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讲“可作一面镜子”,是指的哪位古代清官?

张传勇 秘书工作 2021-07-23




全文字数:3400 字

预计阅读时间:9 分钟




2014年3月18日,在河南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兰考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张伯行,并引用他写的《却赠檄文》,教育干部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详情>>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这是清代中后期以来广为人知的张伯行《却赠檄文》(又称《禁止馈送檄》)。清人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徐珂所辑《清稗类钞》等,均有记载。该文原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春张伯行任江苏巡抚时颁布的《禁止馈献谕江苏等七府一州示》,其中说:

照得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存心爱物,吏治之本原。迩来习俗移人,廉隅日刓。刮民财以肥己,疾苦罔闻;敲民髓以媚人,逢迎绝巧。其驭下惟货贿是视,斯奉上以献款为能。就令盈万盈千,止图此身温饱。谁知一铢一黍,尽属百姓脂膏。亦思宽一分,民受一分之赐,期于自尽吾心;若使爱一文,身受一文之污,何以无惭衾影!本都院冰蘖夙盟,各司道激扬同志,务期苞苴永杜,庶几风化日隆。……虽曰交际之情,于礼不废,试思仪文之具,此物何来?


苏州乃繁华之地,也是习俗侈靡之区。官场错综复杂,贿送积习已深,每逢节庆迁转等事,属官都以交际为名,对上司有所馈献。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伯行任江苏按察使,按俗例应向督抚奉送贽仪,约合白银四千两。张伯行说:“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就把老家所产价值数十金的扇帕等土物分别馈送督抚,督抚嫌礼物太轻,没有接受。张伯行以江苏巡抚身份重返苏州,适逢噶礼升任两江总督,噶礼嗜贪,“属官以馈送之多寡为优劣”,在此背景下,张伯行颁布禁止馈送示谕。

两相比较,檄文更显凝练、通俗易懂。陈康琪《郎潜纪闻二笔》即称檄文“质确如古谣词”。从张伯行之子张师栻、张师载所辑《张清恪公年谱》,以及乾隆间陆燿《切问斋文集》等文献看,张伯行颁布示谕到基本固定为檄文,中间有一个调整、变化的过程。檄文应是后人的再创作,但更好地凸显了张伯行的文意。

檄文字数虽少,揭示的却是大道理:为官者应注重“小节”,一丝一毫,数量虽少,但事关清廉这一大是大非问题。“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足令为官者警醒,可以奉为金绳铁矩,居官之箴。张伯行发布示谕,并非做样子给人看。他说到做到,为官数十载,始终清正如一。

张伯行的清廉是出了名的,康熙称其“天下之人无不尽知,允称廉吏”。清朝实行“养廉银”制度之前,地方官员俸禄所得微薄,若居官清廉,不接受馈送,只能安于清贫。有“天下廉吏第一”之誉的于成龙任两江总督两年余,日食粥糜青菜,长年不知肉味,人称“于青菜”;以清廉著称的汤斌,任职江苏巡抚期间,每顿饭仅吃粗粮豆羹,民间呼为“豆腐汤”。清廉之官,大抵如此。张伯行出身富裕家庭,吃穿用度,甚至研麦的磨石、拉磨的牛,都是从老家河南仪封县运送过来。因此,有人说张伯行的清官比较容易做,不如汤斌等人的艰苦卓绝。实则张伯行从未贪图享受,始终生活朴素,正如他在奏疏中所言,“臣虽历官巡抚,而服食、起居未脱寒酸故态”。他在苏州巡抚任上严禁奢华,率先垂范,“家人悉布衣,署中供给不过腐菜脱粟(粗粮)而已”。虽然家中富裕,但每年的花销,仍使“家资因以匮”。尽管如此,张伯行坚持不以官谋利。在福建、江苏两地巡抚任上,本可依例利用家丁冒领饷银,但他没有这样做。琉球使者到福建,按惯例馈送土物,张伯行却之不受,并且命令属员一体遵行。

清官不扰民。张伯行上任福建巡抚,按旧例,衙署的陈设用具由当地商户(行户)置备,张伯行下令撤除,如数奉还,只留下前任巡抚不用的旧物。有了之前的经验,张伯行赴任江苏巡抚时,事先下令禁止向商户科派。等他进入衙署,见到四壁萧然,才放下心来。康熙间金埴《不下带编》记述说,张伯行禁止向民间借办一几一榻,虽屡乏所需,而安之若素。他最重要的一位幕僚有一坐具(胡床),宾客多了,幕僚就得让出来,有时站立一天不得座,最后幕僚辞他而去。

任职苏州巡抚时,无锡县依照惯例送惠泉水至衙署,张伯行一开始不知所以,也就照旧收下,后来得知这是动用民力派送,遂拒绝接受。当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张伯行与噶礼互相参劾,被解职听审之时,士民纷纷前来,他们大概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不会接受礼品,因此“具果蔬以献”。张伯行坚辞不受。百姓们跪哭道:“公现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张伯行为安慰百姓,仅收下一块豆腐、一把青菜。“止饮江南一杯水”是江南百姓对张伯行为官清廉的称赞,传为美谈。

张伯行清正自持,有时在官场受到排挤,施政受阻。任江苏按察使未久,即萌生退意。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康熙南巡至苏州,谕令督抚举荐贤能。张伯行虽已闻名朝野,但没有出现在保举名单中。等到升任江苏巡抚,张伯行示谕禁止馈送,引起同城总督噶礼的不满。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意见相左,使得二人关系日益恶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张伯行借科场舞弊案疏劾噶礼卖官卖法、贪残横暴,噶礼则捏造所谓七大罪状“讦告”张伯行,酿成轰动朝野的督抚互参案。康熙两次派钦差审理,钦差惮于噶礼的权势,审案结果都是保噶抑张,对张伯行拟议革职。此案虽以张伯行留任告终,但此后张伯行的施政处处受到掣肘、多方为难。正如后人所论,张伯行自首任苏州,即屡屡因守正而忤逆上官;在福建、江苏巡抚任上,“持是非与同列争,几蹈不测”。但在数经困顿与危难之后,“其行益以完,而其所守者卒未尝变”。

张伯行之所以能在宦途中数陷困境而安然无恙,也因为康熙对于廉吏的有意保全。康熙大力扶植清官,涌现出一批洁己爱民、政绩卓著的廉吏。故而人称,康熙一朝,清官最多。这是张伯行成为清官的时代背景。张伯行以中书科中书补济宁道,再迁江苏臬司,继而擢任福建巡抚,总共仅四年时间,这一罕见的超擢,实因其羔羊素丝之节。康熙在苏州亲自提拔张伯行出任福建巡抚,面谕督抚等人:“今朕自保举他。将来做官好,天下以朕为明君;他将来有贪赃坏法之事,天下笑朕不识人。”并赐予张伯行“廉惠宣猷”匾额,宣猷意为作则,是说张伯行乃是清廉仁惠的榜样。

张伯行移抚江苏,亦蕴含康熙以廉制贪的良苦用心。张伯行陷于困厄,康熙亦加意保全。康熙亲自干预督抚互参案,最终让张伯行留任,将噶礼革职。康熙谕云:“噶礼操守,朕不能信。若无张伯行,江南必受其朘削且半矣……尔等皆能体朕保全廉吏之心,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蒙升平之福矣。”张伯行在给雍正的遗疏中也说,“臣赋性迂直,不能协和同官,屡干吏议,蒙圣祖仁皇帝曲赐保全”。可见,没有康熙的扶植,张伯行的宦途将是寸步难行。张伯行深知此点,为报康熙的知遇之恩,他只有更加清廉为民。

经过督抚互参案,张伯行虽留任原职,但也尝尽万般滋味,常处于惶恐的状态,已难以胜任其职,康熙将其调到京城任职。先入南书房,后任职仓场侍郎、户部郎中等职,仕途归于平淡。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张伯行再被擢拔,升为礼部尚书。

从其本心来讲,张伯行更希望过一种学者生活,而非从政为官。张伯行自幼聪明好学,接受了儒学的严格教育。他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中举,四年后得中殿试三甲八十名,赐同进士出身。随后历任内阁中书等职务,有三年左右的时间在京。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入京候补中书后,返回老家,此时他已对功名失去兴趣,“欲退而修明先儒之书,引掖后进以垂正学于来世”。这一年他已47岁。如果不是因为他为人正直、治河有方,就不会被河道总督张鹏翮疏荐治河,从而被推上政治舞台,走上清官之路。张伯行曾以经验不足、有病在身为由拒绝,但未获批准。后来,在康熙亲自破格提拔下,他步步升迁,终成一代廉吏。

张伯行的另一个重要身份也不应忽视,他是理学名臣,在勤政之余,孜孜求学,穷究程朱之学说,并躬身倡导,为儒林所推重。雍正亦赐“礼乐名臣”榜。张伯行成为一代清官,与他崇信理学、洁己自律分不开,他曾说“若受人一钱,不惟不忠,且不孝”。

张伯行生于顺治八年(1651年),卒于雍正三年(1725年)。赐太子太保,谥号“清恪”。清恪之意为居官清廉、恪尽职守,这是对张伯行一生精确的概括。乾隆初年尚书任兰枝为《张清恪公年谱》作序,称康熙末年,廉洁正直的公卿,以张伯行最有名气,也是公允之论。唯其如此,光绪四年(1878年),张伯行获得从祀文庙之殊遇。有清一代,以名臣从祀孔庙者,仅有张伯行与汤斌、陆陇其三人而已。

(作者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推荐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人当谦虚谨慎时,讲了谁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文艺工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为什么引用他的名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位古人的佳句,他有什么特别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党员干部的这句古诗,说的哪位名臣?



来源:《秘书工作》2020年第7期
责任编辑:李梦雪
编辑:李恒建
设计制作:吴贺妍
投稿信箱:bjb@msgz.sin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