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加码”、卫生“接力”,持续擦亮金字招牌

冯定辉 海口网 2023-09-06


“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水平及面貌的最高标志之一,也是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重要荣誉。


近日,在海口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部署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增斌指出,做好巩文巩卫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自贸港核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的必然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决心,把巩文巩卫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以良好的城市形象持续提升海口影响力竞争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巩文巩卫,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2017年,海口成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之列,并于2021年通过第一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全国文明城市复牌。现如今,这两块“金字招牌”已成为海口市民的光荣和骄傲。要清楚的是,巩文巩卫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改善城市环境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及更多的期待,这是一份殊荣,也是一份责任。若想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就要杜绝被动、应付、突击、过关等惰性思维,党员、领导干部起到表率作用,将日常工作抓牢抓实,形成常态化长效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解决在一线,确保责任无缺失、管理无漏洞、巡查无死角、工作全覆盖的闭环“责任链”。


巩文巩卫,要众志成城,全民齐上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巩文巩卫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也是城市每位公民的责任与担当。不同于硬件设施,市民素质才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参与的广度及深度,能很大程度上决定“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上限。作为市民,我们应以巩文巩卫为契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身做起,提高个人文明素养,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从“旁观者”转变为城市“主人翁”。归根结底,巩文巩卫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而是共同让这座城市会变得更加美好。文明素养全面发展,幸福生活节节提高,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贡献力量,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巩文巩卫,要共建共享,成果惠及于民。巩文巩卫,每个人都是建设者、参与者,也是城市发展成果的共享者。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就是民生持续改善、幸福指数提升的过程:以完善交通网络为重点,加快交通体系设施建设,海口打通城市死角“断头路”,让群众出行畅通无阻;一手抓基本保障类业态,另一手抓品质提升类业态,海口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筑宜居宜业“幸福样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实现共享公平的重要体现,海口修建“口袋公园”,让更多群众体验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还有中小学生校内午餐午休全覆盖、建设“和美乡村”等,这都是巩文巩卫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直接体现。


文明是民生福祉的里子,卫生是城市面貌的底色。在海口新一轮的巩文巩卫中,要不断提升城市的含金量、竞争力、幸福指数等,才能推动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素养不断提高,让城市的“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交出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答卷。



封面图来源于海口日报资料图,图文无关

来源:海口网

作者:冯定辉

责任编辑:陈丽珠、林英

审核:梁其国

值班编委:卢海浪

监制:陈肖梅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