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蓝水碧美常德!湖南日报推介常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常德发布 2021-09-23


天蓝水碧美常德

——沅澧大地“生态保卫战”交响曲

周勇军 王 珊 俞开海 肖洋桂 黄道兵 于 航

金秋时节,常德这片形如蕉叶的大地,美得令人陶醉。中国最大城市内陆湖柳叶湖,浩瀚无垠,清波荡漾,格外秀美;依城而过的穿紫河,九曲回肠,波光粼粼,美如玉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洞庭,满目翠绿,水天一色,成群的天鹅在湖面翩翩起舞……

(刊发于2019年9月28日湖南日报第6、7版)

这一幅幅生动写实、五彩斑斓的水墨画卷,折射出的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强决心,显现出的是常德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推动生态环境之变的非凡气魄!

从版图上看,常德,地处湘西北,坐拥西洞庭,在我省“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中,就有沅、澧两水穿境而过。众多的江河湖港,加上土地肥沃,使常德成为典型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夷望溪,美得令人陶醉。鄢光辉 摄)

然而,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常德的GDP虽稳居全省前列,却也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遭遇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之殇。这种殇,集中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为此,常德一届接一届的决策者、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懈地在与环境污染角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常德的生态环境治理指明了方向。基于这种背景,近些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以最强的领导、最强的力量、最强的保障、最强的问责追责,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力解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背水一战治顽疾

时间虽然已过去10个月,但那场整治西洞庭自然保护区欧美黑杨的攻坚战役,人们仍记忆犹新。

由于历史原因,西洞庭自然保护区内种植了大量杨树,其中90%为人工造林。杨树喜湿、生长快、适应性强,成片植于湖洲,成了湖洲湿地植物优势种群,但也抑制了原有野生植被生长,改变了湿地植被群落结构。同时,杨树生长易受病虫害威胁,大量使用药物防治,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组重点交办了西洞庭湖杨树清理问题。

西洞庭保护区核心区5.1万亩杨树,主要分布在汉寿境内,涉及经营权属单位8个、洲滩18个、业主42户,承包合同的债、权、利关系复杂,况且30%杨树为幼林和中幼林,清除起来损失较大。面对时间紧、任务急、工作量大等实际问题,常德市、汉寿县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信心,随即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周德睿,时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曹立军为主的工作组。与此同时,汉寿县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指挥部,由县委书记杨昶任政委,县长车世忠任指挥长。

时任常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恢清和副市长涂碧波、龚德汉、李忠深入到一线挂图作战,实地督导。汉寿县上千名工人,在6个战区开展杨树清理工作。由于政策到位,措施过硬,加上当地群众顾全大局,纷纷加入到这场战役。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完成了5.1万亩欧美黑杨的整治任务。

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涂碧波感慨地介绍:“对常德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曾专门批示‘请常德带头趟出路子。’这句话虽短,却字字千钧,让我们倍感责任如山。”

9月26日,我们来到西洞庭自然保护区,乘坐游艇沐浴着金色阳光,吹着和煦秋风,欣赏着这令人沉醉的美景。当进入西洞庭南面最大滩涂半边湖时,映入眼帘的美景让人惊叹。只见半干涸的浅水湖畔,数千只白天鹅用粉红色的脚掌轻轻划着湖水向前游,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时而俯下身在浅水中悠闲觅食,时而引吭高歌;宽阔的湖面上,成群洁白的天鹅伸展着宽阔的双翼,引翅拍水行进,像朵朵白絮随风漂流……

汉寿县委宣传部分管新闻的副部长钟毅刚,从小就生长在洞庭湖畔,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饱含着深情。他按捺不住内心喜悦向我们介绍:前些年,候鸟迟迟不愿南归,天鹅更是在这里难觅踪影。今年天鹅大量回归,较往年都早。这不得不说,是生存环境彻底改善,才呈现出了这番景象。

(昔日臭水沟,今日美玉带的穿紫河。卜云 摄)

年过半百的梅碧球,与青山绿水打了一辈子交道,他原在县林业部门工作,后调入西洞庭自然保护区工作。讲起天鹅他顿时来了神,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2010年,西洞庭天鹅数量只有几十只,2012年以后,每年都是成百只飞回来;去年,一千多只天鹅回家,提前了20来天;今年,可能是气候的原因,这群天鹅回家,整整提前了一个多月。

西洞庭自然保护区欧美黑杨整治,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常德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洞庭湖区生态治理,还洞庭湖一湖清水指示精神的一个缩影,更是常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环保督察整改为抓手,全面落实《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书写出的一份精彩答卷。

转变理念路径宽

外界都羡慕常德,这座水系众多的城市,拥有柳叶湖、穿紫河、正在打造的新河水系,这是常德人的奢侈。如今的护城河,掀开了封尘多年的水泥预制板,并结合老城区改造,恢复了昔日“梦里水乡”的情景;根据老城印记,麻石街、大河街、小河街重新出现在穿紫河旁,让无数的常德人找回了乡愁,使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心不再漂泊。这些,都是常德一届接一届的决策者,坚持不懈治理水环境,才呈现的“天上人间”。

作为内陆城市的常德,同样经历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过程。那么,又是凭什么在水环境治理中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果?

用常德市决策者的话说,那就是“转变理念路径宽”。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直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是最根本的理念。

在造访常德的日子里,我们感受最深的,无论是决策者的意识,还是公众的取向,对防治污染、保护生态都做到了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目标一致。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污染,边污染、边治理等惯性思维已经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不要黑色的、带血的GDP,不再为一时发展而牺牲环境,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投资为导向,已经成为抓招引、上项目、促发展的基本原则、考量标准。

2017年以来,常德市先后关闭环保不达标的“散、乱、污”工业企业190家,整改101家。仅2018年,因环保问题被“拒之门外”的过亿项目就有6个。从这组数据里足以看出常德的深谋远虑。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各项制度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常德市先后出台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生态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绩效考核细则》《环境质量考评实施办法》《重点环境保护工作督查督办制度(试行)》《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真抓实干履职尽责“十条规定”》《环境监察监控联动实施办法(试行)》《常德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奖惩暂行办法》《常德市城区秸秆及垃圾禁烧工作考核惩罚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创新推行了“三级”联督联办机制,“三长巡查”制度,并建立健全了一些利长效、促长效的机制。

“人民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于这种共识,常德市紧盯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推进持续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确保不留死角。2017、2018年,共办结810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污染防治攻坚项目438个。

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好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战役,2017年以来,常德市清理砂石码头(堆场)206处;疏浚沟渠2174公里,塘坝1.6万口;拆除矮围网围57处,网箱1.77万口;整治入湖入河排污口201个、黑臭水体43条。

(碧蓝的柳叶湖,怪不得说是常德人的奢侈。卜云 摄)

在常德市生态环境局,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全省第7位,比2016年上升7个位次、比2017年上升3个位次;PM2.5、PM10平均浓度比2016年分别下降21.4%、22.5%,比2017年分别下降18.5%、19.5%。水方面,2018年,辖区内23个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中,Ⅱ—Ⅲ类有22个、占95.7%,蒋家嘴断面水质为Ⅳ类,满足年度考核要求;环洞庭湖的6个断面水质均保持在Ⅱ—Ⅲ类之间;县级及以上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其中Ⅱ类8个、Ⅲ类1个。今年上半年,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跻身前30位、排第29位。

尽管这组数据枯燥乏味,但其背后的故事,只要你细细品味,你就会悟出其道。常德人的做事风格,确实令人折服,让人敬佩。

生态建设在路上

生态环境治理,是个系统性工程,来不得半点花样,更不能急于求成。因此,这几年常德市的各级领导在这个问题上,重视不停留在表象,而是亲力亲为;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自觉行动。

沅水在桃源县境内自西向东流经13个乡镇,河道中砂石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两岸风景有“小桂林”之称。前些年,由于受利益驱使,乱采滥挖、任意堆放砂石行为愈演愈烈,沅水河道与岸线不堪重负。

为搞好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彻底根治这种乱象。去年初,桃源县委、县政府责令由县交通部门牵头,县水利、海事、砂管办等部门及乡镇(街道)配合,采取地毯式排查方式,对沅水桃源段干流及一、二级支流沿岸码头堆场物逐一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县砂石码头堆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工作实施方案。今年4月18日,砂石堆场整治攻坚战打响,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单位签订了清理整治责任状,压实工作责任。

经过近3个月整治,桃源县99公里沅水主干道和白洋河、夷望溪、澄溪等7条支流均实现全面禁采砂石,沅水主干道及一、二级支流沿岸堆场清理完成率达100%,复绿面积达100%。9月27日,我们驱车穿行在沅水桃源段两岸看到,过去堆积如山的砂石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新绿。

最近一段时间,石门县环境空气污染物综合指数有些偏高。这件事,引起了县长郭碧勋的警觉。26日凌晨1时许,郭碧勋索性直奔一线,对县城区及周边的道路工地抑尘、秸秆禁烧等进行暗访。发现有几个建筑工地半夜仍在施工,带来了噪声和扬尘。

上班后,郭碧勋紧急召集分管副县长、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主要负责人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第三方巡查机构,现场调度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随即住建局对东城区所有建筑工地进行停工整顿;城管执法局对城区道路进行排查清理,严防道路扬尘污染;环保纠察队和大气污染防治第三方巡查机构24小时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限时解决。

这件事看似虽小,但对职能部门却震动很大,纷纷认识到环境保护无小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澧县梦溪镇的彭家厂村,有一位被村民尊称为“鸟叔”的人,名叫谭敦双,今年64岁。20多年,他与鸟为友,主动保护鸟类,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公示名单。

(西洞庭半边湖面,白天鹅戏水欢舞。何权 摄)

见到谭敦双时,他刚从山上巡逻回来,进门第一件事,是给鸟笼里的斑鸠喂食。鸟笼挂在他家门口大树上,斑鸠约有250克重,羽翼丰满。“它的双脚被蛇咬了,再过几天伤口痊愈,就可以放飞了。”谭敦双指着斑鸠对我们说。斑鸠是谭敦双邻居周尚英在地里干活时发现的,当时它躺在油菜上不能动弹。周尚英拾起后,直接把它送到谭敦双手中。

周尚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她告诉我们:原来她不喜欢鸟,也不喜欢和“鸟叔”打交道。因为每到初夏,数万只候鸟栖息在村子附近,田地里的玉米、水稻经常被鸟吃掉,如不及时补损,庄稼就会减收。于是,有的村民架网捕鸟,有的用弹弓等将鸟射杀。谭敦双看到就会去劝阻。因此,村里讨厌谭敦双的人暗地里叫他“鸟人”,而更多喜欢他的人,称他为“鸟叔”。

据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么多年,在谭敦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护鸟的队伍中,当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白鹭、黑颈鹤、苍鹭、夜鹭等珍稀鸟类纷至沓来。谭敦双也先后获得常德市“十大环保卫士”、澧县“身边感动人物”等殊荣。

以上所举的例子,只能算是小花絮。重视、爱护生态环境的事例,在广袤的沅澧大地到处都可圈可点,不胜枚举。

艰辛付出,必有回报。这几年,常德市先后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中国美丽山水城市称号;水环境治理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栏目深度推介;禁投退养典型经验被《人民日报》连续报道;海绵城市建设成为全国范例,亮相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成就展;土壤污染防治被纳入全国7个先行区建设之一;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综合考评全省第1名;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绩效考核获评全省市州唯一优秀单位,市州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获省政府表彰激励。

在这一串串殊荣面前,常德的决策者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用市长曹立军的话说,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来源:新湖南)

(一审:王泰力  二审:李来瑜  终审:周高)

猜你还想看:

国庆长假出行,常德市各地交通避堵攻略来了!

【寻找最美基层民警】常德交警“口哨哥”曾祥富入选!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名单公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