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你肯定坐过这辆车!这段超过1200岁的朗读,感动中国
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的另一档《朗读者》已成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之前我们曾经做过几期节目相关盘点,但没想到,更强的冲击在后边。
新一期节目,他们请来了一位90岁的嘉宾——“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院士。
你可能对潘际銮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你对中国高铁、秦山核电站一定不陌生。潘老先生是中国焊接科学的奠基者、学术权威,清华大学焊接专业的创始人。他参与解决了我国众多重大工程问题,我国第一条高铁、第一座自行建设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他的功劳。他开创了高铁钢轨的焊接技术,为中国高铁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他担任了秦山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为中国核电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曾在从东京开往京都的新干线上对记者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
40年沧海桑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高铁大国。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高铁运量最多、高铁等级最高……有段时间特别火的那个“高铁上立硬币始终竖立不倒”的视频,那就是我们的高铁。
这背后的基础,是中国过硬的焊接技术水平。过去钢轨是有接头的,一小时走300公里,焊的不好,一断,车子就都翻了,现在中国钢轨焊接的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而潘老,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焊接第一人。
这期节目上,潘老和91岁的音乐家茅沅、95岁的历史学者胡邦定、97岁的诗人郑敏、91岁的航天科学家林宗棠等近十位清华大学以及西南联大的功勋级校友,共读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民众书》,献给母校以及祖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93gchvrl&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源:央视节目《朗读者》
几个年纪加起来超过1200岁的老人,光芒四射。他们身上那种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令人敬佩、动容。
潘老的人生经历,就是一段传奇。
10岁那年,七七事变爆发,潘老在江西九江的老家被日本人炸平。他一边逃难一边坚持学习,在6年时间里念了6所中学,16岁那年以云南省状元的身份考取了西南联大,攻读工科机械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是潘老青年时代最好的写照。
《朗读者》现场的清华学子们
《告全国民众书》,是当年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写的一篇著名的檄文。
节目组除了请来近十位清华校友与潘老共同朗读这篇血泪檄文,还邀请了十多位当年西南联大的清华老校友。老人们的总年龄加起来有1200岁,但当他们读起这一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时,依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心潮澎湃,群情激愤。
没有国,哪有家?
潘老在节目中透露: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
他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或许根本无法体会当年人们的心情。
回首往事,潘老依然感慨万千:“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那时根本没有想过。”
国难当头,青年学子必然挺身而出。潘老和无数爱国青年就这样把满腔热血投入到了救国报国的滚滚大潮之中。
抗战结束后,中国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回到清华园的潘老,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
他立下宏愿,要把中国的焊接技术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潘老在工程现场
20世纪50年代末,他试验成功板极电渣焊及重型锤锻模堆焊。
60年代初,他成功完成了我国自己生产的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
70年代末,他研制成功具有特色的电弧传感器及自动跟踪系统。
80年代,他研究成功“QH-ARC”焊接电弧控制法,为焊接电弧的控制及焊接自动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再后来,他成了秦山核电站唯一的焊接顾问。
进入21世纪,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潘老还在为中国的高铁事业披荆斩棘,保驾护航……
不管社会如何浮躁,不论名利多么诱人,他的研究从未停歇过。
潘老能全身心投入到建设和报效祖国中,老伴功不可没。
潘老的夫人李世豫是北大才女,相识三个月,异地恋五年,后来的几十年里,就再也没有分开过。
年轻时的潘际銮与李世豫
婚后,李世豫一直默默支持潘际銮埋头搞技术,自己忙完工作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事,照顾家里的老人和三个孩子。
说起老伴,潘老的脸上就笑开了花:“她跟了我,就跟了我,从没有怨过,就算我因为大项目而错过孩子出生的时刻也没埋怨。六十多年来,我的每个决定,她都支持,从没拌过嘴。”
李老说起自己的老伴,也是一脸的骄傲。
她经常说起第一次坐上高铁的经历,高铁验收的时候,她坐到高铁司机旁边,心里无比激动:“我心里高兴死了,又很害怕,那真快,我们从来没坐过这么快的火车。当时我想一想这都是我老伴的功劳。”
两人恩恩爱爱,相互扶持,一直走到了今天。两三年前,一张潘际銮院士在校园里骑着电动车,载着夫人李世豫的照片曾红遍网络。
这其实是他们的日常啊。
潘老打从年轻时,就爱带着李老师“遛弯儿”。几年前在清华园里,也能看到年近九旬的潘老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年过八旬的李老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兜风。两位老人精神矍铄,笑容灿烂,像一对少男少女。
潘老载着李老在清华兜风
节目上,李老活泼地说:我能跳上去(电动车后座),还能跳下来。
董卿说:您可别跳了。
李老师说:不跳了,我摔了没事,他摔了,不行。
眼中尽是宠溺与崇拜。
潘老打趣说:“现在不骑了,因为被撞翻在地过几次之后,朋友们学生们都很担心。但只要有时间,还是喜欢在清华园里,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为了怕老伴摔着,“前后座”改成了“手牵手”。
潘际銮的国家级科研成果不在少数,但一直不为大众所知。他坦言,很多国家科研项目具有保密色彩,所以不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他的论文并不多,在社会上也不出名。
潘老坦言,好多科研成果是国家项目,为国家创造价值是应当的,对于他个人能不能因此受益,拿多少钱,他“根本不在意”。
如今,他的研究成果价值早已超过千亿,可90高龄的他,每天还骑着自行车到研究室上班。
潘老在南昌大学当校长时,办公环境很“寒碜”,挤在办公楼西南角那间12平方米的屋里,秘书徐丽萍只能在过道上用玻璃隔出一间办公室。
有人劝他:“潘校长,外国学者也要拜访您呢,换间大的办公室吧。” 但潘际銮坚决不换,还说“西南联大那会儿,比这条件差好多呢”。
至今,他唯一享有过的“配车”,是在当校长的时候。那是一辆留学生捐赠给学校的老旧尼桑车。他的司机总忍不住抱怨:“校长,换辆新车吧。”
那辆汽车终于没被换掉,“最后都快报废了”。
与此同时,在潘老与同侪们的共同奋斗下,当初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已经雄起于世界的东方,让整个世界为之瞩目。
我们终于告别了吭哧吭哧的绿皮车,乘坐着平稳舒适的高铁一日千里;我们终于不再担心临时停电,能坐在凉爽的空调房里惬意地工作生活……当年那个立志要救国报国的少年,已经实现了他的诺言,却仍然精益求精,终身奋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当我们由衷地为祖国自豪的时候
别忘了我们的英雄!
猜你喜欢
合作或广告请回复“商务合作”
来源:辽沈晚报、水木文摘、中国青年网、观察者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期编辑:沐雨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你们,又哪有我们幸福的现在!谢谢你们,我们的英雄们,伸出崇高致敬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