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家嘴金融城晨堵系列报道丨如何缓解地铁早晚高峰拥堵现状?专家支招破解法

蒋金丽 陈小凡 国际金融报 2019-04-29

在上海陆家嘴,挤地铁是金融人的共同槽点。“进地铁前是吴彦祖,出地铁变成苏大强!”作为挤地铁上下班的“金融民工”,在陆家嘴某金融服务机构上班的张先生不得不忍受地铁早晚高峰的煎熬。

《国际金融报》记者此前对陆家嘴及周边地铁站进行了实地探访。(详情可见:陆家嘴金融城晨堵系列报道|白领早起两小时避高峰,出站挤得“贴上墙”?

地铁高峰期拥堵问题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普遍存在,而陆家嘴的困局缘于它的独特定位。1990年,陆家嘴成为第一个国家级的金融开发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不到30年时间,陆家嘴就从过去的小渔村变成了如今的金融中心。

图片来自网络


困难点:改造空间有限


从初期并不是人流聚集的区域,到规划为金融区后,金融企业大量迁移过来,陆家嘴变成了典型的“工作区”。而轨道交通规划是按照当时的人口居住密度进行设计的,该区域的站点和线路设置较少。

只有一条2号线经过的陆家嘴地铁站,“潮汐式”客流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体现。早高峰人群从上海各区涌入陆家嘴金融区,晚高峰又集体返回居住地,造成站点人多线少,运力不足,早晚高峰压力巨大。

对于是否存在改进空间,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小鸿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难度,“当前陆家嘴地铁站已经建设得比较成熟,加上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允许做出更多改进”

陈小鸿指出,陆家嘴位置特殊,地铁经过这里需要跨江,这就限制了在做线路规划时,没有办法建很多站点在核心区。“如果当初在做地铁线路规划时,能预估到陆家嘴如今的发展情况,也许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正在建设中的14号线地铁,会经过陆家嘴站及周边的浦东南路站和浦东大道站,同时实现与2号线的换乘。陈小鸿认为,这对环陆家嘴地区的轨道交通能起到一定的纾解作用。“除此之外,要在2.4平方公里的陆家嘴增加新线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改造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增加双向闸机和地铁站出口等方式来缓解拥堵压力?

“陆家嘴地铁站的问题并不在于进出站的人流拥堵,而是在于2号线的运道没有拓展的空间。”陈小鸿认为,在没有足够运量的情况下,建更多的出入口,只会让更多的人进站却上不了车


运营方:积极改善拥堵状况


据地铁站知情人士透露,陆家嘴地铁站在增加了8台双向闸机后,加快了人流出站速度,“晨堵”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为了改善2号线的运能运力,继去年12月28日地铁2号线平峰时段实现部分8节编组列车载客行驶至东延伸段后,4月19日起2号线将再次启用新列车运行图,实现运营全时段内8节编组列车行驶至东延伸段浦东国际机场站。同时,2号线全线各站末班车时间将有所延后。

启用新运行图后,工作日早高峰,为满足客流需要,东延伸段仍执行4\8编混跑模式。2号线全线开行3种交路:徐泾东站——广兰路站和淞虹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的8节编组运行交路,以及广兰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的4节编组运行交路。

一位地铁行业相关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陆家嘴地铁站的早晚高峰拥堵主要是因为2号线运能不足,实现运营全时段内8节编组列车行驶后,运能运力将进一步提升,拥堵情况将得到部分缓解。


可能性:5种解决方案


当传统技术手段无法解决陆家嘴在运力和出行需求的完全配套,近年来依托互联网科技兴起的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腾讯智慧交通负责人代星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在产业互联网的背景下,致力于将多年积累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能力应用到城市智慧交通建设,帮助城市管理部门解决交通问题,提升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市民的出行体验。

针对陆家嘴地铁站早晚高峰的拥堵现状,代星星从五个方面给出了解决方案:

1. 刷码乘车,快速通行:

通过“乘车码”的二维码乘车技术,让乘客可以手机刷码快速出入站点,提升站点运营效率。乘车码代替了纸质票,将原来站内聚集大量人群排队买票的痛点大大改善,为站点留出更大的空间,缩短人群的停留时间。

2. 分级安检,人脸识别过闸:

目前国内地铁站进站都需要安检,但像陆家嘴这种工作区,绝大多数人群都是稳定的上班通勤族,长期在上海生活,每天出行规律明显。通过职住地和出行大数据分析,结合人脸识别、精准人群画像能力可以为市民建档。建档后的通勤属性特征人群可通过人脸身份快速识别等手段实现分级安检,不但能提升站点效率,也可以给市民更好的出行体验。

3. 出行情报,市民手机可查:

通过将公共交通数据的开放,利用腾讯的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结合用户的出行规律,可为市民提供一对一的交通咨询服务。比如,市民出门前即可查到要去往的地铁站拥堵情况、人流指数,再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出行计划。获得更多信息后,让非固定时间刚需出行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交通情况进行调节,也可缓解地铁站拥堵问题。

4. 定制公交,一站直达:

另外,城市交通规划应该公交、轨道一盘棋考虑,才能发挥各自优势产生协同效应。上海没有足够多的公交专用道,而上班族为了准点准时到岗打卡上班,首选地铁出行。传统公交由于线路不合适、停靠站点太多,容易堵车、车内拥挤等原因受到挑战和冲击。而像陆家嘴金融区都是大流量人群规律移动,其实很适合通过大数据技术去进行定制公交的开通。通过大数据分析定点定线、一人一座,提供临时拼车线路撮合技术,实现用户门对门、点到点的优质服务,多样化的公共交通服务才能发挥公共线网协同效应。

此外,除了提供日常的定制服务,在地铁与公交的接驳、城市发生紧急人群聚集事件、节假日临时出行需求等都可以把定制公交作为一种应急和临时服务。根据用户职住地属性和平时出行的大数据建模后,可自动设计出调度定制线路,并通过微信的渠道把调度车辆的乘车引导发送给用户,保证整个交通体系信息的实时有效流转。

5. 实时管控、多方及时的信息触达:

通过腾讯的数字城市交通大脑AI系统,可将真实交通线网的数据融合清洗后,传达至AI数据决策系统。系统中有各种交通问题和场景的判断算法,系统结合全城的人流位置数据、流向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可将交通场景的各种问题分析后给出自动决策,帮助管理者实现智能管控,及时解决问题。如地铁站通过系统可以机器监控用户的不文明乘车行为,通过人脸识别可判断用户身份,通过微信可收到管理体系发出的实时警告。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和零部件,并制定维修方案和给出维修指令,降低发生地铁设备老化引发临时故障的概率。

记者 蒋金丽 实习生 陈小凡

—— / 好文推荐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