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发电分会演讲嘉宾阵容|第十八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
开幕主持人:杜凤丽秘书长
致辞嘉宾:苏铁熊教授
中北大学副校长、教授
致辞嘉宾:王志峰研究员
主持人:梁君飞教授
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肖刚教授
报告内容简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光伏、风电等)规模的持续增长,亟需开发低成本的可再生电源调峰技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发展耦合热化学储热的太阳能高温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是解决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调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金属氧化物的高温热化学储能技术的储热温度可达800℃以上,与太阳能高温布雷顿循环热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适配性。布雷顿循环的运行温度高、调峰速度快、综合效率高,可以响应波动性电源对灵活性调节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张灿灿教授
专家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入选北京工业大学高端人才队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35篇,授权专利10余项,起草及参与国家标准2项,参与团体行业标准3项,Energy Storage and Saving (ENSS)、Carbon Neutrality 国际期刊青年编委,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宝钢教育奖。
报告题目:线性菲涅尔聚光集热系统光热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
线性菲涅尔式聚光集热系统因其具有着结构简单、成本低、风阻小、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建立线性菲涅尔聚光集热系统光热流固耦合模型,以带有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的线性菲涅尔集热器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进口温度、流速、入射光角度工况下,集热管的表面能流密度分布、温度分布、热形变等热力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DNI为1000 W/m²,集热器表面平均能流密度随着入射光角度的降低而下降,能流密度的均匀度随入射光角度的降低而下降。集热效率随着进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流速对于集热效率的影响较小。在本文所模拟的工况内,入射光角度为90°,进口温度523.15k,集热效率最高,为71.26%。入口温度、流速、入射光角度均会对集热管挠度产生影响,所模拟工况内,最大挠度3.18mm。
李正农教授
专家简介
博士,湖南大学教授,博导。“自然灾害学报”副主编,“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3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7个国家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结构抗震、抗风、抗风沙、风资源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参与6项,主持其他国家级及重大工程项目8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200余篇论文,其中被EI、SCI收录130余篇次。
报告题目:基于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定日镜场风压分析
近年来,课题组通过风洞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技术手段对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抗风问题开展了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特别是针对定日镜镜场规模巨大,风洞实验难以满足实际实际需求的问题,应用超级计算机对于大规模定日镜场的风压分布进行分析,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贾国斌工程师
专家简介
中级工程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反应堆物理部,参与过研究所内熔盐堆,超高温熔盐储能,单罐岩石填充床储能项目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于系统分析方面的工作。
报告题目:氯盐储能耦合氦氙布雷顿循环、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以及联合循环的比较分析
黄越辉教授级高工
专家简介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期从事新能源并网调度运行技术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企业级项目12项。主持研发了“D5000新能源监测与调度”、“新能源生产模拟系统(REPS)”,并推广应用至28个省级及以上电网。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编写国家/行业标准7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5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2人。
报告题目:含光热发电的新能源生产模拟技术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光热发电具有一定储存能力,对大型新能源基地构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针对光热发电的运行特性,从电力系统运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光热发电并网技术要求,建立了不同类型光热发电的运行模拟模型,以及含光热发电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模型;基于建立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容量规模、不同储热时长光热发电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以期为光热发电的规划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杜凤丽秘书长
专家简介
硕士,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委会秘书长。自2006年起从事太阳能热发电相关工作,曾担任中科院电工所-皇明太阳能联合实验室主任助理、湖北省黄冈市发改委副主任(挂职)、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竞聘选举)等职。积极组织开展政府决策支撑服务、建言献策、光热行业交流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宣传等工作。翻译了全球首个《欧盟太阳能热发电路线图》(2009)及《IEA太阳能热发电路线图》(2014)等技术资料;主编了国内首个《中国太阳能热发电投资分析报告》(2011),每年组织编写《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蓝皮书》;曾参与ADB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开发援助等国内外多个光热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报告题目:我国太阳能热发电发展现状
报告内容简介
太阳能热发电配置长周期、高安全储热系统,能够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国家相关文件明确:发挥太阳能热发电储能调节能力和系统支撑能力,建设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推动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基地一体化建设运行,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可靠性。报告对太阳能热发电市场发展情况、并网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的运行情况、产业链、国家科技研发项目、光热电站投资成本,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以及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主持人:雷广平副教授
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
代彦军教授
专家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动力与能源工程系主任、教育部太阳能发电与制冷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能源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将太阳能转换利用与热泵空调理论相结合,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成果曾获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完成“太阳能集热与工业应用”12.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加坡CREATE计划-城市废弃物能量回收转化项目等,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著有《太阳能制冷》、《太阳能空调工程与实践》, 2014-2021连续八年入选Elsevier能源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太阳能光热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Solar Energy》《太阳能学报》等多份国内外专业期刊副主编和编委等。
报告题目:太阳能辅助垃圾气化联产技术与应用
报告内容简介
利用太阳能处置生活垃圾和农林固废,实现绿色燃气、电力和热力供应,采用太阳能聚光集热方法,解决太阳能/自热耦合固废合成气转换热值增益机理及能量高效利用问题。通过太阳能固废气化能量转化、高效太阳能吸收—反应器设计、太阳能聚光集热与反应器匹配特性、系统集成与间歇性管理等基础问题的研究,旨在发挥太阳能与自热固废气化结合的协同效应,建立一种高效且稳定的太阳能固废气化合成气转化及综合应用方法。为拓展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化学方法的使用场景,发展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高温固废能源转化实现燃气、电力和热力供应方法奠定基础。
赵力教授
专家简介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分委会理事。赵力教授长期致力于解决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尤其涉及到以非共沸混合工质和有机朗肯循环为核心的分布式多联供系统,围绕工质优选、热力过程增效减熵和实际热力循环构建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原创的热力循环三维构建方法。报告题目:中低温热能驱动的热力循环中非共沸工质的主动分离
洪慧研究员
专家简介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博导,中科院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多能互补能量转换与系统优化研究。现任IEEE 中国区技术委员会碳中和分委会常委理事、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内外率先提出太阳能与甲醇裂解互补发电、太阳能与天然气化学循环重整制氢等方法,揭示了中温太阳能发电能力提升与燃料化学能作功能力损失降低相互作用机制,自主研发了光伏光热化学互补发电原理样机,发展了多能互补与CO2捕集协同和太阳能全光谱梯级利用技术研究。培养博士生荣获中科院优秀百篇论文、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学生等奖励。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翎雁奖等奖励。报告题目:槽式聚光太阳能驱动天然气化学循环制合成气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太阳能热化学制氢是太阳能利用领域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主要围绕高温聚光太阳能驱动天然气重整制氢能效低、反应器辐射热损失关键问题,开展了槽式聚光太阳能与天然气基化学循环制互补制氢方法与实验研究。设计研制了10kWth槽式聚光太阳能驱动甲烷-氧化镍化学循环制氢实验装置,实验研究发现,当太阳辐照为920 W/m²左右时,甲烷最佳转化率可达91.74%,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效率51%~59%,实验建立了聚光太阳能与甲烷镍基化学循环制氢还原反应动力学方程,阐释了太阳直射辐照强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特性规律。构建了镍基复合表面晶格结构模型,揭示了化学循环能够降低甲烷制氢温度微观反应机制。该研究为发展太阳能热化学互补制氢技术提供了科学与实验依据。
唐忠锋研究员
专家简介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材料化学与能源高效存储转换。主要从事核能、太阳能、储能等能源领域的高端装置研制和工程应用开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200篇,申请发明专利48件,授权发明专利16件,以第一申请人申请行业标准2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课题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积极参加学会工作,目前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专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中国核学会委员等。
报告题目:高温熔盐的设计、传蓄热特性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吴玉庭研究员
专家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入选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工业大学京华人才、服务北京创新人才等,兼任中国无机盐协会熔盐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传热蓄热、压缩机/膨胀机、热泵制冷与有机朗肯循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内的十多项项国家和北京市重点项目的研究,项目总经费超过5000万元。先后发表SCI期刊论文17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5项,实现专利转让2600万元。报告题目:双碳愿景下熔盐长时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及研发进展
刘汉涛教授
专家简介
山西能源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1975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南京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山东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中北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人才团队负责人、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委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热发电专委会委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等的多项教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10余项。国内外多个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学术委员会委员。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指导教师,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一流专业主要负责人,山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山西省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荣获山西省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
报告题目:二维超薄材料与熔盐复合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增强机制
靳开元副教授
专家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2015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2019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与航天工程系,并留校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UCLA Schauerman讲席教授Timothy Fisher团队开展博士后工作。在美留学期间,曾参与和协助管理多项美国能源部与加州能源委员会资助的科研项目,作为核心科研人员对多项新型热储能与热发电技术开展基础研究与系统示范。2022年9月入职华中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包括:储热材料热物性改进、储热材料高温抗腐蚀技术、大温差换热器设计与优化等。在权威期刊包括Applied Energy,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发表论文13篇,并担任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Corrosion Science等期刊审稿人。报告题目:温单质硫热储能技术研究
报告内容简介发展高温热储能技术将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是支撑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研究方向。相比硝酸基熔盐等商用储热材料,单质硫拥有高温稳定、熔点低、成本低等明显优势,是新型的高温热储能材料。基于单质硫的储热系统有望与高效热发电系统如超临界火电等耦合,成为电网规模的低成本储能核心。本次报告将围绕高温硫热储能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介绍,分享报告人针对该技术方向上的储热材料、设备和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讨论该技术在未来规模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物性调控、腐蚀控制等方面亟需解决的技术挑战。
会议注册
会议住宿
会议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