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肖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公司金融的坚守与转型

贸易金融 2022-04-0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 Author TGES

作者:金肖红,华夏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

来源:TGES2021高级研讨会:公司金融与企业风险管理(7月)



一、公司金融所处的环境


环境影响和制约公司金融发展,公司金融所处的环境可以从八个方面来看。
第一,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上升。中国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观察美国、欧盟和中国在2020和过去三年全球GDP增量的贡献变化,可以发现: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在稳步上升,从2017年的22.21%上升至2020年的35.93%,而美国和欧盟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少。
第二,疫情没有改变全球“三低”的发展趋势,主要经济体债务周期影响下的低增长、低或负利率、低通胀常态化运行。自2010年至今,主要地区的10年国债收益率均呈现下行趋势,中国变化最小,仅从3.66%下降至3.16%;美国次之,从3.85%下行至1.60%;欧元区下降幅度最大,从3.77%下降-0.20%,进入负利率时代。与利率对应,各国GDP增速和通货膨胀的趋势下行
第三,国家银行业股票指数表现预示利差盈利模式衰落和提升中收的重要性。靠利差盈利的模式亟需改变。九十年代以来,欧洲和日本都实现了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这些国家的银行业股票指数在近20年都只有一个窄幅波动,没有出色的表现。银行处于发展特别快的阶段,经营业绩和ROE会特别出色。日本的八十年代是银行业鼎盛时期,2000年左右欧洲银行业是鼎盛时期。
第四,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未来会呈阶梯性下降。2026-2030潜在增速会到4.6%,目前阶段在5.5%-6%之间,有一个逐步下台阶的过程。中国在全球GDP增量中占比非常大,所以也会对全球GDP有很大的牵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金融依赖利差经营会逐渐不可持续,因此需要加快公司金融的转型。
第五,未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当前劳动力人口趋势性减少,资本积累趋于放缓,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将降低。因此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要依靠人口质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依靠技术进步,包括制度变革以及新技术的开发。
第六,从过往数据可以看到,全球经济是呈现轮动状态的。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历了10年的经济鼎盛时期,股票指数涨幅最高;东德西德合并后,欧洲有了10年跨度的经济增长;2000年到2010年则轮换到亚洲经济体,但在这之间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这一过程中韩国表现最好;2010年到2020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超越其他经济体。根据这种区域轮动,以及中国疫情防控较好和存在巨大内部市场、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情况,预计之后十年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从这一角度看,公司金融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尽早加快转型,并有所坚守,就能有较高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七,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新型城镇化。以往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但是近期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就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实现了人口转移。产业与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这就给优势区域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四个区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高地。这些区域里的城市更新、城市金融、城郊建设,特别是长三角省与省之间的网络性关键节点进行建设,这些方面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是产业优化升级,主要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同时数字化与低碳绿色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
第三个是国内市场主体增量。特别是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根据国家公布数据,中等收入群体扩量大概有4亿,未来10年预计能够扩展到8亿,最主要的增长客群以新市民、青年人为代表。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为新市民、青年人的居住做了安排,即多发展租赁用房。该阶层的人往往居住在四环到六环之间,而居住三环以内的人年纪则偏大。另一个主体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承担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初要担当者——大型企业的重要性在增加。
第四个是新服务,服务新高地、新产业、新中产的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公司金融如果能瞄准这四个动能,未来发展应该会有比较强劲的动力。
第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中小型企业带来不同的冲击。根据近10年PMI指数来看,大型企业PMI指数基本都处在50以上,表示在扩张,处于景气状态;小型企业90%以上的时间都在萎缩,处于衰退阶段,表明经营面临非常大的压力;中型企业80%的时间也在萎缩阶段,只有10%左右时间处于比较景气状态。公司金融针对这三类企业,就会产生不同的资产质量结果,大型和小微型的资产质量较好,中型的资产质量较差。因此国家要引导金融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国内循环市场的产业升级。在中小型企业配置方面,必须要加大精细化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然而许多中型企业的风险管控十分困难,很多银行都采用了规避策略,或者用供应链的方式来解决。

二、公司金融的坚守


第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应该提供与GDP行业结构相适应的贷款布局。目前老基建的配置比较高,在教育、信息技术、科技、以及制造业等行业,总体投入还是不足。应该坚守与实体经济比重相适应的投入。目前有很多行业是金融机构贷款投入不足的,如制造业。也有很多高配,例如租赁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电力和燃气都是超配的,未来在碳转型的背景下,对现有的结构也是重大挑战。
第二,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个区域的新高地。从分析数据看,“四区”的贷款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成渝、长三角、粤港澳,去年外向型经济占比更高的粤港澳的贷款增速在所有区域里最高。那么未来这些地方的资产质量整体水平也是最稳定的,而其他区域相对来说发展应该会比较艰难。从日本的情况来看,核心区域之外的地方也会相对比较萧条。未来产业人口都会向优势区域转移,我们重点服务“四区”,也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行动。
第三,要坚持服务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承担着就业的主要责任,同时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收益率也相对较高,它与零售金融相近,能够使银行发展与国家要求有效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个人经营性贷款,2016年以来,各银行的此类贷款增长速度是所有贷款种类里最快的。
第四,坚持价值创造,控制好风险,实现持续经营。目前从银行业的公开数据来看,招商银行做得比较好,资源配置效率较高,把重点资源配置在个人与大型企业上,而中间部分则相对较少,其风险收益率表现为两头高、中间低的情况。根据公开资料,招商银行把86%的贷款投资于销售收入大概在5个亿以上的大型企业。同时,招商银行一直在个人零售贷款方面大力配置,零售占比从属于国民经济结构,如果占比超越了这个结构,会对总体增长不利,所以这几年招商银行特别重视公司业务的发展。
第五,强化组合管理,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要发展科技和绿色特色。区域上要向“四区”发展集中,这是因为都市圈是新格局之下的主要增长点。同时客户结构要向小微、个人、大型企业倾斜,行业上要增加科技领域、高端制造、绿色领域的业务占比,从而使得虚拟经济结构与实体经济结构相匹配。

三、公司业务的转型


第一,商业服务模式转型。
商业模式必须要考虑客户的流失率,公司业务不同类型客户的流失率是不同的,流失率不同则造成了客户的长期价值、客户生命周期价值不一致,同时经营管理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小微企业必须要以团办或者批量开发的角度,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去开发,否则长期价值就会低于开发成本。大型企业是可以个性化服务的,无论如何个性化,都能够满足长期价值大于开发成本要求。中型企业收益难以覆盖开发成本和风险成本,服务和商业模式需要探索,目前我们还没看到有效的途径,既能实现较高的风险收益,又能实现银行长期价值,这对银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重要课题。
第二,要向精准化服务模式转型。
建立客户分层分类的服务体系。根据目前市场环境,要更加有效提高客户体验。针对A型客户(销售收入100亿以上),使用目标客户名单制来进行服务;针对B型客户(销售收入5亿到100个亿),使用目标行业拓展机制,先确定目标行业,然后在该目标行业之下选择客户,一般来说客户应该是行业中等水平以上的企业,这样命中率会比较高;针对C型客户,即中小型客户,重点就是以低风险和标准化的,规模获客为主,而且要更多运用金融科技。同时针对30亿和30亿以上的客户,以商行加投行来综合服务目标客户,对于全系客户(A,B,C的所有客户)则通过交易银行来服务。
第三,要向综合化转型。
商业银行应该从广义资产负债表经营来拓展业务,以风险定价为核心,打通表内外的资产与负债,重新组合,同时通过流转来实现轻资本、信息化转型。同时,要向生态化转型。针对公司客户的渠道多样化,要以核心客户为中心,抓住账户流、资金流以及客户流、信息流,打造业务生态圈。构建核心客户与上下游供应链客户之间相互促进、正向循环的经营模式,银行要切入核心客户的生态,以行业解决方案构建服务生态。行业解决方案要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交易银行之大成,从客户财务经理的角度,做好客户财务经理的助理。
此外,要做好交易银行建设,交易银行是全系客户的建设,在公司业务转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也是存款的重要来源。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与数字化转型结合最为紧密的一个方面。数字化转型对于银行来说,主要是完成两个APP:一个是面向客户的APP,客户通过银行的APP能够实现业务服务价值增值;另一个是客户经理的APP,客户经理通过该APP作业,能够高效便捷为客户提供服务,进行数字价值的分析,找到重点服务对象,以移动端的改善为着力点,围绕一个主线进行端对端的客户旅程塑造,特别是以移动端的改造作为着力点。同时构建数据驱动、开放生态、敏捷创新、中台能力四大支撑。
第四,要向内部市场化转型。
完善价值创造的市场激励体系,内部市场化转型是风险管理和内部风险治理提升的重要基础,要在各层级企业内部引入虚拟市场机制驱动精细运营的经营体制,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每个部门都有一个资产负债表,能够计量、衡量价值,同时激励、绩效考核。
第五,向精细化管理转型。
现在很多商业银行或多或少已经进行内部市场化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如果指标只追求短期,而没有长期均衡考虑,整个银行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就会偏离原有的方向,给业务带来重大风险。因此,要找到驱动价值创造的核心因素,使之成为KPI的关键,从而平衡激励,这样客户经理、经营团队、支行分行才能够做正确的事。
公司业务的坚守与转型是构建国内外双循环的重要内容,公司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盘。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只有把资源向优势企业、向转型升级的方面集中,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同时承担好银行本身的社会责任,才能建设好健康的国内市场。只有构建好内部循环市场,我们在全球的发展之中才能主动,才能维持发展好我们的黄金10年。
 (责任编辑:许泰琦)来源:TGES2021高级研讨会:公司金融与企业风险管理(7月)


《中国汽车产业金融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财务公司圆桌论道:财务公司开展供应链金融及票据探索与未来

汽车供应链金融圆桌:产业端、资金端、技术端协同发展


欢迎扫码报名

↓↓↓

长期坚持提供干货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对大家有帮助,请大家赞并转发,以支持我们提供更多干货,谢谢。

专注十年,持续打造全面有价值的贸易金融知识库
更多关键词,请到公众号对话框输入,获取更多干货

商务合作微信:18501955840(备注合作事由)研报定制/公众号代运营/内容撰写服务:186003299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