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欢“葛优躺”的你,现在还好吗?

2017-12-11 那达nada 国际佛学网




当“葛优躺”掀起“比废大战”、当《马男波杰克》的毒鸡汤引领经典、当“丧茶”火热大卖,“丧文化”以一种反鸡汤的文化姿态,比“伟光正”更能引起共鸣。面对无法排解的外界压力,年轻人的“小确丧”究竟是无义的空耗时光?还是反观自己满血复活的机会?



一、“丧文化”究竟是什么?



菠萝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但最近也发现一件事,就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用“丧”来形容自己。大家都愿意自称为一个活的很丧的人。说什么“感觉身体被掏空”“颓废到忧伤”“生无可恋”。还会发很多很丧的表情包,淌着眼泪的咸鱼,悲情的青蛙,还有著名的葛优躺,这些都是丧的代表。

 

总之,丧的一个共同点是站在“传统的,充满奋斗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的对立面。


二、“丧文化”是否有对错?



有人为丧文化的流行担忧。有人说丧不是一个好的状态。人不能丧,年轻人更不能丧。


菠萝今天也想说一说对于丧的个人的看法。

 

在菠萝看来一个文化的产生,也必然和它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从现在推崇的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人只活一次,既没有上一辈子,也没有下一辈子。那么这一辈子,大可以过的随性一些,愿意在命运中去追,还是不去追,都只是一种选择。

 

如果从人们理解的宇宙的时间和空间来去看这件事儿的时候,生命,就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微尘,存活了一个刹那。那么这个只有一个刹那的微尘,它是一个努力的微尘,还是一个安静的微尘。这没有什么对错,也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宇宙他根本不在乎。

 

有些人之所以急于反对丧,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它伤害了当今的商业社会规则。如果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就变得有好坏,有对错了。


一个公司的员工都不想做事,都要放假、旅游,都想丧着,那这个公司老板肯定要头疼了。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工人、农民,所有的生产力都想放假、旅游,都想丧下去,那这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恐怕就没有饭吃了。


所以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不劳动是错误的,劳动是对的,而且是光荣的。

 

如果要站在年轻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丧文化它背后隐藏的是年轻人对自己的无奈,对于这个时代的无奈。就像有人说的,丧文化是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反抗。

 

看看在当下社会:城市的房价不断攀升、职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成功越来越难,阶级固化越来越明显。看不到希望的年轻人仿佛达成了一个共识:“既然大家都过得不好,努力也没有什么用,索性就这么凑合着活下去。”丧文化就这样受到了年轻一代的追捧,在年轻人之间传播。

 

其实有时候人们之所以会丧也是因为人们一厢情愿的把这个世界想象的过于美好。


一般的主流宣传中,年轻人应该是充满阳光和活力的,他们拥有理想,为他们的事业而奋斗。但是现实的世界它却有着残酷和丑陋的一面。

 

当一个人怀揣着理想,却遭遇现实的丑陋,他难免会出现落差,当他用尽了他的智商和情商也解不开这个难题的时候,就会对生活产生无力感。最后放弃努力,过上了沮丧的生活。

 

我记得一位佛学大师在他的《苦才是人生》一书中写到:人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会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

 

人们盲目的乐观的把现实社会想象的太美好,就会轻易地被现实打倒。他们能做的反抗,就是说“不”,我不干了,我不想工作了。于是丧着的人们就喜欢这样无所事事,漫无目的放空的生活。

 

其实在佛学的世界观中,生命是有轮回的。而且生命是具有无限的潜能的。生而为人是获得了一次极为难得的从轮回中解脱的机会,如果浪费了是一件可惜的事儿。


三、“丧文化”有什么力量?



其实在菠萝个人看来,一个社会鼓励所有人,都要机械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周一到周五上班赚钱,周六周日休息两天,两天之后继续上班。这是一个有一点恐怖的社会规则。选择放弃这样的生活,也不见得是人生的一个失败。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世上有些事本就不值得去多么努力的。有时候选择放弃,他甚至也包含了一种觉醒,和一种从圈子里跳出去的勇气。


在佛法中,有一种非常难得的心态叫做出离心,它其实指的也是一种从圈子里跳出去的,内心的一种觉醒和勇气。


所以因为生命宝贵,就应该停止那些无意义的事,去把时间、精力留给更值得的事情上。


不知道这么说,大家会不会感觉菠萝也是一个很丧的人?

 

其实菠萝认为,丧可以看做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丧的人不需要轻看自己,反而应该是用这个时间来看清自己,看清世界。有时候我们的社会太急躁了,急躁到让每个人都没有空去反观自己。不妨把丧,当作一次反观自己的机会。

 

当然菠萝觉得,人生是不能一直丧下去的。在丧文化的圈子里流行一句话,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我们要注意,不能把丧变成一种惰性。不要把丧当成一种洒脱来糊弄自己。


大家可能觉得,无欲无求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很多人也喜欢以此来标榜自己。但往往人们只学了表面,没有学到内涵。


其实老子讲无欲无求,他是要追求达到一种天人合一之境;庄子他一生逍遥于天下,他也是要追求精神的自由;还有犬儒主义他们想要像狗一样地活着在世,他们是要把时间和精力留给追求美德。


那么丧着的人呢?我们选择把社会上的追名逐利放下了,那之后呢?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要去追求什么?

 

其实佛教也常常讲要看破放下,但看破放下之后呢?对于佛教修行者也是有着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他们开始了一场生命的修行,去获得心灵的自由,去参悟禅的智慧,去慈悲度化众生,去达到生命的圆满正觉……可以说修行者放下了俗世之后,它开启了生命的另一层境界。

 

所以在佛法中,也不会把生命的苦难看做是一件坏事,因为人们往往是遭遇了生活的磨难之后才会学着停下来,去反思。在反思中,对生命产生觉醒和领悟。


所以,菠萝说丧,它也并不全是一件坏事。它看似是一个囚笼,但其实它有一扇门,通往人生的下一个境界。就像每一个毛毛虫若想变成会飞的蝴蝶,达到人生的下一层境界,它就需要去作茧,自缚,经历一场黑暗的日子。人的生命其实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如果没有经历过,毛毛虫一辈子就只是一只毛毛虫。


从某种角度来说,丧,就是一个这样难得的,能够让生命蜕变的机会。

 


在最后,对于丧着的人们,菠萝想说:人生中有些大家都在忙活追求的事,不做也罢。但有些珍贵的东西,如果没有发现,或者错过,也实在可惜。丧,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转折,不妨静下心,去参悟,去遇见那道启迪生命的智慧之光。


愿有一天,丧着的人们都能破茧而出,同时还拥有一双能让生命飞翔的翅膀。


配图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