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学问答:关于“我和微信的2015”的谣言有必要去追查吗?

2016-01-10 唐映红 psy-eyes

Q&A160110


  问:关于“我和微信的2015”的谣言有必要去追查吗?


  答:今天好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刷屏了。这是通过腾讯官方地址发布,并且SSL证书也是腾讯所有的。这个小功能是微信官方为了明天的微信年度大会“微信公开课PRO”做的一个小插曲。它通过链接内部数据,给参与测试的用户提供用户感兴趣的多组数据,例如,用户加入时间、顺序编号、第一个朋友、第一条朋友圈发布时间;以及2015年发了多少条朋友圈、收发各多少个红包、在多少个城市使用微信、收获了多少赞、新结识了多少朋友、走了多少步,等等。说起来,这应该是微信官方依托大数据给用户的一个小福利。因此,尽管只是内测,但也在短时间之内即在朋友圈疯传。


  随即,在“我和微信的故事”在热传的同时,一条显然是某用户故意捏造的谣言也在朋友圈热传。该谣言以现身说法的方式警告说,微信公开课PRO的链接是一个盗取用户数据的木马病毒,须立即转出支付宝的钱,已经有人的支付报被窃取一空,云云。由于许多用户不能辨别真伪,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将谣言讯息广为转发传播,使一些用户心有余悸不敢轻易点开微信公开课PRO的链接;甚至有些用户惴惴不安地警惕着支付宝里的钱。


  那么,这样的谣言需要,或有必要去追查并处罚始作俑者吗?


  不必!这只是一个明显的玩笑。由于AT两个互联网巨无霸之间的竞争,腾讯的微信根本就没有向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开放接口,因此,即使是病毒链接,那么只可能窃取微信支付的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窃取支付宝里的钱。


  从心理学角度,人们在面对一个广为流传的讯息时,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方式。当一个讯息传播得越广泛,接收和转发的人群越多,那么人们的感受和行为反应就越趋于多元化。传播的样本达到一定的规模,其中就几乎必然包含一些恶作剧心态的用户。同时,人们对越是广泛传播的讯息,越可能激发出整蛊、恶搞的动机和心态来。因此,当微信公开课PRO的内测链接被广为传播的同时,出现恶作剧或整蛊的现象是势在难免。对微信官方来说,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无须做出追查并处罚的姿态来,那样真的很Low。


  另一方面,在讯息自由传播的情境下,任何谣言都能够即时被澄清而不致带来恶果。当谣言传播到一定规模,那么澄清的讯息就必然应运而生,并得到传播。因此,在一个小时之内,从知乎,到微信公号便出现澄清的讯息,并也同样得到广泛的传播。


  之所以有人会上谣言的当,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当个体用户的知识积累和辨别能力不足以判断时,那么谣言所蛊惑的可怕后果就具有感知显著性,促使用户因此而感到恐慌,并将这种恐慌传递出去以减轻自己的焦虑。这是恶作剧能够在短时间恐吓到一些用户的心理机制。但在讯息自由传播的情况下,这种局限在部分用户群体的短时间的恐慌很快就会被新的澄清谣言的讯息所化解。而且,澄清的讯息因其具有事实依据和自然的逻辑自洽,比谣言更有说服力,这就必然使谣言在短时间之内失去影响力和传播力。


  上述整个过程根本就无须任何外力的介入和干预,只要让讯息自由传播,那么信息不对称会随着讯息的自由流通而得到扭转,哪怕再愚笨的用户,也能得到更有说服力的澄清谣言的讯息。更重要的是,在谣言传播-澄清谣言的讯息传播这样的此起彼伏的过程,广大的用户得到了新的经验,起码那些对AT之间互设屏障几无所知的用户现在知道在微信上是无法使用支付宝钱包的;起码有更多用户知道如何判断一个链接是否有害(网址和SSL证书效验)。


  用户正是经过这样自然而然的真伪或不同观点讯息的对冲传播而逐渐成长成为成熟的用户,而成熟的用户的最首要的特征就是不轻易上当受骗。但是,如果人为地干预这个过程,用貌似保护用户的方式来营造没有谣言的干净的网络环境,那么将有越来越多的用户越来越无知。阻止用户成长成熟显然对于那些想传播与垄断权力捆绑的所谓“官方谣言”有巨大的利益。用户越无知,也就越容易被垄断权力的谣言所蒙蔽。


  起码,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孕育了BAT这样的巨无霸,中国的网民也是全世界最多,中国也是自诩的网络最牛叉所以召集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社会,但是一条故意留下破绽的恶搞微信公开课PRO链接会导致支付宝钱包被盗取的谣言竟然能招致如此之多的微信用户,其中还包括一些腾讯公司员工的用户上当受骗,已经反映了中国有那么多互联网用户是如此单(wu)纯(zhi)。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跳转微信公开课PRO链接,看看你与微信的故事。


2016-01-10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