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在包头召开

太阳能光热联盟 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22-11-13


齐聚行业精英,共商“光热”盛事。12月8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太阳能光热联盟)和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主办,内蒙古旭宸能源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0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暨以太阳能为主的建筑供热技术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开幕。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何雅玲院士,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巡视员周宏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李德英教授,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志峰研究,国家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孙培军高级工程师,大会联合承办单位代表——内蒙古旭宸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岩等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行业代表相聚包头,共同探讨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未来。
 

大会主席张玉清

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先生主持。吴吟副理事长、何雅玲院士与王志峰教授作为开幕致辞嘉宾,高屋建瓴地就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对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概括。国际太阳能学会主席Klaus Vajen教授通过视频参加了会议。

吴吟副理事长

吴吟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讨论的可再生能源供热将对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他对内蒙古旭宸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全球首例大规模槽式集热供热系统给予了肯定和赞赏,“目前已经运行了5个供暖季,应该讲做得非常好,冷热监控系统搭配比较灵活,积累了很多的数据和经验,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其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特点,正是我们要建设现代能源体系的要求。”对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吴吟副理事长提出,第一,建筑节能要多方考虑,做到各方面达到节能标准,提高能源效率;第二,太阳能要与多种能源的融合;第三,多能互补还需智能控制,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能源经济上的最优;第四,就是经济高效、舒适便捷

何雅玲院士

何雅玲院士作为太阳能光热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先向大会的成功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新老朋友表示诚挚的问候!

她表示,据公开数据显示,建筑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比重的21%,其中,采暖和制冷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2%;2018年北方地区采暖碳排放强度平均为37.3kgCO₂/㎡。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耦合其他能源直接供热供暖是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上都可行的一种可再生能源采暖方式,是真正清洁的能源,与国家提出的“要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高度契合。可再生能源供热必将能够对“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何雅玲院士同时指出,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面对冬季刚性连续的供热需求,太阳能供热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集热、储热、供热系统优化和匹配控制,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也是技术推广的关键。目前,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正在积极和示范探索用于供热的储能方式,包括跨季节区域供热等。

为此,她在致辞中呼吁科研界、产业界、政府部门及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企业老总共同携手,打通产学研链条;在技术、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和迭代,激发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品的潜力;协同创新发展,从而提升太阳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保障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希望社会各界把握新形势下行业发展机遇,重塑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新业态,让太阳能应用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率、更多的应用功能、更低的使用成本、更高的全年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产业,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王志峰理事长

王志峰理事长表示:推进我国北方地区可再生能源采暖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需求,各地都在寻求适合当地区域情况的可再生能源供暖最佳方案。201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包头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解决群众清洁取暖问题,用好集中供热和气、电、光热等多种替代方式,减少散煤燃烧污染,保障群众温暖过冬。首届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之所以选择在包头召开,是源于包头市各级政府部门对可再生能源采暖的创新思维,先行先试和大力推动,建设了大规模太阳能集热供热系统,现已经运行了5个采暖季,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他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尤其太阳能供热原创性的技术目前比较少。总理在12月7日召开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要引导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来;注重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的共同交流、互相激励,科学家跟企业家的需求结合,找到方向,施以全力突破0到1。全球科技合作也是技术发展中需要关注的,在IEA,IRENA,ISES的框架下形成全球合作,快速降低成本。他表示,在供热技术的发展中,寻求政府的支持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新技术首台套的支持
 
张玉清副局长表示:今天首届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在包头开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可再生能源供热温区宽泛,完全零碳,可以为建筑以及工农业提供热能,应大力发展。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齐聚包头,线上线下全球互动探讨、交流各种科学技术问题,无疑将会对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的发展,成本的大幅降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可再生能源事业欣欣向荣!

在大会报告环节,周宏春研究员、李德英教授、孙培军高工分别从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清洁能源与清洁取暖、太阳能供热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及未来产业发展前景。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能源研究所所长张吉礼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太阳能发电与制冷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代彦军教授,原西藏科技厅能源研究示范中心主任赵斌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太阳能建筑与环境中心副主任王登甲教授也分别做了大会主旨报告。


本届大会为期两天,将进行34场口头报告,展示15个墙报,并将对旭宸能源建设运行的7万余平米槽式聚光集热供热系统进行参观。其中,丹麦科技大学终身教授樊建华以及瑞典和奥地利等国际知名学者专家还将围绕工业过程中的太阳热能前景与挑战,欧洲太阳能集中供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用于区域供热和工业供热的太阳能集中器和平板太阳能热板等议题在线演讲。更多大会报告,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只有站在更高的山峰之上,才能看清未来的路在哪里,能源发展亦是如此。耕耘不辍,终待花开。相信与会的行业专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老师和研究生们、国内主要光热企业代表通过两天会议研讨与现场参观交流,定将新形势下,把握随着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市场发展,利用跨界思维和延展视野转化为产业新的增长点。


精彩回顾

▲ 12月9日,全球首个大规模槽式聚光集热供热系统开放参观▲ 灼灼其华,日出东方加入太阳能光热联盟 壮大产业生态圈,龙光天旭加入太阳能光热联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