出比,并客观分析出相应病种采取的技术,以及所耗资源之间的关系,并形成相应的标准。此外,药品监管平台可以对于医疗机构内部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和分析,“通过大数据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行为,我们也可以进行相应地管理。”吴宏说。


谈及未来,吴宏认为应该改变“制度+人力”的现场监管模式,逐步向“制度+科技平台”转变。卫生行政部门需打造一支更加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管理队伍,覆盖从临床到管理,甚至是土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实现数据采集、分析、监控与督查一体化功能,才能履行更为有效的监管职能。


医院:重结构、多角度内涵建设


2015年8月,深圳市罗湖区将所有区属公立医疗机构(5家医院、23家社康中心)整合成唯一法人代表的一体化紧密型医院集团——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下称罗湖医院集团)。为践行去行政化、管办分开,罗湖区政府成立理事会与监事会,分别履行办医与监督职能。“什么叫去行政化?医院院长没有行政级别,最明显的标志是院长不是组织部任命的,而是由理事会任命。” 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天峰介绍道,而下属医院的院长和书记等管理团队的任命,由医院集团院长负责。

另一方面,罗湖医院集团内部建立了“三权制约”的组织结构。由临床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可以提请职工代表大会罢免院长,投票超过三分之二即可罢免院长。“如果院长被罢免,整个集团现任副职则自动辞职,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团结的氛围。” 张天峰补充道。


对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理解,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无锡二院)院长易利华曾多次在院内外强调,“公立医院已经进入成本时代”。“不仅院长会对各业务核心指标以及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就连各专科和职能部门,也都进行分析。”该院院长助理郝爱民现身说法,成本时代医院的业务收入并不是真正的收入,“我们应该尽快剥离非医疗的公共服务支出,并探索如何专注于医疗核心服务。”


为此,无锡二院将目标锁定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与技术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思想与流程。“以研究的眼光做医院管理”,无锡二院建立普仁创新工场,号召全院员工通过创新思维对日常工作进行总结。其中,“院长代表门诊常设制”“医院事业部制改革”“医院员工学习半小时、运动半小时”“出院患者住院费用床边结算新模式”等创新成果,屡获亚洲医院管理奖杯。


同样在“思变”的还有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助理王家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革新,令传递价值的工作将被取代,而临床药师在医院到底是创造价值还是传递价值?王家伟认为目前药师的工作是在创造价值,协助临床做好医院的合理与安全用药工作。


对于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王家伟用“欢欣鼓舞”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是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挑战的是药学保障体系:审方、调配、发药及指导用药、药物咨询、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王家伟认为,与药物治疗相关的售后服务是未来药学的蓝海,例如用药的追踪随访,消除患者用药疑虑,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与风险,收集用药的大数据,“大量的药师服务内容待深耕,不用担心药师未来没有工作。”


大咖激辩 这些考核到底合理不合理?


在论坛讨论环节,参会嘉宾就预约诊疗、慢病防控和社会资本等问题向讲者提问,而答案也颇有深意。

问题一:基层医院不存在患者就诊看不


回答一:有人说我们医院根本不需要预约诊疗,但这是一个观念的改变,其实预约诊疗可以节约人力资源。第二,如果医院把服务做好,将预约就诊的患者真正当成“上宾”,一传十十传百,医院的预约量就会增加。预约诊疗解决的是时间和服务问题,不只是病人多少的问题。


回答二:预约方式不一定全是微信、电脑,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有现场预约、电话预约,这些都可以解决,只要养成预约的习惯,永远做到预约优先。


回答三:江西省对三级医院,特别是人满为患的三级医院是强制执行预约诊疗制度,如果医院没有完成指标,省卫计委会想办法去改善。二级医院患者较少,预约诊疗率作为参考、引导性指标。


问题二: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20%-30%很难完成,如何解决?


回答一:慢病管理如果仅仅是末端防控,难度很大。关于药师做“售后”的问题挺重要,罗湖医院的一体化管理,提出家庭药师的概念,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人力资源成本,一个药师究竟能服务多少患者,有多大的覆盖面,都值得商榷。


回答二: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患者第三个挑战是用药安全,要求今后五年将用药相关的安全事件降低50%。目前,国家卫计委正准备出台患者安全行动提升计划,特别强调的问题就是用药安全的问题,而这不仅是临床药师的问题,更要将把用药安全知识渗入到社区科普教育中。


问题三:社会资本参与三级公立医院分院建设,监管层面允许吗?


回答一:这个问题是很多院长困惑的,一方面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同公立医院合作,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的权责明晰,如何分清?同时,在考核公立医院方面,如何分股份,确实存在疑惑。


回答二:公立医院和民营机构合作,牵涉到三个问题:一是人员的工资和其他待遇哪里来,二是品牌费如何评估,三是怎样进行品牌管理。公立医院和民营机构合作以后,财产和利润怎么分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种合作要慎重,无论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还是民营资本的营利性,很难协调一致,二者合拍困难重重。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11月16日-30日为首届国家医疗标准执行竞技赛网络投票时间。


关注健康界微信(cnhealthcare),后台回复“标准赛”,获取投票专属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