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最该拍的片子,被泰国先拍了

2017-12-28 槽值 飞碟说


有句调侃说:泰国的广告像电影,中国的电影像广告。


因为他们神一样的脑回路,画风清奇又有理。


今天讲一个泰国的公益广告,主角是一名菜市场的妇人,每天工作就是收租。


脾气暴躁,行为粗暴,一出场就骂自己的司机。


收租也不手软,到点必须得交,一点不准拖欠。不给钱,甚至摔摊贩的秤。



这一幕被买菜的人拍到,上传到网上,火了。转发、分享、谩骂,三天内被阅读上百万次。



看到的人都愤怒不已,用键盘表达自己的情绪,称要联合起来,共同抵制,不再去这个市场。让她无路可走、无租可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22oiwhkq&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源:泰国清迈象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伸张了正义;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


每个人都觉得这是在惩恶扬善。


人们用手中的键盘演了一场正剧,坏人应有报应。


事实呢?这个收租婆让聋哑人进自己的市场,帮晕倒的人扇风,摔秤是因为商贩缺斤短两。



因为凶神恶煞,人们先把她定义成了恶人。

先入为主害死人

要说类似的视频,一定绕不过陈凯歌的《搜索》。


高圆圆扮演的都市白领叶蓝秋,因拒绝给老人让座,被乘客集体指责,视频发到网上,蝴蝶效应般,开始了一场针对她道德沦丧的网络谴责。


因一句气话“要坐坐这儿”,彻底改写了数人命运。



义愤填膺的网友并不知道,刚去医院续医保的她,被查出淋巴癌晚期,正沉浸在悲伤与恐惧之中。


“现在就算满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了。”这句话倒很应景。


老板妻子莫小渝误会叶蓝秋是小三,跟着火上浇油一把,群体彻底被激怒。美貌、无礼、插足他人婚姻……这些刺激眼球的词语,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得出“真相就是这样”的结论多么顺理成章。



每个人在“事实”面前,抢着为她定了罪。


后来叶蓝秋自杀了。病痛和网络暴力让她受尽折磨。


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真的,是对的,不过是先下判断。


记者陈若兮因报道这件事,迎来事业上的春天。真相大白,每个人都暗怪她给了错误的引导。不由想一句话:一人犯罪,世人皆是同谋。


别轻易站队,也不要随随便便就恶语相向。先下结论,你便只能看到你想看的东西。


这样的故事并不算少。


泰国短片《再也回不来的乞丐》中的店铺老板,每天早晨开门,都会见门前睡着一个乞丐,赶都赶不走。


不仅挡着做生意,还一股子难闻的味道。


他每天开店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水、扫帚、鸡毛掸子赶乞丐走。


《再也回不来的乞丐》


有一天,打开门他发现,乞丐不见了。


又过了几天,还是没回来。


店铺老板想起自家安了监控,调出来看。最后兀自落泪。


原来,乞丐每天晚上睡在自家店铺门口,会赶走那些不怀好意的人。难闻的气味也是路人在卷帘门上撒尿,和乞丐没关系,还是他赶走了那个人。


乞丐失踪的前一天晚上,店铺遇上了小偷。乞丐和他们打起来,搏斗中被刀刺中了……


《再也回不来的乞丐》


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经验判断,也以为得出的结论一定错不了。


之前上海姑娘蹲着等地铁,被人评价其没教养、不雅观。但附和的人有没有想过,人家或许是生病了呢?


别先做判断去看事实。那样的事实,是歪曲的结果。

大多数歧视源于断章取义

很多人相信“眼见为实”,觉得既然已经亲眼所见,一定错不了。


可惜的是,“眼见为实”也许并不准确,因为你无法保证,得到的信息完整还是片面。


今年6月,杭州女孩吴思齐夺得市中考状元。都市快报在发布新闻时,用了吴思齐同学提供的一张照片。


网友纷纷夸赞状元的优秀。但没过多久,有博主爆料说找到了照片“原图”,称状元已早恋。


评论里不乏有调侃说:


“报纸也是为了广大单身狗好……“


营销号赚足眼球后,剧情再次反转,知情人士道出真相:两人并非早恋,这是班级正常拍摄的毕业照。还提供了真正的全图。



为吸引眼球而造谣的案例不在少数,也折射出网络背景下的境况:你平时看到的,也许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有一张很经典的图片,恰巧可以佐证——你以为后者非常危险,但现实却是,前者在被追杀。



你的位置决定你看到的事情,很多事情沒有你想得简单。


前不久,演员袁立发微博,称自己参与的《演员的诞生》遭到节目组恶意剪辑,自己被塑造成神经病,这与现场拍摄情形完全不符。


节目中,她毫无缘由地就对张国立说:“你把我弄伤心了”


这个场景对应的画面,是章子怡和宋丹丹错愕的表情。



后来袁立讲,这是因为节目组根本无法展示她说这句话时的嘴型。


袁立在接受视频专访时说:“这个剪辑非常好,因为他非常能够用他手里的那把剪刀去剪出他想要的东西,所以这个是剪辑的胜利。”



要歪曲和毁谤一个人,断章取义是最便捷的方式。


《吕氏春秋》里,记录了孔子误颜回的故事:


孔子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受困,七天没吃上米饭了。颜回讨米回来煮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那一幕,起身说:“我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了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瞬间领会:“不是的,刚才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可惜,我就抓来吃了。”孔子听完叹息:“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可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可自己的心也不能完全相信。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人习惯性地根据一点证据去猜测事实,下结论时还觉得自己再聪明不过。这就如同盲人摸象,只是自己全然不知。

看不清楚也要先跟风

什么是从众?看字面就知道,人一多就存在。


学者陈丹青说:不从众、保持独立人格、坚守个人的价值观,这在中国,非常难。


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看起来总是安全的。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很正常的选择。为了不被集体拒绝,不被大多数抛弃,为了能获得更多信息,这么做成本低还风险小。


某款手机游戏火了,身边的朋友都在玩儿,还能自动生成一套特殊的语言体系,说话都和对暗号一样。没玩儿过?那就会和大家聊不到一起去。


主持人马东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由于工作性质,为了解年轻人的生活,在上楼坐电梯的间隙,他也抓紧一切时间打游戏。


马东乘电梯间隙玩游戏/《十三邀》


某种特定情况下,从众是让一个人融入一个群体的最高效办法。但更多时候,它的体现形式是消极的。


今年8月12日,南京火车站一20出头的成年男子被拍:他把手伸进小女孩的衣服摩挲,涉嫌猥亵,小女孩看起来早习以为常。


与此同时,几千公里外,有个人可能也没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这个男子。


缘起是网友在热门微博下留言:这是我大学同学,名叫李炳鑫。



很快,他的个人信息、就读学校都被曝光在网上。事态发展超出了控制。



13号晚上,李炳鑫通过公司的公众号发文《如果没在媒体工作,我这辈子都洗不清猥亵儿童的罪名》,这才让摩拳擦掌的群众们稍有冷静。


当时撰写留言的李炳鑫同学也向他道了歉,“自己不是有意的,就是脑子抽风,发了这个消息,做了一件犯法的事儿,请求原谅。”


整场风波,仅仅源于一条评论。网友看见“猛料”,八卦之火便随之燃起,怕错过这个“伸张正义”的机会,假消息就这么传开来。


三人成虎,多有几个人声称认识李炳鑫,可信度就越高,他的名字就这么在网络中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这是场彻头彻尾的闹剧。就像李炳鑫说的,如果没有任何发声渠道,人人合力为他打造的变态人设极有可能伴他一辈子。


著名的“阿希从众实验”里,被测人员需要回答“左侧竖线和右边的哪条一样长”,一开始没人出错。但在研究人员故意引导说出错误答案后,被测试的人会因为想让自己合群,纷纷改变答案;



某恶搞视频中,“托儿”在电梯里作出诡异的举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就会模仿。


广东卫视《幽默观察家》


看起来荒谬,就算人们心心念念“我们不一样”,但生活中,从众心理却无法抗拒。


除非,在这样的时刻能试着冷静几秒。

独立思考又难又重要

“江歌案”最初成为热点时,网络上一片义愤填膺,似乎所有人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揪住刘鑫是否锁门的细节不放。


情绪被渲染到极致,众人也都自告奋勇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出了气,可真正应该被关注的凶手,却在舆论中默默观望,还把网友的情绪转化为在法庭上对自己的有利证词。


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从众心理,都是阻碍人独立思考的路障。它们中的任意一个,都在削弱人对事情判断的客观程度。


很难克服,所以它们让人看起来不靠谱。


文章开头提到的泰国影片末尾,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无法躲开人性的弱点,却可以选择用不一样的眼光,看这世界。


健康的人不应被情绪病毒感染/游戏仔辰辰



end


本文转自网易新闻公众号“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讲道理的女神,既能提笔把文造,也能教你把妹撩,关注槽值寻找共鸣,治疗你所有不开心。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你这么没素质一定是中国人l朋克式养生

考研神押题背后l100座村庄就要人间蒸发

邹市明双眼多处骨折l该不该看恋人手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