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跑外勤,90后“社恐”小伙:如同恐高的人站在20层高楼!这是病吗?

杭州网 2022-04-26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在公交车上,明明已经到站了,由于不敢请别人让路,眼睁睁地坐过站;教室里,总是低头坐在角落里,如果被老师点到名回答问题,就如同被雷击中,浑身发抖、紧张到说不出话来……在网上,这类人群往往被称为患有“社交恐惧症”


春节将至,聚会增多,“社恐”人群该何去何从?这真的是一种病吗?真的有那么多人有“社交恐惧症”吗?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病区主任唐光政给出解答。

从坐办公室到每天跑外勤

“社恐”自述如同恐高的人站在20层高楼


“90后”张月(化名)平时单位、家两点一线,接触的除了同事就是父母,圈子特别小。生活在这样的舒适圈里,张月感到很自在。然而,近期由于岗位调动,张月的工作从坐办公室变成了每天跑外勤。

“跑一跑其实没什么,我最害怕见客户!”一想到要在陌生的环境里去见陌生人,张月提前几天就开始紧张了,担心得睡不好觉。

从“要是我说错话,客户不下订单怎么办?”“要是客户看出我是菜鸟,轻视我该怎么办?”到“要是堵车迟到了该怎么办?”“要是下雨该怎么办?”等等,明明知道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就是忍不住去想。

半年过去了,张月还是无法克服这些无缘由的担心,导致睡眠严重不好,精神也很恍惚,见客户时紧张到抓破手心······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生病了。

杭州网资料图,图文无关

“不是简单地紧张和恐惧,就好比我是一个恐高的人站在20层高楼上······”张月向医生描述。

“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焦虑症,是指在特定的社交情景里感到强烈的恐惧、焦虑或忧虑的精神障碍,其核心在于担心别人对自己进行负性评论,且这样的情形持续半年以上。”唐光政介绍。


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过分或不合理地惧怕一种或多种社交情景。进入令自己焦虑或恐惧的社交情景几乎毫不例外地出现焦虑反应,不受主观控制。患者习惯性地回避导致恐惧的社交场景;或是带着强烈恐惧去忍受,自己很痛苦,会影响正常社交、工作或学习生活。


与人对话紧张到结巴、汇报工作双手发抖

初入职场的她真的是“社恐”吗?


网络上经常有人称自己为“社恐”,真的有那么多人患有“社交恐惧症”吗?唐光政向记者分享了一个近期就诊的案例。

初入职场的静静(化名)在诊室描述起了这样的场景:在与新同事对话时会紧张到结巴、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双手发抖、给客户打电话前必须深吸一口气为自己鼓劲……她最担心的还是午餐时间。午餐时,同事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综艺、聊热剧、聊八卦,静静完全无法加入群聊,感到自己不合群。

在追问下,唐光政发现,其实作为职场新人,静静当时很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做错事、说错话,同事领导会对自己进行审视和负面评论。

杭州网资料图,文无关

经过疏解,过了一段时间后,静静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工作上,用工作能力证明了自己,也能和同事正常的交流了。“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偶尔还是会紧张,但有了充分的准备,现在已经好多了。”静静在复诊时跟唐光政说道。

“当人身处陌生环境时,略微感到有些紧张、甚至有轻微的身体发抖、体温暂时升高等,这些是人应对陌生环境的正常生理反应,并不是社交恐惧症。”唐光政介绍,真正有严重社交恐惧的人连出门都很困难。如果只是轻微的社交恐惧,对学习工作生活影响不大,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降低期待等自我调节来改善

春节将至,聚会增多

“社恐”一族该如何应对“社恐”?


春节将至,许多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与亲戚朋友们聚一聚,聊聊这一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此时其实是一个练习克服社交恐惧的好机会。唐光政介绍了以下几点:

一、正视社交恐惧、不要回避。


二、当身处特定社交环境时,不管你事先做了多少准备,还是会出现心慌、出汗。告诉自己,这些是身体应对困难的自然反应,不要特地去克制它。


三、多倾听少表达。将注意力放在与对方的交流上、多倾听对方,而不是自己如何回应上。


四、社交结束后,回忆一下自己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并总结出自己此次社交做得很不错的三个点。例如,我克服恐惧按时到达聚会地点、我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了、我讲了一个笑话等。鼓励自己,下次可以做得比这次更好。


如果你身边的人出现了社交恐惧
请你不要指责对方胆小、怯弱
而是要理解、鼓励
帮助对方克服恐惧焦虑
勇敢面对生活



来源:健康杭州
编辑:孙莉莉

猜你喜欢 | 杭州网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