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突发心梗,记者媳妇这样救回老人的命!心梗高发,为了父母,值得仔细读!
本周,杭州将迎来今年最强冷空气。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两位心内科医生都在朋友圈里感叹:“一年中,心梗患者最多的时候又要来了。”
浙医二院的刘先宝副主任医师说,往年,进入11月下旬,每天接诊收的急性心梗患者几乎是平时的两倍。省人民医院的丁亚辉副主任医师说,上周以来,医院急诊的心肌梗死患者有十来例,“我是心内科传唤医生,连续3天半夜12点赶到医院做手术。”
突发心梗,随时有生命危险。我国把11月20日定为“心梗急救日”,希望大家牢记两个“120”,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
哈尔滨《新晚报》记者石晶最近三年写过近百篇关于心梗的病例,跟随“120”急救车抢救过六位心梗发作的患者。她对心梗的发病症状、治疗过程熟记于心。11月9日,石晶的公公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她凭借自己掌握的心梗急救知识救了老人一命。
来看看石晶是怎么做的,我们还请来杭州的医生做具体点评,这些救治经验,可能你在关键时候也用得到。
我的公公今年56岁,身体看上去倍儿棒,可血管状态却饱受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摧残”。他的年龄和疾病史,正是心梗的高危人群。
(浙医二院心内科张昱医师: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而急性心梗是冠心病的急性发作,所以有三高人群要特别当心心梗。)
11月9日早上8时30分,我刚开始采访一个会议,接到婆婆的微信:“你爸8点开始心脏不舒服,哪里看心脏看得好啊,我打车带他去看病。”我立即冲出会场,给婆婆回了电话。
“你爸连着三天晚上就说胸闷,刚才吃完早饭,他说心脏不舒服,还出了特别多的汗,那个汗哗哗的!我寻思他一会儿稳定稳定带他去旁边的医院看看。”婆婆“轻描淡写”地和我说着症状,听到“胸闷”、“出汗哗哗的”这两个关键词,“心梗”两个字立刻浮现在我眼前。
(张昱医师:急性心梗的表现是胸闷,压榨一样的疼痛,闷痛。不是针刺样或撕裂样的疼痛,前者可能是神经痛,后者是主动脉夹层。疼痛的部位比手掌小一点,不会弥散和游走,主要在胸前区和胸骨前。)
8时30分
第一步:
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
打120叫急救车
“你千万别让我爸动!现在给他吃硝酸甘油,放下电话,立刻拨打‘120’,告诉医生患者是心梗!我马上回去!”我几乎是对着电话“咆哮”。电话的那边我还听到婆婆和公公在商量:“叫啥‘120’啊,咱俩打车就去吧!”
(张昱医师:急性心梗发作时,硝酸甘油是救命药。速效救心丸和麝香保心丸也可以。冠心病患者建议家中常备,外出时也带着。)
婆婆家小区出门,步行5分钟就是一家三甲大医院,打车可能2分钟。但是,发生心梗自己开车、打车去医院死亡的病例,我见得太多了!这时候,你需要的是一辆具备抢救能力的“120”急救车。
(张昱医师:最好立即叫120,自己开车有风险。早一分钟抢救,预后越好,生存率越高。)
(杭州市急救中心120救护车急救医师沈晓峰:一旦发现家属或者朋友疑似发生心梗,千万不要随意搬动、背或者抱患者,应该让患者保持平静,就地躺下或者坐下,立即拨打120。)
(杭州急救中心主任应旭旻:我们杭州市急救中心从接到求助到救护车到达,平均时间为9分钟。
打通120急救电话,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救治指导,让家属在救护车没到之前就开始急救。所以,大家打通120急救电话,不要匆忙挂掉。)
“不能打车,赶紧打‘120’,说明白地址,告诉是心梗,快!”我几乎是带着哭腔冲着电话喊,我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已经胸闷3天了,证明心脏肯定出现堵塞了,现在大汗淋漓就证明是急性发作,如果是左支动脉堵塞了,可能几分钟就没命了!
婆婆立即说“刚才给他吃了5粒救心丸,没有硝酸甘油,我现在就打‘120’”。
挂断电话,我立刻打车往婆婆家赶。我再次给婆婆打了电话,“我打完‘120’了,你爸说要上厕所,我没让他动。”婆婆已经慌张得不知所措,我鼓励她:“对,现在不能移动,尤其是上厕所,一使劲就容易让心脏血管的斑块脱落,可能直接就没命了,别让他使劲,你要鼓励他,急救车马上就到了!”
(张昱医师:急性心梗患者不能用力,心梗发作是因为血管中的斑块掉了,上厕所用力、情绪激动,本身很脆弱的斑块又破了,发生再梗,那危险程度更大了。过度焦虑也会让病情恶化。如果急性心梗非常严重,可能发生猝死,心跳呼吸骤停,这时候要赶紧做心肺复苏,请其他人打120急救电话,心肺复苏不能停。)
有多少心梗患者都是上厕所猝死在马桶上的啊!一定不能让心脏不适的人去厕所,不能用劲!
稳住后,我给爱人打了电话,让他赶紧去哈医大二院等着,往家赶来不及了。“带好银行卡,去哈医大二等,急救车马上到了。”
8时44分,我赶到了婆婆家楼下,此时,我刚才电话叫来的大姨正引导着救护车往单元门这边开。我先快速跑上楼,将大门打开,等待“120”担架上来。
婆婆哭得不知所措,公公躺在床上脸色煞白,呼吸很慢。“爸,能听见我说话吗?现在心脏还疼吗?”我尝试问问,看看公公的意识。
“缓过来点,刚才真是要不行了,窒息了。”公公虚弱地说。
这时,急救医生、护士、担架员和司机进来了。我第一时间和急救医生汇报病情,这个时候千万别和急救人员说其他多余的话,一定重点说病情,说最关键的症状。“胸闷3天,有高血压和高血糖,8点开始胸痛,大汗淋漓,一次性吃了5片救心丸。怀疑是心梗。”
(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丁亚辉医师:急性心梗患者要在最短时间内送到医院,开通血管。所以和医生说病情要挑重点,说清楚病史、发病之前的特殊事件、症状。)
急救医生立即拿出心电图做心电,8时46分,心电图出来,却显示“疑似心梗”。急救医生建议我们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要做造影。
8时48分
第二步:
和急救医生说最关键症状
选有能力治心梗的医院
“他能不能坚持到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我要求将他的心电图上传到胸痛中心的微信群,走绿色通道抢救。”我几乎每个月都到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采访,对“绿色通道”的流程熟记于心,只要能挺到哈医大二院,就一定要去!
(刘先宝医师:浙医二院胸也有痛中心,对胸痛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治疗,为急性心梗患者开“绿色通道。浙医二院、急救中心和地方其他医院建有微信群。急救中心收治到急性心梗患者,在微信群发出信息,浙医二院心内科医生立即做好检查和治疗准备;如果是没有胸痛中心的医院收治到急性心梗患者,也可以通过微信群通报情况,及时转运患者到浙医二院。)
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和“120”急救中心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急救医生可以将患者的心电图实时上传,胸痛中心的医生在群里分析病情,同时准备手术室,胸痛的心梗患者到达医院,不需挂号、检查、交费,就能第一时间推进手术室。一分钟不耽误!“120”急救车就相当是一辆“流动的ICU”。
(市急救中心应旭旻主任:120急救车上有一系列监护设施,心电图、呼吸机、除颤仪,患者上了救护车就相当于上了监护室。救护车把患者接上后,杭州120救护车会把患者的具体信息即时发给要送达的医院,让医院提前做好全面的准备。
车上的急救医生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和医院急诊室医护人员进行音视频通话,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救间的“绿色通道”,让院前、院内急救无缝链接,提升急救质量与效率。 )
“能,咱们现在就去!”急救医生立即指挥担架员和司机将公公抬到担架上,并要求我们给公公吃3片阿司匹林,嚼服。
(张昱医师:家里有阿司匹林和波利维,都可以吃。硝酸甘油是缓解症状,阿司匹林能改善病程,防止血栓再形成或者破裂。如果是老病人,家中有这些药,怀疑是急性心梗,可以和硝酸甘油一起吃。阿司匹林3片,波利维吃4片。)
此时,婆婆还在慌张地准备住院的东西,我告诉她:“啥都不用带,别因为找东西浪费时间,带上银行卡和手机,咱们去医院就直接上台手术了”。
8时48分,救护车向哈医大二院驶去。在急救车上,明显感觉公公气息不够用了,他不停地说,“刚才真感觉自己要完了。”随后便不说话了。急救医生一边监护公公,一边在微信群里和胸痛中心的医生沟通,告诉他们“还有10分钟到达医院,请打开急诊绿色电梯”。
9时25分
第三步:
手术签字果断迅速
别因犹豫耽误抢救时间
9时15分,急救车终于开到了哈医大二院的大门!急救医生立即在微信群喊“我们到达医院了,马上进楼了!”
等我们进入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医院时,“绿色通道”的电梯已经在等候,公公被推进电梯直达4楼的胸痛中心。
9时25分,公公到达CCU大门,被立即推进去做心电,这边急救医生将病情向医生诉说,同时,护士拿来七八张各种告知单让我签署,我拿起笔快速签“知情、同意”,并告诉护士“我们家属配合医生治疗,相信医生”。此时,我爱人也赶到了,我让他赶紧去办入院手续。
(丁亚辉医师: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置策略非常专业,普通人是无法依靠自己做出选择的。因此尊重当时主管医生的建议是比较明智的选择,毕竟医生一定是想救活病人的。因此不要给当事医生过多的压力,否则部分医生的治疗会因为这些外来压力而趋于保守,这并不利于患者。)
(张昱医师:这个果断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医生对患者病情有清晰的判断,给患者以信心,不能说“可能”。医生的话都不确定,患者更下不了判断。患者一犹豫,也会耽搁救治的黄金时间。)
9时29分,护士从CCU大门喊我们,告诉我们公公的心电图已经显示大面积心梗,现在要立即手术取栓,需要签字。我没有一丝迟疑,立即签字“同意,石晶”,护士带着单子返回导管室,告诉医生可以立即手术了!
(张昱医师:急性心梗的首选手术叫PC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国际上做过大规模的流行性研究,介入治疗的出血性风险比较小。成功率很高,再狭窄率更低,基本即时开通率在90%以上。)
(丁亚辉医师: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于具备急诊冠脉介入的医院,并且条件允许,可以考虑直接PCI治疗。这也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心梗急救手段,血管再通率高,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如果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直接PCI,可以溶栓的话也应该积极选择。如果离大医院近,在条件允许时尽快转院PCI也是很好的策略。总之一句话,时间就是生命,信任你的医生对你最有利。)
出了CCU大门,我才想起来问旁边的婆婆“签字是否有异议”,婆婆看到我一路的镇静,表示一切都让我做主。
为啥签字要迅速决断,因为在这个CCU里,有多少心梗患者的家属在手术前为了等儿子、等孙子,等家属全到齐后商量商量再确定是否手术,因此而耽误的时间,直接导致了患者的死亡。所以,在确认家属心梗后,要第一时间配合医生抢救!别犹豫!别耽搁!别怕担责任!
公公被推进导管室手术,我紧绷的神经一下子“瘫痪”,“大面积心梗”的字眼在我眼睛浮现,眼泪流了出来,因为心脏重症监护室、心脏导管手术室大概都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
9时45分
第四步:
救命时别想着省钱
做了自费的OCT
9时45分,导管室护士呼叫我们,我、爱人和婆婆三人冲进了导管室。
主刀医生徐茂恩见到我们,快速地指着显示屏告知我们病情。
“患者初次心电图心梗状态不明显,但10分钟后迅速大面积心梗,病情重、急,上台前,造影发现患者右支堵塞60%,我们已经进行了取栓手术,开通了堵塞血管。”我们三人惊呼“太好了”,松了口气。
可之后,徐茂恩的话语又让我们再一次心惊肉跳。“虽然现在血栓取出来了,但是血管状态还不明朗,患者需要做一个OCT,费用在一万多,只能自费的项目,你们考虑一下是否做,看看心脏‘里面’是否还有易堵点或斑块掉落,解除死亡危机。”
(丁亚辉医师:OCT是一种冠脉内成像系统,帮助判断血管结构,价格有点高,没有常规开展,只用于一部分需要的病人。)
(张昱医师:急诊不会做OCT,因为急诊时间很急迫,OCT需要二十多分钟,用造影能立即知道血管的情况,衡量患者要不要放支架。OCT主要适用于慢性的冠心病患者。)
我只知道造影和取栓术,根本不知道OCT是啥,但这时我们三人没有眼神交流,也没有任何商量,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做!”
10时,导管室再次呼叫我们。徐茂恩指着屏幕让我们看OCT的片子,显示血管中有斑块破裂,导致心脏“里面”还有大量血迹,医生已进行了处理。
“你们做了正确的决定,不做OCT肯定看不到血管里的真实情况,即使血栓抽除了,但是血管内的斑块会随时脱落、堵塞、破裂。”徐茂恩说,“10时,血管正式开通,一会让你们看一眼患者,随后他要进入CCU监护,手术虽然成功了,但绝对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我在心里迅速计算了公公的“门球时间(患者初见医院接诊医生到置入堵塞血管内的球囊扩张完成时间)”:9时25分抵达CCU大门,10时血管开通,“门球时间”仅为35分钟!也就是说,医生只用了35分钟就将公公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救了他一命!
2分钟后,公公被推了出来,右胳膊上被包扎。看到他,我们三个人十分欣喜,而公公这个平时坚强、霸道的老头子却红了眼圈,哭了起来。护士赶紧说,“患者不能激动,要去CCU监护。”
(张昱医师:CCU是心内科监护室,以前是冠心病监护病房。急性期的冠心病患者要专门的监护,比如生命体征、术后反应等冠心病相关信息,CCU的病人不要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治疗,所以和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不一样。
一般来说,急性心梗患者一周是危险期,这个期间有发生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和室间隔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就算血管开通,也有再心梗的风险,急性心梗的病人,不能做完手术第二天就出院。最短也要5天。
住院期间,要在床上卧床休息,连下床走动都不可以,解大便不能用力,解不出来,用点通便药。我们医院有些患者劝他不要下床,不要动来动去,他感觉症状好了很多,坚持要出院,有些上厕所,一用力在厕所晕倒,还发生了猝死,心跳呼吸骤停,有些没有再抢救过来,很可惜。)
13时30分
第五步:
抢救后的监护同等重要
开通血管不等于脱离危险
13时30分,广播呼叫家属,准备进入CCU探视患者15分钟。
进了探视区,我们看到公公鼻子、胳膊上插满了管子,头上的大屏幕上实时监测着血压、心电。手术后,他意识恢复清醒了,但仍然十分虚弱。
公公在看到我们的瞬间,眼睛红了。我赶紧说:“别激动,要控制情绪。”
稳定了情绪,公公说,“我感觉现在状况挺好,别让我在这里呆着了,我去普通病房就行,你们还能见着我,也放心。”
我坚决地打断他,“不行,肯定不行,现在还没彻底脱离生命危险,医生让你监护多久,你就监护多久,我们轮班在外面守着,不用担心。”
我去年采访的一个真实病例,一个40岁的机关干部,心梗抢救后,监护了一天就坚持出院,一个月后,心梗再次发作,死在了家中。
胸痛中心主任杨爽告诉我:“首先,你们家属先放宽心,堵塞的血栓已经取出来了,但你公公病情很特殊,心肌缺血导致急性心梗,现在心肌发生坏死,而且已经不可逆转了,心脏功能肯定受影响。根据患者的情况,最少在CCU监护72小时,如果病情不稳定,这个时间肯定还会更长,心脏病情瞬息万变,一定要确保无疑才能转出CCU。一个月后复查,根据血管状况看看是否需要支架。”
听完专家的“答疑解惑”,公公在监护室里监护了72小时,我们家属也老老实实地在陪护区陪护了72小时,每一次广播喊我们的名字,我们都心惊肉跳,生怕让我们再签字抢救。幸运的是,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公公非常听话地配合医生、护士治疗,我们家属也全力配合治疗。
11日,公公各项检查指标平稳,被转出CCU,到普通病房观察。我们一家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
就在公公转出的时候,因为“不听话”不遵医嘱的一位七旬心梗患者,又从普通病房“折腾”回CCU病房。在CCU家属陪护区的72小时里,我目睹了太多太多的心梗患者前来抢救,发病的“导火索”五花八门,特别是有些年轻人,原因是抽烟、喝酒、熬夜……而在公公的病房里,6位患者都是男的,性格都一样:犟!脾气都特别急,遇事时更急。我总结了一点:心梗患者都爱生闷气、爱发火,脾气都暴。
(刘先宝医师:每年冬季是心脏病高发期,尤其是进入11月下旬以来,急性心梗患者急剧增多。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敏感性很高,突然的寒冷刺激,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还有,天气寒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血粘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同样因为寒冷,血压升高心肌缺血也会导致心梗。)
猜你喜欢
合作或广告请回复“商务合作”
来源:都市快报 记者王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期编辑:沐雨
太详细了,为了自己的父母仔细读起来吧!转到朋友圈,可能朋友也用得着!同时,给这样的给力儿媳点个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