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传承⑥|巴山蜀水间的石油故事
有这样一种力量
印刻在他们挥师塔里木、重上吐鲁番的足迹里
激荡起他们头戴铝盔走天涯的豪情
支撑起为他们为现代化建设“造血”的担当
那些峥嵘岁月里的奋斗
结出了今日的“祖国盛开石油花”
这种力量就是
“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
“求真务实、精细严谨、家国情怀”的石化传统
这个栏目讲述的就是这种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二年
西南石油耀巴蜀
波澜壮阔的四十二年艰苦创业的四十二年气壮山河的四十二年西南石油人慷慨以赴,砥砺奋进,为祖国分忧,为油气奉献,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西南石油颂歌,树起一座巍峨的油气丰碑!
有谁能想到:1979年5月,西南石油前辈们在川北会战阆中境内打出的第一口高产油气井——川30井,会是西南石油局油气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会是西南石油局挺进德阳开展川西会战的前奏曲。
又有谁能想到:41年后,当年西南石油前辈们在嘉陵江畔点燃的星星之火,会形成今天西南油气田建成元坝大气田、建设“双百亿气田”的燎原之势。
在他们心中,再没有什么比创业年代那些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百折不挠、荡气回肠的激情岁月更令人刻骨铭心了。
四川北部山区,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这里四面环山、三面环水,是川北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被古人誉为“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的风水宝地。
然而,70年代的阆中却因偏远闭塞、交通不便、工业落后,发展得非常缓慢。当地民谣唱道:“人在山上走,水在底下流,要电没有电,要油没有油。”
当时的川北,真是名副其实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里,苍山连绵、道路崎岖,气候多变、环境恶劣,在此搞油气会战,确实是啃“硬骨头”!然而,困难吓不倒石油钻井英雄汉。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因为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为祖国找到大油气田。”
1980年2月26日,天然气主管线正式联通阆中城区。3月10日,召开了通气仪式,市委书记邓元兴亲自点火,上千市民锣鼓喧天、欢呼雀跃。
川30井取得突破后,西南石油局在川北地区陆续组织了多个小型会战。1982年5月,川柏54井获日产原油68吨。1989年12月,石龙2井获日产原油69吨、天然气3万方。至此,川北油气田渐成规模。
从这一刻起,西南石油人开始向“探寻大油气田”的目标迈进。39年后,元坝气田横空出世,“大气田”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原局党委书记罗代富说:“嘉陵江畔川30井燃烧的火焰,成为西南石油局走向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第一把火炬。”
如今,碑石后有大红的采油树,立着一块大白墙,写有“培育海相名匠 打造西南铁军 贡献中国石化”三排大字,并成为西南石油局海相实训基地。
丰碑壮千古,丹心写春秋。
川北传奇只是西南石油局几十年艰苦创业动人彩卷中的一幅中心彩页,让人引以为豪的是,重组整合以来,百亿气田建设更是气势磅礴,扣人心弦。
西南石油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正在创造着更加辉煌的崭新历史。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史
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
也是一部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传承史
新时代、新任务
石化人将永远铭记、传承、弘扬这种力量!
END
素材来源 西南石油局
编辑 魏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