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司马懿是历史的苟且,诸葛亮才是诗和远方

2017-07-22 观点流 飞碟说

本文已取得授权

转载自公众号观点流(ID:guandianliu)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结局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不过官方也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称第二部即将上线。


总体来说呢,这部剧的主旨就是以司马懿为主角,突出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耍刀弄棍、哼哼哈嘿。而且他的形象摇身一变高大上,光明磊落、忧国忧民、淡泊名利,让人简直怀疑自己读了一本假《三国》。



这部剧的出现,大概是两千年来司马懿少有的当主角的机会了(有部漫画叫《火凤燎原》,主角也是司马懿)。虽然他还有个名字叫“晋宣帝”,但作为一个皇帝,却在《三国演义》的各种CP里,坐稳了万年老二的位置。要么是和曹操配,被曹操从身份上碾压;要么和诸葛亮配,被人从智力上碾压。



但不得不说,司马懿恐怕才是历史的苟且,他代表了历史本来的样子;诸葛亮则是诗和远方,是那个念念叨叨却永远够不着的美好。

 

大家都熟知诸葛亮的三顾茅庐,这就不用多说了。与诸葛亮飙戏的司马懿,怎么能没有这样的戏份?


“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


这段来自《晋书》的记载,显得司马懿多么有操守,要不是拿刀逼着,他才懒得做官。短短一段记录,也突出了魏、蜀两国企业文化的重大差别。刘备是客客气气、好商好量、软磨硬泡最后追求成功,曹操直接就上刀了,直男气息喷薄而出。


“直男”气息的曹操


然而,这段记载可能是不真实的。


司马懿有家人在曹操手下做官,他父亲还推荐过未出道时的曹操,“不欲屈节曹氏”,这不是装清纯么?另一史书《魏略》记载,一开始征召司马懿的是曹洪,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向曹操报告,曹操亲自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投仗而应命”。


本来跟霍金似的,一秒钟变刘翔。


这说明什么?司马懿不过是嫌曹洪low,他才懒得去基层呢,他要直接为最高当权者服务。


一出场,司马懿的心机算尽就被诸葛亮的笑傲王侯给比下去了。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栋梁之才,很快就在各自的国家里站稳脚跟,位高权重。不过直到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都第四次北伐了,他们才好不容易有了对手戏。


在诸葛亮的眼中显然没有“历史的必然性”。要知道,虽然号称“三国”,但按东汉的行政区划,一共13个州,魏国占了9个,吴国占了3个,蜀国就益州1个,还没算上各州的发展差距。其实这哪叫三国争霸呢,分明是国家队吊打省队。


就这样,诸葛亮还经常北伐,弄得魏国一惊一乍。第四次北伐,把魏国吓够呛。魏明帝亲自坐镇长安,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司马懿终于来到前线,和诸葛亮对阵。



这一次双方互有胜败。《汉晋春秋》说“大破司马懿,汉军获甲首三千级”,《晋书》则说“大破蜀军,俘获斩首数万”。各自吹了一下牛,但《汉晋春秋》的说法被《资治通鉴》引用,司马光掂量了半天,没有偏袒司马家人,恐怕还是诸葛亮略胜一筹。


但最终蜀国粮草不济,退兵罢休。有意思的是,诸葛亮声言“将芟上邽之麦”,吓得魏国“诸将皆恐”,出去干个农活,把人吓得浑身发抖,不难看出诸葛亮给魏国军民留下的心里阴影面积。


过了三年,再度相见,此次相见,便为永别。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来到前线。诸葛亮急于求战,司马懿坚壁不出。



诸葛亮急了,送了一套妇人衣服给司马懿,意思是司马懿你要是男人就出来战个痛快吧。手下大将纷纷表示不能忍,司马懿装作大怒,说诸葛亮你给我等着,我这就请示皇上,让他给我做主


于是在没有手机的时代,司马懿千里迢迢给皇上写了封信:我能不能和诸葛亮一战?十天半个月之后,皇上派重臣持节而来,说,不行。


司马懿灰(xin)心(li)丧(an)气(shuang)地跟手下人说,不是我害怕啊,皇上不允许哦。


这一幕连诸葛亮都看不下去了:哪有出征在外,千里写信请示开战的?就是演一出戏而已。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你如果想让一件事情办不成,就多打报告多请示,这一招是司马懿教的。



司马懿不愧是老戏骨。他得意地说:“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看我妙计捉孔明。


然而司马懿的妙计就是——通过自己寿命的超长待机,把诸葛亮耗死。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死了。看,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司马懿率兵狂追,追到一半还觉得,万一是谣言呢?于是命令大军停下,让大家等等辟谣。结果传来真的死了,又一路狂追。百姓编了一句话挖苦他:死诸葛走活仲达。


司马懿对诸葛亮颇为尊敬,称他是“天下奇才”。但不得不说的是,司马懿真的是超长待机,身体倍儿棒,其实他只比诸葛亮小两岁,但竟然多活了近20年。他与诸葛亮这种工作狂不同,他从使者那听说诸葛亮事必躬亲而且吃饭不多,还挖苦一句:“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真的是谁活到最后谁就赢了。



刘备说过一句话:“(曹)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其实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是一个事事相反的人。


司马懿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司马懿夺得魏国权柄,大肆杀戮曹家,奠定了晋朝基业,诸葛亮则终身兢兢业业,当个好员工,家产只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


司马懿的两个孩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当了晋王,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好身体,去世有些早,但至少孙子司马炎当了晋朝开国皇帝,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战死,孙子诸葛尚也战死,其他子弟默默无闻;



司马懿一生都在盘算权谋,阴森扑面,连首抒发心志的诗都找不到;诸葛亮一生则坦荡无私,两篇《出师表》令人涕下,连写给儿子的信都道出了“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名句,至今依然是三线书法家的最爱,挂得到处都是;


连长相,司马懿都要差点,史书说他“有狼顾相”,跟个半兽人似的,一副阴险歹毒的样子,诸葛亮则是“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帅得让人惊讶……

 

司马懿“有狼顾相”


帅出天际的孔明


似乎一个如此美好,一个又那么猥琐。然而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司马懿,才是那个被历史选中的人。


撇开民间感情,但从历史功绩来说,与开创晋朝相比,诸葛亮其实就颇不足为道了。他不过是省队中一个种子选手,司马懿则是国家队的主教练,站到了历史之巅。


也许以司马懿为代表的血雨腥风,才是历史本来的逻辑,而非诸葛亮的光风霁月。司马懿的后人晋明帝,在听王导讲述本朝的创业史时,羞得抬不起头,“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连子孙都看不下去。


然而晋明帝多虑了,在他死后,晋朝又延续了近百年。


历史才不是那么洁白无暇,或许厚黑与算计,才是古代历史的刚需。



司马懿的同类人,后代并不少见,恰恰是诸葛亮,才是绝无仅有的千古一人。所以说,司马懿是历史的苟且,诸葛亮才是诗和远方,前者常见,后者难寻。


然而,总有一股力量,悄悄地与这样的逻辑隐隐相抗。这股力量,或许来自民间,或许来自文化,或许来自天地良心。


至今诸葛亮的庙宇,还在成都立着,杜甫膜拜过他,岳飞抄过他的《出师表》,今天还在为哪里是他的故里打得不可开交;司马懿,则连子孙都嫌弃,好不容易当一回主角,还有无数文章冒出来科普他的生平简历。


其实司马懿也并不如此之卑劣,在乱世中成就大业,其才华、手腕、名望,自有非同凡响之处。然而,同行实在太突出,又被寄予了历史正义的期待,只好委屈司马懿了。


历史固然有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同时还有一种,叫做:


你获得了全世界,却赢不走我的心。



*本文图片来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三国演义》截图



微信共享女友 l 黑客的爱恨情愁

谁是华语烂片王 l 你可能吃了假川菜

一分钟教你做口红 谁让微笑变成了嘲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投稿要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