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企“追光”启新程
油气田企业纷纷按下快进键,将发展光伏产业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选项,充分发挥资源要素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本报记者 王维东
11月15日,胜利油田最大光伏电站建设工程在孤东油区启动,该项目装机规模106兆瓦,是该油田首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45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1.79万吨,减少碳排放12万吨。
启动百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是胜利油田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古有夸父追日,今有油企追光。在保障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石化油气田企业充分发挥资源要素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等清洁低碳能源,建设与油气勘探开发业务高度融合的多能互补能源体系,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
发展光伏产业,油气田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领域,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尤为广阔。因为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性、安全性、广泛性、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充足性及潜在经济性等优点。
油气田企业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推动油气供给向多元能源供给转变,既能优化自身能源消费结构,又能巩固发展传统油气产业,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发展光伏产业,油气田企业具有先天优势:资源上,油气田多数位于太阳能二、三类资源区,拥有大量的闲置土地、生产井站及厂矿屋顶,可用于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消纳上,油气田终端用能以电、热为主,用能场景和需求较为丰富。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油气田生产用能的清洁化替代加快,光伏发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垂直空间上看,胜利油田主产区山东东营“上、下”都具有做大光伏产业的独特优势。从“上”看,东营光照条件好,属于三类最好地区,年等效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年平均辐射量1440千瓦时/平方米,发展光伏发电,条件优越;往“下”看,胜利油田拥有井场、站库等闲置土地可用于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孤东油区盐场未利用土地可用于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
布局光伏产业,油气田企业纷纷按下“快进键”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洪流下,油气田企业先试先行,积极、稳健、有序、有效地发展光伏产业。
2021年,胜利油田把新能源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聚焦高端化、市场化、规模化,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形成了“场站+光伏”“井场+光伏”“工业厂区+光伏”“办公用房屋顶+光伏”等应用模式。
同年12月13日,中国石化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胜利发电厂灰场光伏发电项目投产,项目占地面积相当于65个足球场,装机容量37兆瓦,年发电能力5000万千瓦时。
江苏、中原、江汉等油田也积极将光伏发电引入油气场景,积极打造油气为主、多能互补、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中原油田濮城采油厂“余热+光伏”利用项目年可节约天然气160万立方米,节约标准煤19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3400多吨。江汉油田分三期建设50余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2.94万吨。
实现协同发展,构建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产业体系
肩负着“双碳”目标的历史重任,光伏产业迎来“高光时刻”。据统计,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截至去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前三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526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1727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3533万千瓦。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8.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随着光伏发电大规模、高比例应用,富余电量消纳成为问题。2021年至今,我国已有25个省区发布新能源配储政策,其中不少地方对光伏配套建设储能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特点,储能既能消纳富余电量,又能配合火电参与电力系统调峰调频,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油气田企业坐拥巨大的地下环境容量空间,具备发展储能于藏的资源优势,但不能单纯发展光伏,而是要耦合传统油气产业,围绕自身用电负荷,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现协同发展,构建油气开发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价值。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胜利油田在依托丰富多元的油气生产用能场景消纳光伏发电的基础上,挖掘深地空间资源价值,积极研究探索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着眼解决光伏发电消纳问题。
胜利油田具有独立配套的电力系统。过去缺少储能,电网调控的模式是“源随荷动”,今年以来,该油田着力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完善“发供用采”一体化协同机制,以及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融合机制,统筹自发火电、自发绿电、外购电等三类电源,丰富电网调节资源、提升系统平衡能力,电网调控实现“源荷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资源的配置质量和效率。
识别二维码
跳转阅读12月26日《中国石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