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涪陵 历尽千帆仍少年
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是江汉人多年的期盼与希冀。曹华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干出成绩来
陈 卉
1月2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曹华就出发前往丁页11井。
在涪陵页岩气田工作近10年,无论是担任钻井队长,还是项目部副经理,迎着朝霞出门、伴着星辰而归,一直是他的常态。
“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要把井尽快打好,吃什么苦都不怕!”
2013年初,江汉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出征涪陵,进行国家首个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曹华带领的50143JH队成为第一批参与会战的先遣队伍。
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是国家能源建设的重大部署,也是江汉人多年的期盼与希冀。怀着激动的心情,曹华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一定要干出成绩来,为公司争效,为江汉争光,为国家争气。
焦页5平台是曹华承钻的第一口页岩气井。安装完后第二天要开钻,可水源还没有着落。曹华好不容易在两公里外找到了水源。山路崎岖,吊车进不去,他们只有人拉肩扛把250多公斤重的潜水泵抬过去。2月的天,河水冰凉刺骨,曹华带着人脱了衣服跳进去安装潜水泵。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才终于把水源引入井场。第二天如期开钻。
“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要把井尽快打好,吃什么苦都不怕!”曹华说,刚开始打的是单井,焦页5平台用了85天才完钻,“主要是搬迁安装时间太长。”
后来,气田推行井工厂模式,将他们施工的焦页30平台作为试点。当时对于井工厂的认知,曹华还仅仅停留在“百度”上,要当气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既兴奋又倍感压力。
“井工厂模式施工非常紧凑,一个环节没搞好,对后续工作会有很大影响。”时任50143JH队党支部书记的汪慧勇至今还记得曹华当时的状态,“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道疲倦。”
那段时间,曹华不分白天黑夜守在井场。一天,一名小班员工接班后看到他还在钻台上,问道:“队长,你怎么还在这儿?”
曹华听了一愣,反问:“你都上了一天班了,怎么还不下班?”
“队长,我已经休息了一天一夜,现在上第二个班了。”
原来,曹华已经在井上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
汪慧勇知道后,立即让炊事班给他炖了鸡汤,强迫他吃了去睡觉,“就是铁人也受不了啊”。
辛勤的付出总会收获丰厚的回报。焦页30平台最快的一口井仅用37天打完,相较以往,平台建井周期降幅达35.71%。
《对话》栏目播出后,曹华一身石化红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人都知道气田有个打井很厉害、上了央视的队长
2014年,涪陵气田首次突破年进尺两万米大关。那年,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录制《页岩气能源革命》专栏,曹华作为气田优秀基层代表,受邀到北京参加节目现场录制。
“我当时晒得像块碳一样,都不好意思去北京。”曹华的心情既激动又复杂,“我除了工衣也没什么像样的衣服。”
那年8月24日,《对话》栏目播出后,曹华一身石化红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人都知道气田有个打井很厉害、上了央视的队长。很多企业员工慕名而来,也要加入江汉钻井。
曹华常说自己有些强迫症,在他的井场不允许有一点垃圾,设备摆放必须横平竖直。因为他的高标准严要求,50143JH队承钻的平台现场标准化一直是气田样板,曾创下一年迎接270次检查和参观的纪录。
由于井打得快,队伍长年位居气田“钻井龙虎榜”第一名。曹华设立了完井节,在完井那天把员工聚在一起会餐,用烫金的红纸写上创造的指标和效益。在他看来,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必须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岗位变了,但他的战场没有变。他依然奔走于各个井场之间,时刻关注钻井队的生产
2017年,曹华调任西南项目部副经理,主管安全生产。岗位变了,身份变了,但他的战场没有变。他依然奔走于各个井场之间,时刻关注钻井队的生产,对新任的队长做好传帮带,教他们如何带好队伍、如何打好井。
作为50143JH队的第三任队长,邓晓波也是曹华的“关门弟子”,直言在师傅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藏”本领。
2022年,50143JH队以25.58天第三次刷新气田最短钻井周期纪录。
曾经的梦想被自己的徒弟实现,曹华心里感到由衷欣慰:“不管队长换成谁,50143JH队一直是气田的标杆,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我,这就是石油精神的传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