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卫生巾泡茶都能上瘾?这些人为了high也是拼了l心理扭蛋机

金灶沐 飞碟说 2019-11-11




这是心理扭蛋机的第11颗扭蛋。

为了爽翻,他们根本不在乎“恶心”


有一个恶心的笑话,俩吸血鬼上酒吧,其中一个对侍者说:“给我来一杯鲜血。”另一个说:“给我来一杯热水。”它的同伴吃惊地看着它说:“咋转性了?不喝血了?”结果这个吸血鬼优雅地从屁股口袋里抽出一块用过的卫生巾,说“哥们今天喝茶包!”


我一度被这个笑话恶心得够呛,万万没想到,我最近看新闻,世界上还真的有这么一群人。


2018年11月,印度尼西亚的严肃媒体《雅加达邮报》刊发了一篇并不长的新闻:一些印尼年轻人在垃圾堆里翻找用过的卫生巾,然后用水煮沸,将水放凉之后喝下,能够体验到“飘飘然的快感”。之所以煮用过的卫生巾,只是为了省钱。



这种玩法在贫民窟13到16岁的青少年中最为流行,而且至少两年之前就开始了。街头少年口耳相传,卫生巾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工具也从用过的卫生巾演变到新的卫生巾。后来他们还发现,纸尿裤煮水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正在饮用此种“饮料”的少女


印尼消费者基金会在15年的测试中表明,印尼许多卫生巾都含氯以用于漂白(我国合格卫生巾是不含氯的)。网友推测煮沸的卫生巾水里有氯,喝下去会让人产生类似吸毒的快感,




然而根据医生的专业解读,水里溶解的氯只能对人体产生刺激,让人眼睛干涩,咳嗽不止,恶心头痛。无论是水中的氯,还是卫生巾里面的强吸水物质,都不太可能让年轻人产生快感。


最可能的原因是心理成瘾,他们可能曾经接触过毒品,也可能是用卫生巾煮水去揣测吸毒的快感,喝这玩意想获得生理上的爽,基本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强力胶、驱蚊剂、牛粪......也都能成为他们的毒品替代品,贫穷限制不了想象力,心瘾比毒瘾更难戒。

什么是成瘾心理?

成瘾指个体强烈地或不可自制地反复用某种物品或某种行为满足自己的冲动,尽管满足这种冲动要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它给你的满足感。


2013年深冬,赵金龙怀着“抢钱买大力,大力出奇迹”的美好愿望,把刀背架在一对正在存钱的父子脖子上,最终被父子反摁在墙上。被抓入狱之后,大力哥不断感叹“这抢劫太失败了。”



他曾经是止咳水的受害者,从十块钱一瓶的小泰,喝到几十元一瓶的大力,他喝得家也败了,父母妻儿也和他不联系了。如今,经历了两年监狱生涯,他已经戒除了药瘾,干起了直播的工作。



有人会问,这么一款毒药,为什么还会在市面上流传?药水的主要功效为镇咳祛痰,注意事项一栏通常都会标明:本品不宜长期服用,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止咳水并非有多容易成瘾,更没有那么难戒除。而是因为瘾君子们,在发现一瓶止咳水只够自己喝两次的时候,依然沉迷于止咳水产生的舒适感,而没有选择悬崖勒马。

心理成瘾比生理成瘾更可怕


成瘾并非一蹴而就,是接连不断的刺激才会产生,由于成瘾产生的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共同作用,才是瘾最难戒除的地方。


科学家发现,人脑中会分泌多种让人觉得快乐,舒适的物质,比如:产生快感的“多巴胺”,带来激情的“去甲肾上腺素”,负责减压和镇痛的“内啡肽”,还有增加我们安全感和依赖感的“催产素”。可以简称它们“快乐素”。


多巴胺生物合成过程


正常人快乐素分泌的很少,是在我们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时作为激励的才出现的。如果过量分泌,人就对于外界刺激置之不理,沉浸在心中有曲自然嗨的状态里,会宛如沙雕。


比如,吸毒会刺激人体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物质,让人产生极度愉悦,正在吸毒的人会产生一种“看画片”的状态,眼前一片幻觉,看什么都招笑,周围的事物都是peace and love(和平与爱),以至于在警察破门而入把他按倒,他都感受不到任何疼痛。


几名吸毒过量的男子瘫倒在美国街头


根据记录在册的吸毒人员和隐形吸毒人员占比推算,全国吸毒人数超过1300万,占总人口的1%。其实戒毒并没那么难,医生判断,只要6个月不吸毒,就可以视为生理戒断。但公安部门表示,要3年不复吸毒才能视为真正戒掉毒瘾,就是因为,心理戒毒比生理戒毒要困难太多。


同样,吸烟也会刺激,让人产生依赖感。有数据显示,戒烟72小时,就可以代谢出身体里的尼古丁,1-3个月就能完全戒掉生理烟瘾,但戒烟的成功率还不足7%,原因就是,他们会因为心理成瘾而不断复吸。




成瘾分为三个部分:产生冲动,实施行为,获得奖赏。他们三者形成奖赏回路,一旦某种行为短期让你达到迅速满足,并不断重复这种循环,这个循环就会形成长期记忆,一旦上瘾,忘却很难。


成瘾的奖赏回路


就算你主观上已经没了吸烟的意愿,在电梯里闻到别人吸烟,也会情不自禁让你联想到当时的吞云吐雾,继而想再来一根。而一旦你选择戒断,你曾有过多少愉悦,就会有多少痛苦。


比如戒烟时会产生疲倦,哈欠连天,萎靡不振的症状,与此同时,被烟瘾折磨的你产生了痛苦和焦虑,对成瘾的冲动再次强化。只有通过再次吸烟才能缓解这种痛苦,逃避戒断反应带来的惩罚。

是否成瘾,取决于你是内控人格还是外控人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我的人生好像就变得非常单一,对着屏幕傻笑成了一天工作的主要内容。就算王子每隔一小时开启一次暴力催稿,我也还是以七天憋出六个字的速度拖稿,继续刷一些没用的网页。


我关心微博里几个演艺圈塑料姐妹花的爱恨情仇,关心知乎里叔本华是怎么在字里行间揶揄黑格尔的,就是不关心屏幕上的文章写到哪了。像我这种上班摸鱼的网瘾妇(shào)女,就是典型的心理控制能力差。



美国心理学家J·B·Rotter提出过心理控制理论,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内控者能够看到自己行为对结果的影响,而外控者会把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跟结果联系起来。比如,俩人投三分球都没进:


内控者:今早没吃饱,状态不咋地。

外控者:这球太轻了!这地太滑了!这风太大了!这筐太斜了!


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内控性低的人,更容易成瘾。而内控性高的人,会对结果有更多推测,继而削弱冲动。他们可以看到吸毒对身体的摧残,沉迷游戏对时间的消耗,过多手淫会让精神萎靡不振。

自我警示,主动戒断

成瘾对身体的伤害,超出你想象。和第一部分提到的卫生巾煮水差不多。美国的青年学生一度流行吸笑气,以瘫痪的代价,换来十分钟的飘飘欲仙。最终,热衷此道的学生,变得反应迟钝,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


成瘾也会带来诸多心理疾病,比如社交恐惧、抑郁。然而,让你一时爽翻的东西,并不能解决你的真实问题。有部分人脱瘾后,仍然缺乏努力的目标和动力,终日无所事事,然后再次染上烟瘾,酒瘾,色情瘾等等。





对于凭空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事物,你必须保持最基本的警惕,联想它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吸烟有害健康,强撸灰飞烟灭。一旦你发觉你对某事物成瘾,请遵循生理戒除-心理戒除-回归社会的顺序来进行戒断(如果没有造成生理影响,可去掉生理戒除)。主动隔离成瘾事物,用运动的方式让大脑产生多巴胺,逐步过渡回健康的人生。


除此之外,找到人生目标和能正向激励你的事非常重要,必须解决这些根本问题,才能助于你成为一个内心积极,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往期

精彩

有种微信女乞丐,天天管你要红包l 敢问敢答


荼毒生灵的女德班,开始对未成年人下手了l谍报战


被罚7亿!这个养生骗局,上亿中国人还在信:你不是在养生,你是在作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