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券商收益凭证成唯一保收益产品?投资者出手前还要注意这点……

2018-03-06 张海洋 国际金融报

近日,记者发现,券商收益凭证类产品在投资圈悄然走红。

资管新规将至,资管行业打破刚性兑付,不能保本保收益,但稳定回报的理财产品又是投资刚需。那么,券商收益凭证真的是仅剩的保收益利器吗,投资者“出手”前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1收益率高达6%

在难以保本保收益的情况下,不少习惯购买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有些踌躇。而当记者咨询多家券商营业部及投顾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推荐了收益凭证产品。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场在售的券商收益凭证产品共有42个,分别来自20家券商,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6.99%。国海证券发行产品最多,达8个。

这42个产品中,固定收益凭证种类达39种,浮动收益凭证只有3种。产品时间各有不同,最低7天,最长时间跨度为365天。

收益凭证,指证券公司发行的,以私募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发售的融资工具,约定本金和收益的偿付与特定标的相关联的有价证券。特定标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利率,基础商品、证券的价格,或者指数。一种是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固定收益的“固定收益凭证”;另一种是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与特定标的的资产表现挂钩的浮动收益的“浮动收益凭证”。

证券公司公开发行的收益凭证,须经过证监会批准;非公开发行收益凭证,只能面向合格投资者进行,而合格投资者数量不得超过200人。

▲近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走势 数据来源:融360

对比同期理财产品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4%-5%徘徊,由于资管新规即将落地,大多标上了不保本的字样。而同期银行存款以工商银行为例,活期利率仅为0.3%,五年整存整取也只有2.75%的年利率。

▲数据来源:工商银行、国泰君安

2严监管下的机会

2017年11月17日,“一行三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18年2月14日,央行在《2017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央行将做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社会意见的研究吸收工作,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布。

在这次的资管新规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打破刚需兑付。资管新规对违规的刚性兑付行为,做出了处罚规定:

对于不按净值要求或滚动发行实现保本保收益的行为,以及在产品发行机构发行的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自偿或委托代偿的行为,都认定为刚性兑付行为,违规存款类机构要求回表补交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并处罚,违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则会受到处罚及罚款。同时,还开展外部监督,对举报刚兑的单位和个人情况属实的予以奖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理财的难度似乎加大。记者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先知先觉,已把资金投向券商收益凭证。

以商赢环球为例,2017年,该公司共购买了23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合计金额达16.3亿元。Wind数据显示,在2017年购买券商理财的239家上市公司中,晋西车轴、达威股份、商赢环球等公司购买券商理财次数均在20次以上。

就目前上市公司购买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的种类来看,主要以收益凭证和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主,其中收益凭证占比超过八成。

2018年,又有多家公司发出公告,宣布购买券商旗下收益凭证产品。

浙商证券于1月25日发布公告称,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1月29日以4亿元人民币认购浙商证券汇银128号固定收益凭证,该凭证于2018年3月15日到期,年化收益率 5.30%,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浙商证券公司营运资金。

翔港科技分别于今年2月10日及3月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分别以3000万人民币和7000万人民币的份额购买国金证券保本型固定收益凭证。每次的产品时间跨度为九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5.3%和5.4%。

事实上,上市公司青睐购买券商收益凭证也是源自于当下的强监管环境。根据监管要求,上市公司不能随意进行投资活动。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对上市公司闲置的募集资金投资产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二是流动性好,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所以,上市公司在为闲置资金做选择投资的时候,大多选择将资金投向保本型券商收益凭证产品,以实现其现金管理的目的。

3公司资质需注意

券商发行收益凭证一般用来快速拓展证券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丰富投资者选择。

华东某券商财富管理部负责人张宇(化名)表示,这类产品一般的固定收益凭证年化收益率都在5%左右,支付收益的来源多为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还有证券自营等。“收益凭证和P2P不一样,属于补充运营公司的成本,就跟银行定期存款性质一样。”

在被问及准入门槛时,张宇表示,“一般业内个人投资者是5万元起,机构门槛较高,是1000万元。”与此同时,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来定制,要什么标的都可以加。”各大券商的手机App、官网都可以购买此类产品,只需开通证券账户,一般情况下一期认购总额会控制在1亿元左右,产品期限在半个月到一年左右。

记者观察到,券商收益凭证的内部资料上标注有“不得主动向不特定的对象及风险不匹配的客户进行公开宣传推广”的内容。上述人士表示,“收益凭证暂时不代销”,这是出于对投资者的保护目的。

业内人士分析,之前可能因准入门槛较高,使得这一产品并没有像公募产品一样为个人投资者所熟知,不过在当前理财市场上,该产品的竞争力客观上具有相对优势。不过,投资这类产品需要充分考虑发行主体,也就是券商的资质,是否经营正常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记者 张海洋


▼ 好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