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杀人立威,改旗易帜,张学良的东北初登场

2017-10-04 丹尼尔 飞碟说

大家好:

我是丹尼尔,今天是中秋节,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狗年大吉!


张学良


因为历史原因,近代史的一些人物有着很大的争议,大陆和台湾方面的评价各执一词,而张学良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我小时候听过单田芳老先生的一部评书,名叫《千古功臣张学良》,从名字就可以听出大陆主流舆论对张学良的评价;而台湾方面则将张学良看做“乱臣贼子”,据说张家后人在台湾也曾经饱受排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表达看法,张学良在大陆的形象又开始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很多批判张学良的观点开始流行,高晓松在节目中更是将张学良形容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care”。

 

我个人认为,很多人在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总是容易出现两个误区:

 

一是容易非黑即白地看问题。比如一个人前半生做了不少好事,后半生做了很多坏事,人们往往喜欢用他的前半生来洗白后半生,或者用后半生来否定前半生。

 

比如汪精卫早期曾经冒险刺杀摄政王,并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名句,后半生又投降日寇,成为了民族罪人。但他前半生是革命功臣是真的,后半生是汉奸也不假,这两者并不矛盾。


汪伪政府时期的汪精卫

 

二是对某一个人物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观感之后,会以此来判断他的对手。如果一个人物是负面的,往往就会觉得他的对手是好人,反之亦是如此。

 

比如慈禧掌管的清政府昏庸腐败,甚至“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有人就认为当年与慈禧争权失败的肃顺是好人,如果他上台的话,中国会更好一些,但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假设,如果肃顺掌权,中国的国运可能会好一些,也可能更坏,这都是说不准的。

 

而说起张学良这种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我们更容易走进这种误区,作为作者,我要尽量避免,当然我说的也不可能全对,如果您有您的看法,可以后台留言交流。

 

我们这篇主要说的是中东路事件前的张学良。



-1- 

锻炼中的二世祖 

在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前,张学良的存在感非常低,可以说他唯一的标签就是“张作霖的儿子”。

 

张作霖统治东北的时期,东北可不像现在这般凋敝,如果那时有朋友圈的话,分享的文章不会是《东北经济为何衰退》、《东北还有救吗》这样的文章,应该是《从东北身上,全国人民应该学习什么》,《为何东北如此富裕》。

 

那时的东北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为主,除了开矿、修铁路,还建立了电站、开设了银行、兴办了学校,东北大学于1923年成立以后,每年获得的经费达到160万银元,而彼时的清华虽有美国人的资助,每年的经费也只有120万。

 

在军事方面,东北拥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兵工厂,每年可生产大炮150门,步枪六万支,轻重机枪1000挺,同时东北军也是全国唯一一支同时具备海陆空三军的武装部队。


奉军的装甲部队

 

凭借身后强有力的支援,张作霖也不断带领东北军入关,试图逐鹿中原,而张作霖作为二世祖,也在部队内进行锻炼,担任中层干部。

 

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奉军失败而告终,但担任旅长的张学良率领部队打出了奉军的唯一一次胜仗。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张学良已经成为了奉军中的主力部队统帅,他也没给老爹丢脸,突破山海关,直接攻克北平,令张作霖成为了北洋政府的最高统治者。

 

可见,青年时代的张学良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是在奉系军阀的作战中表现可圈可点。而且在东北讲武堂毕业时,他也是炮兵科的第一名。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


-2- 

张作霖与日本的爱与恨

网上有不少段子,说张作霖如何面对日本人寸土不让,把张塑造成了一个知晓民族大义的军阀。

 

这其实有些过誉了。作为一个旧式军阀,张作霖最在意的无非两点:地盘和军队,只要不碰这两样,什么都好商量,但是如果想要让他的地盘和军队受到损失,别说日本人,你把家国天下的意义跟他讲一百遍,也得碰一鼻子灰。

 

1925年,张作霖手下得力干将郭松龄起兵造反,事前丝毫没有准备的张作霖陷入了被动,而日本人虽然打着严守中立的旗号,但背后开始拉拢郭松龄,希望得到过去在张手中得不到的利益。

 

但是郭松龄严词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无奈之下日本人只得转向张作霖,此时焦头烂额的张病急乱投医,对日本人表示:只要肯帮忙,万事好商量。日本人乘机提出增筑吉会等7条铁路、获得商租权等侵害中国国家主权的要求,张作霖为一时之急,同意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双方订立了反郭密约。

 

后来郭松龄在友军背叛,张作霖和日军的合力夹击之下兵败,本人也被处决。


郭松龄被张作霖暴尸

 

但是战争结束之后,张作霖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日本也太狮子大开口了,这要是都答应了,等于让日本人在东北成二把手了,这可不行。于是,他公然反悔了。

 

日本方面正等着张作霖履行之前答应的事宜,心里美滋滋,谁知道等来了张作霖不认账的消息,当然气愤无比,虽然张作霖送了相关人员500万大洋作为补偿,但日本军部已经对张起了杀心。

 

1926年,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同旧式军阀相比,北伐军的战斗力和先进性还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一路势如破竹,到了1928年,坐镇北平,名义上是北洋政府最高领导人的张作霖已经感觉到这北平是守不住了,于是做好了跑路的准备。

 

而另一方面日本也没闲着,首相田中义一一直希望能够将满蒙从中国独立出来,而最合适的代理人自然是张作霖,所以在东北军陷入困境的时候,他提出了“满蒙新五路协约”,看似是帮助张修建铁路,其实是更牢固地把握住东北命脉,让张成为日本人的傀儡。


张作霖会见日使

 

而且这次日本人学精了,直接拿出合同让张签字,不信你口头那一套。

 

此时的张作霖前有国军大兵压境,后有日本人不断威逼,之前已经耍了日本人一次,如果这次再惹火了日本人,不用他们和蒋介石两面夹击,就算他们坐山观虎斗,都够张作霖喝一壶的。

 

在经过多次拖延和打太极之后,重压之下的张作霖终于在1928年5月与日本签订了这份卖国条约。

 

所以说,觉得旧式军阀可以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还是naïve。

影视剧中的张作霖


-3- 

皇姑屯的巨响

不过有时候历史总是在你想不到的时候,给你个大惊喜。正当张作霖要彻底沦为卖国贼的时候,日本军部站出来阻止了他。

 

在我过去的文章《918事变,日本爱国者是如何玩死祖国的》一文中说过,日本的军队和政府属于两个独立的体系,谁也管不了谁,互相看着也不爽。

 

在政府对张作霖施压,逼着他签订卖国条款的时候,军队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这帮中二病觉得政府简直有病,直接采用武力解决得了呗,还啰嗦什么。

 

5月份张作霖签订了满蒙新五路协约,六月初他带着签好的协约坐着火车(估计没心情吃火锅唱歌)往沈阳走,结果到了皇姑屯,被关东军埋好的炸药直接送上了天。


张作霖被炸死的车厢


听闻这个消息,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差点气吐了血:我好不容易逼迫他把条约签了,刚签完,你们这帮智障就把人炸死了?!

 

田中找到天皇,要严查此事,天皇也责令军部,务必找到凶手。

 

但是这事就是军部手下人干的,你让军部严查?这不等于让他们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吗?最后的调查结果也很符合大伙的预期,军部表示:不是我们干的,是中国人自己干的。

 

被气疯了的田中缓过神之后,觉得还有补救办法,虽然老帅死了,不还有少帅吗,只要他承认协约有效,咱之前的努力就没白费!

 

当时所有人都知道张作霖是被日本人炸死的,张学良当然也不例外,对于日本人他早就恨之入骨,但当时形势所迫,又不敢翻脸,于是面对日本来使,他和他爹一样,摆出了一副滚刀肉的架势。


电视剧《少帅》中的皇姑屯事件

 

日本人:令尊和我们签订过一份名叫满蒙新五路协约的合同,你知道吗?

 

张学良:听过这个协约,但我不知道我爸爸签没签。

 

日本人:你爸签了,你找找,能找到。

 

张学良:我爸爸火车被炸的时候,所有文件都被烧没了,找不到了。

 

日本人:……那我这有底稿,你看看,要不你签了吧。

 

张学良:我爸爸签没签我都不知道,我更不敢乱签了,放那以后再说吧。

 

日本人:……

 

田中义一:军部那帮二货!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4-

东北易帜和杨常而去

另一边张学良也没闲着,投靠日本人显然不可能,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还不如向国民政府伸出橄榄枝,大家都是中国人,我和蒋介石交好肯定不会背负什么骂名。

 

而且日本方面见张学良不打算履行他爹签的合同,并希望他脱离中国,实行东北自治,还威胁如果张学良不从的话,日军将会自由行动。

 

所以此时向蒋介石示好,是一举两得的良策。

 

蒋介石对张学良的联络自然是满心欢喜,因为国民革命军虽然兵锋正劲,但到东北客场作战能否获胜实在是没有把握,另外红军在后方也已经掀起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而如果对东北军逼得太紧的话,张学良万一一咬牙投了日本人,那东北可就真独立出去了。

 

于是蒋介石和张学良一拍即合,后者也立下了继承父业之后的第一件大功——东北易帜。

 

1929年元旦,东北上空的五色旗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象征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


 

虽然张学良依然是东北地区的实际领导者,他像古代的藩镇一样,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和税收权力,属于听调不听宣的割据势力,但起码中国在形式上终于实现了统一。

 

东北易帜没几天,张学良又干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杀人立威。

 

张学良一直都有抽鸦片的习惯,这按照民国的整体道德水准来说,也不算什么大事,虎踞东北的张大帅的儿子,抽两口大烟,放当时的环境下是要多正常,有多正常。

 

不过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张学良本身也希望能戒掉鸦片,于是在张作霖还在世的时候,他的麾下得力干将杨宇霆给张学良介绍了一位郎中,说这位郎中有一种戒烟针,可以戒掉鸦片。

 

张学良就请来了这位郎中,你别说,这戒烟针一打还真好使,打完之后根本不再去想鸦片的事,但是随后又出现了新问题:这少帅鸦片是不抽了,但一天不打戒烟针就浑身难受。这针越打,张学良的身体越虚。

 

后来一化验戒烟针的材料,原来是吗啡!


影视剧里的张学良犯毒瘾


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和另外一位骄兵悍将常荫槐仗着是东北军的老臣,属于张学良叔叔辈的人物,还手握兵权,越发骄横起来。在东北军高层开会的时候,如果张学良发表意见,他们甚至敢直接说:“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

 

有一次一位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得,找到了杨宇霆,后者带着那位官员直奔张学良府邸,卫兵告诉杨宇霆,张学良还没起床呢,杨直接跑到张的卧室门口踹门,张慌慌张张地开门之后,杨宇霆指着张学良的鼻子破口大骂:““老帅在世可不这样,混帐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

 

在现代文明社会,你如此对待领导乃至平级甚至下级,都够你喝一壶的,何况是那个军阀混战,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时代,你对东北的土皇帝这么吆五喝六?

 

1929年1月10日,也就是东北易帜后的第十天,杨宇霆接到电话,邀请他和常荫槐到大帅府打牌,跋扈惯了的二人没疑心,直接来到大帅府,谁知道进去之后,就立刻冲出刀斧手,将其二人拿下,随即押到了老虎厅处决。


 

-5- 

篇幅所限,暂时说到这里,可以看出来,张学良上台后的表现可以说是可圈可点。

 

从民族大义上,他拒绝了日本人要求的满蒙自治的威逼利诱,改旗易帜,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

 

从孝道上,他与杀父仇人划清了界限,并否认了父亲与之签下的卖国条约,不至于让父亲死后担上卖国的罪名。

 

从权谋上,张学良杀伐决断,果断处理掉了威胁其领导权的两位叔父辈功臣,将东北四省的大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也让所有人不再质疑他统帅东北的能力。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刚刚上台的张学良虽然没有土匪出身的张作霖那般是个乱世枭雄,但怎么说都是一个靠谱的领导。

 

只是命运在最初对他展露出灿烂的笑容不久之后,就显示出了严酷的一面……




领导决定了这锅你来背 l一个的思念有多深

让人们可以公开低俗l 日本小学午餐秒杀中国

 清理掉那些国学私塾l广州为什么吃不掉佛山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