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生】“龙抬头”四联提前两小时开门,你也去理发了吗

2018-03-19 不语 北京晨报


        虽说出了正月,按民俗老礼儿就能理发了,可很多市民还是讲究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理发,讨个好的彩头。昨天,京城各大理发馆生意火爆,位于王府井大街上的北京老字号“四联”美发店更是顾客盈门(上图),甚至清晨5点多就开始有附近居民在此排队等候,早晨6点10分,第一位顾客就已经理发完毕。这家老店已经把“剃龙头、剃喜头”这一传统民俗坚持了几十年,很多老顾客也和理发师傅成为朋友,对他们来说,来到四联美发店,既是理发,更是朋友间的叙旧。






顾客5点多排队理发


        昨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也是民间俗称的“龙抬头“。当日上午,位于北京王府井的四联美发店火爆异常,争相前来理发的市民络绎不绝,最早的顾客5点多钟已经开始排队。四联美发店的工作人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为了服务顾客,他们今天比平常提早开门了俩小时。“说是7点开始,但是男宾部的理发师傅们5点多就自发到岗了,早晨6点10分,第一位顾客就已经理发完毕了。那个时候,他身旁就已经有8位顾客在排队等待”。


小伙专程体验老手艺


        昨天上午11点半,四联美发店二楼的男宾部,大厅里更是坐满了等候理发的顾客,队伍排到了楼梯口,很多人因为没有座位,只得站立在大厅内等待。一位年轻男士刚上楼就直奔收银处拿号排队,却被告知已经有100多人排在他的前面。“我是来京出差的,今晚离京,专程来这里理发,体会一下老北京民俗。今天,我准备理发刮脸一起都体验一下。”这位男士表示,此行是希望找店内的耿师傅为自己服务。“我网上查了,耿师傅是现在店内资格最老的,技术上也有绝活儿,手底下功夫不得了”。

住在西城区的陈先生是和儿子、孙子一起来理发的,他们早晨10点多到达店内,已经等候了不短的时间。陈先生告诉记者,“我从年轻那会儿就在四联剪头发,我儿子也是打小在这里剃头,现在有了孙子,也希望能够把这个习惯传承下去。这既是老民俗,也算是我们家的传统吧。”


理的不是头发是情怀


        对很多顾客来说,这家在北京享有盛誉的中华老字号,是过往岁月的见证。

        女宾部的吴女士,家住东城区,今年已经68岁了。她27岁结婚时,就是在四联美发店烫的头发。“我记得可清楚了,短发,在前额刘海处烫了一个波浪”。当时,做这样一个时髦发型,需要花费5元“巨资”,这是吴女士彼时工资的八分之一。

        87岁的苏女士,是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见到的年龄最大的顾客。老人家住大兴区,每次都由孙子专门开车送自己过来美发。“我今天是来烫头发的,基本四个月来烫一次,找固定的师傅”。从第一次来理发至今,60多年间,苏女士一直是四联忠实的顾客。


四联多备出1500条面巾


        61岁的孙师傅是目前女宾部年纪最大的理发师,退休后被单位返聘回岗。1978年参加工作至今,她在四联美发店整整工作了40年。“我非常享受这工作,大家来的时候可能蓬头垢面,走时却个个精神焕发,这让我特别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记者从四联美发店获悉,昨天店里提前打印了500张排队用编号维持秩序,男宾部理发师们在昨天全部停休,店内专门补充的棉织品面巾比平时多1500多条,干毛巾、小围布各增添600条。

        此外,今年的二月二,四联美发店还专门为王府井大街的环卫职工们开设了美发专席,为一线环卫职工提供免费的理发服务。“希望为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们带来好的精气神儿,同时也是我们理发师傅对社会责任的一份担当吧” 。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记者 曹雁南 文并摄


【更多阅读】

【出游】清明放假安排在这!想要春游的小伙伴们快收藏,全国这些景区都免费!

【民生】自助办理出入境 取证不到1分钟

【实用】微信官方发布的,恢复微信聊天记录教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北京晨报

bjcb961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