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 那年,江苏,有石油了!!!
有这样一种力量
印刻在他们挥师塔里木、重上吐鲁番、再战陕甘宁的足迹里
激荡着他们茫茫草原立井架、头戴铝盔走天涯的豪情
支撑起他们为新中国“加油”、为现代化建设“造血”的担当
那些峥嵘岁月里的奋斗
结出了今日的“祖国盛开石油花”
这种力量就是
“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
“求真务实、精细严谨、家国情怀”的石化传统
“传承”这个栏目就是为你讲述这种力量~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的人
大抵都听过一句话
“苏北如果找到油,年产一百万吨,
就值得大搞!”
但可能很少有人了解
在“大搞”之前
老石油人在江苏找油的故事……
我们不妨跟随油田老专家
关福喜曾经的回忆录
了解江苏石油会战前的历史
1973年,青海省冷湖。国庆节刚过不久,油矿党委副书记对我说:“接到局里通知,要你速到局里报到。听说是石油部借调,另有任务。”
报到后,才知道是石油部要我们青海局派一些骨干力量去江苏省作考察,为将来石油部派遣勘探开发队伍作先行探路。
我们这次借调的人数是八个,被戏称为“八大金刚”。
到北京的第二天,石油部便安排我们在规划研究院熟悉江苏地区的地质资料。由于沿海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与西北地区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此期间,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俞平又派我们八人到渤海湾的三家油田(大港、辽河、胜利)作一番考察。
终于到了江苏。
从西北的荒漠来到这样美丽的地方,我们这些“青海人”当然非常高兴。不过我们的目标是石油,石油部派我们来,是为石油勘探开发打前站的。
如果没有石油,一切都失去意义。
在1973年前后,苏北已发现一些零星的出油点见到了一些工业油流,但不成气候,达不到工业开采的要求。
直到1974年初秋才出现了转机:在江都真武镇,六普大队4007钻井队所钻的苏58井取得了厚度较大的含油岩心(油砂)。虽经钻井泥浆的冲刷,但岩心内部的含油情况仍然很明显。
于是,我和小队的技术员先后到指挥部作了汇报。
在讨论该井下一步措施时,指挥部里出现了分歧:
一种意见主要是来自地矿部的技术骨干,认为这类油气显示可以暂时不管,继续按原设计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尚需钻进1000多米)后再作研究;
另一种意见主要是来自钻井队现场的技术人员及青海来的生产组成员,觉得应该及时试油。
讨论的时候,争论激烈,僵持不下……
最后指挥部决定,把情况上报燃化部(石油部)共同商讨决策!
很快石油部决定派生产大组副组长程守礼,与正在北京的原新疆石油管理局总地质师张恺来江苏考察。
我和他们两位以及江苏省燃化局局长徐以达一同去现场察看,并会见省指挥部的领导。最终尘埃落定——下套管试油!
我们在相距该井50米处另钻一井,继续完成该井未完成的勘探任务,这就是后来的苏61井。
苏58井下套管后,指挥部派我驻守井队。
苏58井的试油备受关注,徐以达局长虽然年龄较大,却一直守候在试油现场,夜宿在井队的值班帐篷内等待试油结果,这是昔日老干部的传统作风。
▲我们的70年代,伴着坚守和情怀
总算不负众望,苏58井试油结果:定深抽汲,深度400米,日产量为56立方米。以后用油嘴控制自喷,日产油达15吨。
这在当时不产油的江苏,是个天大的喜讯!
1975年5月在北京成立江苏石油会战指挥部,5000多名来自四面八方的石油战士汇集江苏水乡,展开了夺油上产的工作。
从4月28日到8月9日,短短104天内,从东营、长庆、四川等地发运的设备、器材221个车皮,11500吨,行李63个车皮,13451件,全部运抵工区。从1975年7月起,会战人员陆续搬出旅社,住进25000平方米的席棚房和120栋活动板房。
老石油人回忆:
会战职工不分工种,不分职务,男女老少一起上阵,充分利用水网地区的特有条件,积极开展水陆联运。
抢晴天,战雨天,六、七两个月就组织了七次会战。
每次都是领导带头,人抬肩扛,修路保车。
天不亮出工,天擦黑才散。
现场吃饭,边吃边干。石油会战的气氛,深深感染了当地群众……
1975年7月20日,会战的第一口井——真六井开钻,同年12月26日投产,井深约2300米。投产初期自喷,日产40吨,不含水,使江苏石油人抱上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也奠定了江苏油田的基础。这一年,真武油田试产原油6176吨。
▲会战初期,创业维艰,人拉肩扛,大干快上
经过几代石油人的不懈努力,江苏已建成了一定规模的石油基地,正不断地为我国的油气生产出力。
在编辑此文时,我们得知
老专家关福喜已经去世
40年 白驹过隙
江苏油田走过了一段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史
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
也是一部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传承史
新时代、新任务
石化人将永远铭记、传承、弘扬这种力量!
END
素材来源 江苏油田
图片选自 中国石化新闻图片网
讲述者 关福喜
部分材料提供 关云鹏
编辑 徐博誩闻 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