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百年的纪念 | 第一次世界大战华人劳工纪念馆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有方空间(youfang502),已获授权。
△ 俯瞰纪念馆与环境关系 摄影:姚力
项目地点 山东省威海市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威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2335平方米
竣工时间 2017年
撰撰文文 李立
20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终战100周年纪念日。百年前,一场残酷的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其时中国国力孱弱,但为了争取国家权益和国际地位,北洋政府采取“以工代兵”模式、向欧洲战场派出了14万劳工参战,当年华工招募的主要集结地和训练出发港是山东威海。
△ 大海边的“十字架” 摄影:姚力
△ 指向大海的通道 摄影:姚力
我第一次到访威海是2011年的事情。那一年,费孝通江村纪念馆获得了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的金奖,之后不久,时任威海市园林局长的郑跃文同志辗转联系到我,邀我来威海设计一战华工纪念馆。那时,我才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派遣劳工的方式与中国以及威海关联在一起。此前,我对威海城市历史的了解仅限于甲午海战以及彭一刚先生为之设计的那座著名建筑,未料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桩重要事件都与同一座城市有关。
△ 把观众送往大海的通道 摄影:姚力
△ “十字路口” 摄影:姚力
后来,我和学生如约来到威海的场地考察,那是一处海边的公园,业主起初推荐的是公园内一块平整的场地,我从事件本身考虑,认为平坦之处虽然利于建馆,但与华工出海的事件难以关联。公园北面有一处石崖,虽临海,但场地狭促并不适合建馆,而且从那里眺望威海城市沿海的天际线,已经密布各式建筑,实在不适合再有多余的建筑物了。
一筹莫展之际,我只能随学生们下到海边的礁石滩上漫无目的地游览。就在不经意间,石崖面海的岩壁上一处被杂草掩盖的豁口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好奇地跑到这个豁口里,转身一看,眼前竟是一片海空澄明的景象,刘公岛静静地矗立在远方。最初的设计概念就在那一刻定格了!我希望人们来到这个点,看到这幅一百年来不曾改变的风景。
△ 岩壁上的豁口 摄影:苏恒
△ 从岩壁豁口回望大海 摄影:苏恒
于是,设想从石崖上方沿着豁口劈开一条通道,把人直接送往海边,同时构成一个地下展馆的进入路径,并结合主入口的放大形成一个方形的驻留空间,地面之上空无一物,只留下一个十字形的采光缝。
△ 落日映照的纪念馆 摄影:姚力
△ 纪念馆的入口空间 摄影:姚力
△ 光的十字 摄影:姚力
△ 作为主入口的甲字型空间 摄影:杨天周
△ 入口空间仰视 摄影:杨天周
纪念性建筑很难回避意义的表达,但我仍希望一切手段能契合本体。十字形的裂缝可以理解为近代中国所处的十字路口,如果认为是十字架亦无不可,一个西方形式覆盖下的主入口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甲字型空间,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对那场战争的理解。
△ 雪的十字 摄影:姚力
△ V型光井 摄影:杨天周
△ 空间转折处的自然光线引入 摄影:杨天周
△ 纪念馆内部的转折空间 摄影:杨天周
△ 望向内庭院 摄影:杨天周
方案形成后并没有很快付诸建造,但幸运的是在等待两年之后,山东省启动了与德国能源署合作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项目,这个建筑被选为示范工程得以实施。
△ 总平面图 ©TJAD
△ 平面图 ©TJAD
△ 剖面图 ©TJAD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华人劳工纪念馆
项目地点:山东省威海市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威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创建筑师:李立
设计团队:苏恒,王文胜,叶雯,周峻,藏春光,苏健,高山,耿耀明(结构),李玉梅(暖通),毕鹏力(给排水),梁桂宁(电气)
业主:威海市园林局
用地面积:8260平方米
建筑面积:2335平方米
竣工时间:2017年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摄影师:姚力,杨天周
撰文: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