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⑲|中国化工的“突围”

融媒体工作室 中国石化报 2022-06-14

上世纪30年代,战云密布,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一批民族企业家以“实业救国”为己任,在兵荒马乱中打破国外垄断,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范旭东便是其中一人。




1934年范旭东立志“实业救国、造福社会”,创立南化公司前身--永利铔厂。该厂87年间,历经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公私合营、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始终坚守“相信科学,发展实业,顾全团体,服务社会”的团体信条,先后创造出30余项中国化工之最,为民族工业、为祖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创业难,带有革命性的创业尤难。”这是范旭东一生发展实业的经验之谈。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空前严重的农业危机,民不聊生、饿殍遍地。施用粪便、豆饼、绿肥等天然肥料,已经不能使有限的耕地来维持全国人的温饱。这样的背景下,国外化肥垄断中国市场,大量白银滚滚外流。这使民族实业家范旭东意识到:“要振兴以农立国的中华,兴办氨、酸工业实是当务之急。酸碱是国家化学工业之命脉,一旦落入外国人手中,必将贻患无穷。” 于是在1934年筹建永利铔厂。永利同仁经过三十个月的昼夜奋斗,一座远东第一流的包括合成氨、硝酸、硫酸、硫酸铵等产品的大型化工厂,在南京卸甲甸矗立起来,整片的厂房雄踞江岸,气象森森,蔚为壮观。

 

1937年2月5日,第一包“红三角牌”硫酸铔(时称”肥田粉“)从流水线孕育而出。从此,中国人用上了自己的化肥。




南化公司创始人范旭东先生早在1935年1月就曾说:“在今日的中国办工业,只能以民族国家的利益为前提……所谓‘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就在这点。”



永利铔厂从诞生的第一天,就种下了爱厂为国的优良传统。1937年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揭开序幕,富有爱国精神的永利铔厂职工在范旭东的带领下,为抗战将士日夜生产硝铵等炸药军需,并利用铁工房赶制地雷壳、军用铁锹等,支援抗战。

 



1951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顿时,一场波及全国的捐献武器的运动由此展开。曾经饱经战争创伤的铔厂工人积极增产节约,为抗美援朝战争捐献飞机1架、大炮1门,并将捐献的飞机大炮骄傲地命名为“铔厂工人号”。



国难当头的1937年,范旭东带领团队从战区纷纷撤离,在华西重新开拓基本化工基地,急需适用华西基地的制碱工艺。察安法在欧洲有专利出售,但法西斯一意进行侵略扩张,开出“不准在东北三省销售”的有辱国权的出售条件。侯德榜十分气愤:“难道黄头发、绿眼珠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头发、黑眼珠的人就办不到么?”



首次试验在川西进行,工作一开始,就立刻显示出这工业落后、长期闭塞的川西在材料、仪器和通讯等方面的诸多不便,一支普通的温度计就很难得;恒温水浴简直不能想;试验必要的原料,这儿连见也没见过……



“只为‘要好’一念,不愿这样苟且。”范旭东、侯德榜立意要摆脱“永远呻吟于落后的不利地位”,为了摸清察安法,前后对比十几个条件,进行了500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侯德榜对试验要求很严,规定每一项条件必须重复30次……最终研制出优于察安法的制碱工艺,并实现氨碱联产。



“侯氏碱法”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民族在国际学术界争得了荣光,更在世界制碱技术史上树起又一座丰碑。


1955 年化工部召开大力增产化肥会议,会上认为,为了迎接农业生产高潮的到来,新中国还要大力发展氮肥工业。但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化肥厂所需的高压设备都依赖进口。解放初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此类设备被列入禁运清单。因此,自力更生地解决合成氨高压设备的制造难题成了新中国能否大规模发展氮肥工业的关键。



当时永利宁厂(永利铔厂1952年公私合营后改名永利宁厂)副总工程师姜圣阶本着主动为国分忧的爱国情怀,提出了在永利宁厂试制高压容器的创意。永利宁厂迅速组织一个攻关团队,经过努力奋斗,于1956年设计并试制成功了工作压力为320大气压的氨合成高压容器。



我国第一台高压容器的试制成功,为新中国批量生产大型高压容器打下了可靠的基础,它也是我国机械制造工业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对我国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史

既是一部艰苦创业史

也是一部石油精神、石化传统的传承史

新时代、新任务

石化人将永远铭记、传承、弘扬这种力量!


END


 传承⑱ | 六十余年风雨兼程,从技术封锁走向蓝海战略

传承⑰|19天,钻出一个里程碑!

传承⑯丨濮东巨响,唤醒中原油龙


素材来源 南化公司

通讯员 吴秋艳

编辑 魏佳佳


转发,点赞,在看,我们需要你的“已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