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悟思想伟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梁颖达 秘书工作 2023-04-16



全文字数:3600 字

预计阅读时间:9  分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分量之重,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凸显了党中央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擘画。

新时代十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迈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强化高水平科技供给。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全球化运营,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遨游太空,“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奋斗者”号实现万米载人深潜。
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国产大飞机稳步迈向航空市场,全套自主技术体系的高铁纵横驰骋,特高压输电工程跨越千山万水,先进核能技术领跑世界。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新型显示、先进储能等产业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十。
统筹发展和安全,科技创新有力支撑社会民生。疫苗、药物、检测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在科技抗疫中大显身手,并与国际社会共享。深海油气、页岩气等勘探技术取得新进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达到95%以上,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新产品新场景不断涌现。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新技术新模式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十年探索和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踏上新征程,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指引科技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科技创新根本性、长远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论述,提出了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系统科技观,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重要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深刻阐明科技创新在我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到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用一整章进行部署。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以其宽广的历史胸襟和深邃的战略眼光,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作出的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代性、战略性重大意义,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更加凸显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从全局和长远对我国科技创新进行系统谋划。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着力”,即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到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提出的战略思想,深刻体现出对科技创新全面谋划和整体布局的战略眼光。
树立科技创新的鲜明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厚植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中又强调要“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生动写照,体现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闪耀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着眼“两个大局”,深刻论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和要求。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到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些重大论断表明,我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把科技创新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准确理解和把握科技创新的新摆位新部署新要求,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的充分体现。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技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强化统筹谋划和整体布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力、战斗力。
打造“顶层设计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体系化能力。坚持“四个面向”,加强顶层设计,补短板、建长板、强能力、成体系。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围绕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在力量构建、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夯实基础。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体系化创新能力。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科技战略咨询,发挥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国家科技高端智库和战略科学家决策支撑作用。
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增强提出和解决原创性科学问题的能力。强化目标导向,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的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聚焦重大科技前沿领域,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持续供给能力。鼓励自由探索,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孕育科学突破。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自立自强,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完善战略人才力量培养发现机制,在重大科技攻关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引进制度,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以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国际合作基础,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作者系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

中国共产党奋进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感悟新时代伟大成就,凝聚新征程奋进力量

天津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力军:党办要学在前头、干在前列

陕西省委常委、秘书长李春临:弘扬延安精神  彰显党办担当

福建省委常委、秘书长吴偕林:奋力开创“三服务”工作新局面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雷东生:忠诚捍卫“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辽宁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成中:高质量做好新时代“三服务”工作

江西省委常委、秘书长史文斌:扎实推动“三服务”工作作示范、勇争先


2023年《秘书工作》在线订阅▼更多合订本欢迎选购来源:《秘书工作》2023年第1期责任编辑:王泽阳编辑:李宇清
设计制作:胡小慧投稿信箱:bjb@msgz.sina.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