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利华眼中 2016年中国医改的四个忧

2016-01-07 易利华 健康界
摘要
2016年,可以说是中国医改的攻坚年、关键年、深水年。展望新年的中国医改,笔者有几点忧思,自感值得一表,与关注中国医改者共商。

来源:健康界 作者:易利华


2016年,中国医改将正式步入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阶段。由于公立医院体量大、服务广泛,决定了中国医改能否真正成功、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促进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一步。

2016年,可以说是中国医改的攻坚年、关键年、深水年。展望新年的中国医改,我有几点忧思,自感值得一表,与关注中国医改者共商:

第一忧:取消以药养医,能否让群众看病便宜与满意。
现在作为全国医改试点的江苏省,已率先在2015年10月实现了公立医院药品的零差率。然而,这一改革的决定性一步并未让群众体验到明显的看病便宜!因为药品价格的虚高与昂贵,并非在医院加成的15%这一环节中产生。况且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这一看似正常与普通的医疗服务的市场行为,对公立医院生存的影响严重性,远远超高领导者与专家们的预期。

在政府专项补贴增加减差20—30%、医疗服务价格上调增加减差40—60%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将可能会出现全面红字与亏损。一方面取消以药养医并未让群众看病便宜与满意;另一方面取消以药养医又可能让公立医院无法生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中国医改决策者们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残酷事实。
第二忧:三医改革不联动,公立医院深水区盲目游泳。
中国医改的办公室设在卫生行政部门,对公立医院具有领导权与指挥权。而对于设在人社部门的医保局,并没有指挥与决定权。对药品的流通与定价也几乎没有什么决定性作用。因此,医疗、医保、医药改革的同步推动,仅仅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

现实情况就是医保仍然按照自己的筹措资金情况决定自己的报销政策,根本不管公立医院改革不改革、变化不变化。各地医保政策与医改政策逆向行驶的情况大有人在。鼓励小病大养、鼓励向大医院集中、促使公立医院产生大量坏帐的现象很多。医药行业自已仍在虚高定价、不肯降低出厂价、药厂不肯释放给销量占中国医药巿场80-90%的医院一点微薄红利也是一个关键。其实,从社会系统发展看,公立医院无法生存,可以说医药行业也将无法生存。
第三忧:公立医院没有自主权,医护人员待遇下降。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能只停留在嘴上、纸上。要赋予医院适度的经常管理自主权。现在医改中,医院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得不到保障,反而有所倒退。医院几乎丧失了经营权、人事权、决策权、奖惩权。药品不能自己选择与谈判,设备也没有自主采购权,上级部门乐于管理这些并非属于他们职责、他们也并非精通与专业的医院具体经营事项。还乐此不彼,不肯将本身属于医院管理的权力归还给医院。

医院对于人才引进也没有自主权。高端与紧缺人才引进也要走公务员公招繁杂程序,丢失了许多医院急需的专业人才,成为缺撼。国际上,由于医务人员成长的晚熟性和职业的高风险性、工作连续性等特点决定了医生的待遇一般远高于公务员与教师等许多社会行业。然而,中国医护人员的待遇如果在医改中得不到落实,或者反而下降,最终受损和影响的还是病人利益与社会职能。
第四忧:中国医改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
现在各地医改的文件很多,一个省市一个年度可以出台一二十个配套文件。让公立医院感觉非常零乱、有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感受。中国医改应当充分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三年规划与目标。

每年几个目标与指标,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持续改革、不断完善、不断配套、不断前行。总之,中国医改要出实招、重实效,这样中国的医改才能接地气,才能释放正能量,才能让社会、群众、医院比较满意。江苏已经开始探索,希望2016年中国医改与江苏医改能看到春天!
作者:易利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点击下图 入驻众说




对接人脉、资源、资本

淘金80000亿医健商机

尽在“发现”

扫描二维码立即体验

健康界以“华语医疗智库”为愿景

| 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

广告合作:ad@hmkx.cn

市场/商务合作:bd@hmkx.cn

媒体合作:media@hmkx.cn

电话咨询:010-82736610-8877

轻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不一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