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吾国没有马斯克 写在《BANK 4.0》掩卷之际

贸易金融 2020-09-03

以下文章来源于Fintech的八宝粥 ,作者Fintech的八宝粥

来源:Fintech的八宝粥


主题不是马斯克,是《BANK 4.0》


写在前面的吊诡


2019年春,《BANK 4.0》火遍金融圈。


封皮上“金融常在,银行不在”仿佛末世魔咒,你我都能念叨几句。


请问《BANK 4.0》第一章的标题呢?《BANK 4.0》的第一句话呢?能答者寥寥。


《BANK 4.0》第一章名叫“回到第一性原理”。第一句写到“银行业务并不像火箭科学般高深,但事实证明,火箭科学可能是描述未来银行的最佳比喻”。

2020年5月31日凌晨, SpaceX载人龙飞船成功发射。这是埃隆·马斯克人生的又一次高光时刻,瞬间刷屏网络。


金融和Fintech圈转发之人众多,却鲜有人从行业联系到马斯克的第一性信念以及他的火箭。

那可是《BANK4.0》的开宗明义。

吊诡乎?

打住打住,唯有重读《BANK 4.0》。书归正传。

1870年,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描述了电力潜艇。85年后,美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

1888年,英国服装业发行能进行短期赊借行为的所谓信用卡。62年后,第一张信用卡出现。

星际大航海的时代何时来临,无人知晓。

SpaceX前,冲向太空的那个人

1945年5月2日清晨,希特勒自杀后两天,奥地利。

零星的枪声响在薄雾笼罩战乱后的街巷。

德国人马格斯·冯·布劳恩(Magnus von Braun)走向美国第44步兵师一位二等兵,用蹩脚的英语说:“我是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的弟弟,我哥哥发明了V2火箭,我们要投降!”

很快,沃纳·冯·布劳恩和126名V2导弹核心成员被遣送到美国。

从此,布劳恩开始为美国效力,时年33岁。

1934年,22岁的布劳恩,从柏林洪堡大学毕业,他仅用4年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成为德国机密文件,直到1960年才解密。2007年,这份长达166页的论文手稿,以33000美元的价格在纽约拍卖成交。

毕业后,布劳恩在佩内明德火箭试验基地任技术部主任,领导设计A4火箭,也就是后来的V2导弹,期间两次获得希特勒召见。

布劳恩为纳粹工作了11年,成为其饱受争议的人生污点。

到美国的最初几年,布劳恩帮美军研制红石、丘比特火箭,以及潘兴导弹等。红石火箭后来发展为美军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10年内将送人上月球。布劳恩被任命为总统科学顾问,负责阿波罗项目并主持设计土星运载火箭。1969年,土星5号重型火箭将阿波罗11号飞船送上月球,完成人类首次登月壮举。

阿波罗后的50年,商业火箭的成本已经降低了一半。但是太空产业的核心技术,仍以布劳恩当年设计的V2火箭为基础演化发展。

中美苏发射的火箭和载人航天器,仍未突破70年代的水平。火箭依然靠着化学燃料,一如数百年来璀璨的烟花。

载人航天器最快时速,是1969年阿波罗10号的3.9万千米。而阿波罗10号环绕的月球,人类已近半个世纪未能到访。

1972年12月7日,距离地球四万五千公里外,阿波罗17号上的宇航员,举起了哈苏。

宇宙澄清,万籁寂静,地球如一颗蓝色的琉璃。这张照片配上张小龙的背影,就是微信的开屏画面。

此后漫长的48年内,总计500多名宇航员冲出大气层,但活动空间仅限于紧贴地球薄薄的一层太空。

从德国原始的V2火箭,到人类登月只用了不到30年。上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有生之年可以火星旅游。

4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只能在微信的开屏画面,向往着浩瀚的太空。

直到……

马斯克SpaceX的传奇

阿波罗17号发射的前一年,一个名叫埃隆·马斯克的婴儿在南非诞生。

今日,他的故事已成传奇。

马斯克曾是个怕黑的小男孩。但当他明白,所谓黑暗只是缺乏400到700纳米波长的可见光光子时,他忽然觉得,因为缺乏光子而感到害怕,实在愚蠢,从此再未畏惧黑夜。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笃信者的逻辑:从上帝的视角、物理的眼光看世界,一层层拨开表象,只看本质,然后从本质一层层走向新世界。

12岁的马斯克成功设计出一款名为“Blastar”的太空游戏,并以500美元的价格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1992年,马斯克转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学,在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又留校一年拿到了物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24岁的马斯克进入斯坦福攻读材料科学和应用物理博士。

入学后第2天,马斯克决定离开创业。

1995年至2002年,马斯克先后创办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2”、电子支付“X.com”。2000年,X.com同Confinity合并,2001年正式合并入为 “PayPal”。

2003年10月淘宝网首次推出支付宝服务。坦白地说,支付宝之初是一个山寨的“PayPal”。

1999年康柏以3 .7亿美元现金和3400万美元股票收购Zip2,28岁的马斯克获利2200万美元。

2002年10月,PayPal被当时全球最大的电商eBay以15亿美元全资收购,马斯克以11.7%股权成为PayPal最大股东。

之后,马斯克由于在公司内部斗争中失败被逐出PayPal。 提笔至此,想起苹果的乔帮主也曾在公司内斗中被扫地出门,二位科技精英的性格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跑题了。

之后,2002年马斯克成立SpaceX,2004年投资特斯拉。

2011年马斯克坦言,将所有的未来赌在火箭和电动车上很冒险。但他话锋一转,不过不如此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险,因为不投入成功的希望将为零。

说什么呢?酷吧。

童年时,在看完《银河系漫游指南》后,马斯克认定互联网、清洁能源、太空探索是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三个领域。

而立之年,已负盛名的他发现硅谷和华尔街的精英们,讨论的是互联网、金融海啸和维多利亚名模,无人向星空投去野性的目光。

曾激励万千人心的阿波罗登月和星球大战,忽然遥远得就像前尘旧梦。

一切让他郁郁难欢。

早在200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火星生命基金会,希望唤醒人们远征星空的野心。

基金会有一计划名曰“火星绿洲”。根据计划,需买一枚火箭,将一个机械温室发射到火星上去。机械温室将采集火星岩屑或土壤,培育植物,这样就能在火星上产生第一口氧气。

马斯克计划投入2000至3000万美元完成这一计划。然而仅发射一项,就可能超出预算。

于是,30岁的马斯克前往俄罗斯,决定搞几枚老旧洲际弹道导弹,用作运载火箭。

2001年深秋,马斯克飞往莫斯科。

此后4个月内,他们奔波于莫斯科街巷,在间谍和掮客引荐下,会见不同势力。

按照俄罗斯习俗,会见多安排在中午11点。从冷战时代走来的俄罗斯大佬们,在办公室先享用三明治和香肠,然后是咖啡、雪茄和伏特加,然后是漫不经心地闲扯。

马斯克焦虑难安,大佬们浑不在意。当办公桌清空,他们似笑非笑地问马斯克:你要买什么来着?

类似会面重复上演。在战斗民族的火箭专家眼中,马斯克不过一个美利坚的无知朋克青年。

最后一次会面,宾主牛饮伏特加后,马斯克借酒意询问导弹价格,对方答每枚800万美元。马斯克还价800万两枚。现场人哄笑,有人说“小伙子别闹了,你有那么多钱么?”

会面结束后的夜晚,马斯克直接叫车前往机场。

那已是2002年的初冬,莫斯科街头飘起了雪花,车窗外路人匆匆。

灰色苍穹之外星空浩渺,眼前的世界唯余一张张冰冷的面庞。

登机后,马斯克埋头打字。

过了一会,他转身对着同行的伙伴,亮出笔记本屏幕上的表格,然后说“兄弟们,我觉得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

4个月后, SpaceX在洛杉矶郊区一间旧仓库成立。

此后18年间,SpaceX成功发射火箭48次,获得了NASA累计百亿美元订单,并在2017年实现回收火箭再发射,将航天成本缩减至原来的20%。

2020年5月30日,美国宇航员道格拉斯·赫尔利和罗伯特·本肯搭乘SpaceX载人“龙”飞船,由“猎鹰9”火箭升入太空。

至此,SpaceX成为地球上第四个具备载人发射能力的实体。前三个是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只有SpaceX,是私人公司。

上图:中美苏载人空间器比较 笔者手绘

世界的逻辑,因此更改。

马斯克更大的梦想还是火星。一切顺利的话,2025年到2027年间,第一支人类舰队将开启星际大航海的时代。人类将踏足火星,远眺奥林帕斯山脉,开启新纪元。

马斯克预测,2040年繁华城市会在火星出现,2070年火星人口将突破百万,人类会以火星为跳板,逐步探索更多星球。

那时,马斯克已年过九旬,他希望能在火星城市终老,回望他参与创造的时代。

他创造的时代,一切荣耀归于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中的马斯克

除了火箭,如今,特斯拉已成为全球最酷纯电动汽车的代名词。

上图:特斯拉市值示意

此前,该领域之所以没有突破性成果,关键因素在于电池。特斯拉问世前,每千瓦时600美元的价格让电动车难以普及。

马斯克从第一性原理思考,是从何处切入解决问题呢?从电池的构成算起。

电池包含的无外乎是碳、镍、铝、钢以及一些高分子。

供应商价格太贵,马斯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直接购买这些原材料,每千瓦时只需82美元。剩下的工作,是如何把这些材料组合成一个电池组了。

SpaceX也得益于第一性原理直取内核。

从决定发射火箭开始,马斯克基于第一性原理,吃透了《火箭推进原理》、《天体动力学基础》、《燃气涡轮和火箭推进的空气动力学》等所有跟火箭相关的专业书籍,并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

SpaceX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火箭发射后就该一去不返,但马斯克根据第一性原理提出质疑:汽车可以重复驾驶,轮船可以重复出航,为什么火箭不能重复升空?

这个理念从被提出到梦想照进现实,仅用时6年,在可回收火箭问世后,Space X的发射成本变为行业标准的1/5,未来有望降至1/10。

第一性原理在认识到事物的本真后,还会将其迁移到其他领域。这使得马斯克在创投界特立独行,他以多元思维在跨领域、跨学科间多有建树。

除去Tesla、SpaceX、Solar City,马斯克还是Hyper Loop超级高铁项目、Open AI开放人工智能和Neurolink脑神经接口3家尖端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同时兼任SpaceX的首席技术官以及Tesla的产品设计师。

一旦突破了思维的边界,科技就会走出单纯的技术和技能范畴,升华到颠覆性创新,实现从无到有的再创造。

传奇如马斯克。

未来回望,火箭、特斯拉、太阳能未必是马斯克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而是他的思维方式,或许在未知之时,未知之地,激励着这个时代的法拉第沉默实验,感召着这个时代的达尔文扬帆远航。

可惜,吾国没有马斯克。

吾国没有马斯克

吾国没有马斯克,吾国依然有创新。

以“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四大发明,是“中国式创新”的典型代表。

对中国式创新,不同学者或研究机构有不同的描述和理解。

《牛津创新手册》认为这是以开发为主的创新,而不是以研究为主;Kroeber认为这是以60%的价格实现90%的功能,是一种效率型的创新;麦肯锡认为这是以客户为中心和效率驱动的创新;英国国家科技艺术基金会认为中国能够迅速消化全球最好的想法和技术,迅速进行试验并改善自己的质量和产品,是一种快速跟随式的创新……

一句话,中国式创新是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中的 “延续性创新”,而马斯克的创新是那本书中的“破坏性创新”。
上图: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

延续性创新是指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改善性能或完善功能。强调的是在原有技术轨迹的延长线上进行创新。

破坏性创新强调不是在现有产品轨迹基础上发展,甚至还会打破原有的技术发展道路,会带来全新的价值主张。比如5寸硬盘之于8寸磁盘,网盘之于U盘,iPhone之于诺基亚,马斯克的火箭之于中美苏的火箭……

中国式的延续性创新值得充分肯定。

但是马斯克刷屏朋友圈,折射出大家依然期待着中国能够出现颠覆式的创新,点亮这个伟大的时代。

当前,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价值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是关乎国运的决定性选择,是一场输不起的战斗。

颠覆性创新为什么在吾国少有耳闻,浅薄揣测,原因无非两点:

一方面,创新永远要抓住实体经济这一起点,实体创新永远要抓住品质与体验这一立足点。

40年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中国,现在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转型升级压力,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选择。同样对于发达国家,从德国工业4.0到美国的再工业化,实体经济创新是其他领域包括服务业创新的基础,具有巨大的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也是科技和其他创新最重要的应用对象。

目前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步履维艰。将创新简单等同于互联网化值得警惕。互联网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创新,但是创新是不是就等于应用互联网,或者只要应用了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创新?同样,好像搞服务业或其他领域就是创新,搞制造业倒成了传统行业的代名词。的确,我们要紧紧抓住互联网、5G、物联网带来的机遇,但将互联网神化、唯一化,那是忽悠,是对创新的庸俗化和简单化。

实体经济创新的机遇很多,最根本的需求是什么?就是当前供给产品的品质、服务的品质、客户的体验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满足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许这也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所在。

另一方面,创新者欠缺创新应有的思维,企业家缺乏创新的能力,创新应有的机制、文化与生态有待完善。

创新最重要的思维在于自由的跨界融通。

这个时代,创新都是跨学科、跨界的成果,唯有储备足够的知识,才能实现跨界融通。

马斯克自儿时起就阅读广泛,包括科幻、哲学、宗教、编程以及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的传记,尤其对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软件工程颇有见解。成年后,更是将阅读扩展至物理、设计、商业、技术和能源等更多领域。

马斯克同时强调,应先了解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栽培起自己百科全书式的语义树,有了根基和主干,更多的创新思维树叶和枝丫才能繁忙生长。比如,马斯克把汽车制造业的流水线和推力可调发动机应用到了火箭行业,彻底改变了后者高成本、不可重复使用的历史。同时把火箭的高性能轻型材料与电池优势注入汽车行业,让后者的续航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特斯拉甚至将7000多节钴酸锂电池组合成一块矩形电池板安放在车底,使原本仅用于笔记本和手机的锂电池成为了电动车的动力来源。

除了创新的个体,营造创新生态的企业同样重要。按照创新理论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的说法,创新就是企业家的创造性毁灭,没有企业家的创造力,就不会有企业的创新,包括科技创新,最为关键的也是来自于企业家对市场的发现和资源配置的能力。

此外,创新是对不确定性的探索, 难以一蹴而就,马斯克的创新之路也已走过20年。创新本身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创新的关键要素是创造性、创意和知识,这些隐性的要素不可能全部靠行政的力量来配置,只有在文化和生态中潜移默化。而东方式的含蓄文化,往往与马斯克这样的胆识型创新者并不相容。

点亮Fintech的创新之灯

《BANK 4.0》开篇第一句写到“银行业务并不像火箭科学般高深,但事实证明,火箭科学可能是描述未来银行的最佳比喻”。

《BANK 4.0》的确是一本未来银行的预言书。

Bank 1.0、2.0、3.0聚焦的还是技术改变银行的无限可能,3.0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客户,但着墨最多的还是金融业务移动化。

Bank 4.0与3.0的差别不在于技术的更迭,而是心态与思维的转变。

《BANK 4.0》敏锐洞见了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银行业务模式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环境多元复杂,全球银行业进化进程各有不同,Bank1.0、2.0、3.0、4.0依旧同时存在。

只是在主流银行的发展选择上,需要更好契合技术的迅猛浪潮,更好回归到如何满足用户金融需求的初心,更好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是被技术革新的浪潮所淹没。

面对“生存还是死亡”这一天问,关键一招还是创新。

笔者愚见布莱特·金《BANK 4.0》的精华在于,点亮了未来银行创新的四盏明灯。


第一盏灯:第一性原理,消除摩擦

按照布莱特·金的理论,从Bank1.0到Bank4.0始终不渝在消除摩擦Friction,摩擦指的是用户在使用金融服务时所产生的时间成本和效用冲突。假设横轴为摩擦,摩擦越高(High Friction),则需要面签大量文件、需多轮次的身份信息确认;摩擦越低,用户越是方便快捷获取实时么诶好的金融服务。竖轴代表渠道(Distribution),发展方向由物理网点 (Physical Banking)至数字银行服务(Digial Banking)转变。摩擦(横轴)与渠道(竖轴)构成的坐标,就是从Bank1.0到Bank4.0的进化。

上图:BANK X.0进化示意,笔者手绘

作为银行人员,你已不愿去网点办理业务,不愿不断提供个人信息,不愿再被迫(去网点或下载APP)获取金融服务,你对普通的年化收益产品已兴趣寥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你不会用现在传统银行惯用方式服务你的客户。

这就是马斯克造火箭“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式。


第二盏灯:无形嵌入,体验为王

银行4.0的出现,意味着银行将以开放银行的形态嵌入客户的世界。

但要明确——不是今天的银行产品会在智能世界中无缝嵌入,而是碎片化的、最纯粹的银行功能会随时、随地、随心。

在自动驾驶的汽车或智能家居中,或者在日益智能的手表和手机中,银行业务将无处不在。

全书强调银行不再是产品为王,而是体验为王。

挑战者银行和老牌银行之间的核心区别是:前者希望彻底简化优化客户旅程,提供极致体验,但老牌银行似乎更倾向于让你选择它而不是竞争对手的银行产品。

更为便捷、及时、情景式的体验、无障碍的互动是年轻一代所追逐的金融消费方式。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唯有依托AI,才能既理解客户的行为,又理解他们的意图、情绪、甚至秘密,并能够引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保持做出更好金融选择的心理状态,而不仅是提供一堆信息。


第三盏灯:动力源泉,数据为魂

随着银行嵌入场景以及开放银行成为趋势,银行以外的第三方正在获取更多的银行数据。客户数据对于以技术为导向的第三方机构变得日益重要。这意味着,银行必须充分挖掘理解客户数据,从而理解何时何地客户将会需要你的银行。

随着银行嵌入场景的转身,独占鳌头的不再是那些具有庞大网点的巨头,而是那些拥有深厚广泛数据能力的银行,他们将拥有随时场景化的资源禀赋。

数据是核心的竞争力,缺乏大数据支撑的智慧运营、智能风控、实时体验犹如无本之木,数据更是大智移云、区块链、物联网、AR、VR…无缝衔接的动力源泉。

毫无疑问,未来金融服务的数据维度、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将成为银行关键的、最具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储备将成为银行的核心战略资产。


第四盏灯: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BANK4.0》全书充满了危机感。

作者通篇对科技的推崇和对银行生存艰难的剖析,尤其能激起中小银行起而行之的强烈危机感。

金融科技浪潮中,场景金融、开放银行、实时智能、极致体验,这些是银行业对未来金融服务的普遍共识。但同时,已趋共识的金融科技赛道已经日益拥挤,更可怕的是,很多中小银行尚不熟悉游戏的规则,或组不起参与竞赛的车队。

作者提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从蚂蚁金服到亚马逊、谷歌、脸书,新生的“银行”不断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竞争,最佳的应对方式就是主动出击,坚决实施符合自身实际的数字化转型,这涉及传统银行内部的变革和外部的合作,将重新定义银行的经营业态。


《BANK4.0》也非圣经。

比如,作者无比推崇“第一性原理”,但是也并未给出如何借助第一性原理进行改革创新的具体策略路径;

强调了未来银行应重视金融科技,到底需要怎样的金融科技以及如何规划,并未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毕竟战术的落地有时比宏大的战略设计更为困难;

全书出发点是零售金融,而较少涉及对公金融、金融市场等业务;

是完全抛弃网点,还是在互联网的下半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4.0作者更倾向前者,但是真的适合中国吗……

对于初涉金融科技的银行,《BANK4.0》振聋发聩、心灵鸡汤,但对于已推进金融科技战略多年的银行,可资借鉴的干货并不多。

但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归零放下的空杯心态,却是《BANK4.0》穿越东西方文化,让人掩卷沉思的光芒所在。



1492年8月,夏日的午后,西班牙南部,巴罗斯港的小镇。


酒馆里,镇上的男人如同往常一样,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中,手握啤酒昏昏睡去。


近处不知名的野花在海风中摇曳,远处的教堂隐约传来钟声。


清晨一个叫哥伦布的人带着船队驶离了港口。


谁知道,大航海的时代即将到来?


528年后,星际大航海的时代何时来临,无人知晓。


耐性读到此处的你,一定知道,BANK4.0的时代已经到


写在后面的话

本篇写作前,收到华章出版社老师的赠书。书和美食是笔者人生两大挚爱。
欣喜之余,感慨工作繁忙,精神食粮唯有夜间才能饕餮。

每本都很诱人,都和金融科技相关,创新是其中共同的精气神。所以拜读前,先写下《BANK 4.0》肤浅的读后感。
6月17日,写到深夜,忽然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叫——马斯克称2到3年内测试星舰环球客运,纽约到上海39分钟。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微信:18501955840(备注合作事由)研报定制/公众号代运营/内容撰写服务:186003299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