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黎一场大火,让中国网友打了起来

丹尼尔 飞碟说 2019-11-11


很多时候,网上发生的热门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意思,但网民对该事件的态度反而十分有趣。这就是人们一般说的“评论比正文好看”。

 

今儿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就属于这个范畴。

 

万里之外的法兰西,世界闻名的名胜古迹付之一炬,消息传到中国,却让中国网友们炸了锅,分成了两派,互不相让,恨不得把人脑袋喷成狗脑袋。


 

一派痛心疾首,哭天抢地,仿佛这场大火烧掉的是自己家房子;另一派拍手叫好,喜笑颜开,觉得这纯粹是法国人当年多行不义,必遭天谴。

 

今天我可能两派都要得罪一下了。

 

首先还是要佩服一下西方的文化输出能力,即便是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应该承认,在软实力上,西方国家是可以吊打全世界任何地区的。

 

2015年的时候,法兰西大球场周围遭遇恐怖袭击,震惊世界,那几天,巴黎两个字在朋友圈刷屏,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甚至变成了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以表达慰问。

 

后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在叙利亚每天都在发生。

 

但似乎没人在意叙利亚。

 

再比如这次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几乎立刻引爆了互联网,微博热搜看一下,前几名几乎被这场大火包圆了,一有新的新闻发布,也会立刻出现在热搜榜上。

 

但这种人类文化瑰宝被烧的悲剧并非第一次发生,去年的巴西国立博物馆火灾,几乎把南美文明的精华藏品一波带走;2016年,印度新德里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也被焚毁,珍惜动植物的标本,甚至上亿年的恐龙化石也被烧成了灰。

 

但这两起惨案的关注度都没有巴黎圣母院的这么高。


 位于新德里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发生火灾


确实,巴黎圣母院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很多人经过科普已经知道,这座建筑从我国宋朝时期开始修建,一直修到了元末才竣工。它是法国乃至欧洲的地标性建筑,而且这场大火之后,巧夺天工的玫瑰玻璃花窗也只能存留于影像中了。

 

但是,另一座文明古城,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早已在战火纷飞当中变成了废墟。说起历史底蕴,大马士革一点不比巴黎差,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伊儿汗国,到帖木儿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

 

然而,几年里,我没见到几个中国人为大马士革痛心。


 大马士革


难道法国人的人命就是比叙利亚人高贵?难道巴黎圣母院的文化价值一定高于印度和巴西的博物馆?难道四千年的古城大马士革不配得到中国人的痛心?

 

当然不是,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提起法国,提起巴黎,你会想到文学巨匠巴尔扎克、雨果;你会想到奢侈品,塞纳河;你会想到米其林餐厅评分系统。

 

很多人今天都在发这张图:

 


伊桑-霍克充满文艺范儿的忧郁眼神一加持,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觉得巴黎简直浪漫透了。

 

而不幸的是,甭管是叙利亚、印度还是巴西,都没有如此强大的宣传手段,可以让自己在世界人民心中立下高大上的人设,所以当他们遭遇悲剧的时候,自然也就关注者寥寥。

 

有些人总是对文艺作品乃至相关从业者十分鄙夷,甚至把其当作社会毒瘤,但希望你看完这段的时候能够理解文化输出的重要性。你可以说中国的大多数艺人水平不够,但不能说他所从事的职业不重要。

 

每逢名人去世,或者类似今天这种世界瞩目的热点事件发生的时候,网上总会掀起一股大型的刻奇、跟风运动,随时表现出一副“我跟名人很熟”,“我对这件事非常关注”的样子。

 

我今天早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卧槽,不是吧?唉,可惜了,我还没去过。几点了?不早了,赶紧起来洗洗去吃早点上班吧。

 

没错,我也就震惊、惋惜了一小会,甚至五分钟都不到,随后就不得不爬起来去工作,而出门后,因为韭菜盒子很好吃,我的心情就一下好了起来。

 

后来在微信上和金灶沐还有栩小牧聊了一下,他们的态度跟我一样,就是觉得非常可惜,但难过嘛,真谈不上。


 

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几个同事说起这事,基本大家态度是一样的:惋惜,但不悲痛。

 

简单说了几句之后,我们就开始讨论今天的面好不好吃,晚上吃啥以及周末去干嘛这样的话题。

 

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人民,万里之外毁掉的东西再价值连城,对我来说,关注度也不如这个月工资能发多少高,没办法,我的逼格还没高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境界。

 

相信大多数人也跟我一样。

 

然而看看朋友圈,则画风突变,好多人哭天抢地,恨不得一头撞死,以殉巴黎圣母院。

 

有大半夜痛哭的:

 

 

还有说得好像人类800年历史文明就一个巴黎圣母院了似的:

 

 

还有个一瞬间泪目的:

 

 

还有个不知道想说啥,但一看就知道压根没去过巴黎,也不了解巴黎的:

 

 

 

其实我完全相信有些人是真的会发自内心的难过的,比如学建筑的、学艺术的、真心热爱法国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遭此大劫,痛心疾首我可以理解。

 

就如同去年单田芳去世的时候,我真的难过了一会一样,毕竟我确实是听着他的评书长大的。

 

然而这群云哭丧的人群中,肯定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就是跟风凑热闹,李敖去世了他们缅怀李敖,金庸去世了他们跟风悼念金庸,霍金去世了他们又摇身一变又成了物理爱好者。

 

其实我并不是特别反感跟风,但我希望的是首先你不必刻意把自己的反应调到一个夸张的地步,表达应有的惋惜就可以了,不用拿出失恋的劲头来;其次跟风过后,希望你能有点提高,而不是在朋友圈刷下存在感就过去了。

 

哪怕你能把《巴黎圣母院》这本书看看,知道埃斯梅拉达、克罗德和菲比斯,也算是进步了。省得遇到懂行的真跟你聊聊巴黎圣母院的事,你不幸露怯要强。


 

有跟风的一派,就有反跟风的一派,但反跟风反过了,就变成另一种跟风,甚至连一点人味儿都没有了。

 

这次大火就烧出了这样一批人。

 

06年我去北京玩的时候,和表弟在长城脚下买冰棍,卖冰棍的小贩实行价格双轨制,中国人三块一根,老外十块一根。

 

表弟还在中二的年纪,义愤填膺,当时就想戳穿这无良奸商。

 

而我比较怂,不想惹这个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拉住了表弟说:嗨,当初八国联军的时候抢咱多少好东西呢,现在多收他几个冰棍钱怎么了?

 

趁着表弟还在思考的时候,我赶紧把他拉走了。

 

其实这话只是我不愿意惹麻烦而随口想出来的理由,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十三年后的互联网上,居然真有人把这个逻辑当成了真理:

 

 

如果说跟风的人还算傻得可爱,那这群人则纯粹是又蠢又坏了。

 

首先,这些人应该平时不看历史,英法联军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打进了北京,这不假,但烧圆明园这事是英军干的。

 

(英方谈判代表)额尔金勋爵说,火烧皇家的园林,是为了给清朝皇帝一个教训,这可以让皇帝痛苦,可以让他丧失骄奢淫逸享乐的天堂,却和中国普通百姓无关,因为普通百姓连靠近那些园林的资格都没有。


对额尔金的这一举措,法国人首先表示了不理解。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毫无意义的报复举动,是对艺术品的野蛮破坏,所以他们首先声明,他们的军队不打算参加。

 

法国人不但没烧圆明园,还打算阻止。

 

当然了,这不是说当时的法军有多好,他们强盗的性质没有变,只不过中国人都讲究“冤有头,债有主”,“一码归一码”,英国人干的事,真没必要在160年后按在法国人头上。


 

其次,那时候的法国人又不是现在的法国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法国还是君主制,皇帝还是拿破仑三世,而那时候中国还是大清咸丰年间。

 

而现在法国已经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中国也早就是换了政体。要是谁都把历史上的恩怨时刻牢记,等着对方倒霉的时候落井下石的话,那世界早乱套了。

 

假设中国出了什么事,印度人跳出来说活该,当初你们在唐朝贞观年间,曾经有王玄策借兵灭国的事,所以天道好轮回;东南亚某国说报应啊,当初你们明朝的时候郑和下西洋,到处炫耀武力,拿走了我们不少好东西,没想到也有今天吧?

 

列位会有何感想,我会觉得这人有病。

 

人类文明有记载之后的几千年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浩如烟海,如果都记着这笔账,那谁也甭想着合作发展了,都去报仇得了。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英国人应该高兴,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要是没有你们法国人支持,现在美国可能还是我们殖民地呢。

 

德国、西班牙也应该高兴,三十年战争的时候,我们打的人口快少了一半,你这就是天谴!

 

都这么算,还有完吗?


 

最后,当年的法国侵略者再该死,你多恨,我都没意见,但巴黎圣母院是无辜的。说一句说烂了的话:它是全人类的瑰宝,理应属于全世界人民。而这次大火,也是全人类的损失。

 

中华民族的近代史是多灾多难的历史,所以我们应该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但我们之所以要追求强大,追求民族复兴,是因为我们经历过野蛮对文明的残害,只有强大起来,我们才能保卫文明。

 

而不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这种自嗨式的阿Q精神属实落了下乘。

 

我知道后台肯定有人会骂我圣母,你们开心就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