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一线行”助力气田建设

杨 婧 朱洪宇 邓双林

近日,西南石油局元陆173井出现井筒冰堵情况,技术专家通过“一键到底”问诊,采用锅炉车对采气阀门加热解堵,两天时间成功解堵,恢复日产气6万立方米。这是西南石油局专家服务基层、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西南石油局通过制订一系列计划,实现“理才”有方。他们实行专家“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履职模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项目,建立重点科研任务支持清单,通过精准科学的量体裁衣,进一步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立足实际解难题  为一线提供技术支撑

在新深105井固井现场,井漏复杂情况的出现让工作人员束手无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何龙立即赶往现场,召集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分析研讨。最终,何龙决定采用精细控压技术实施控压固井作业,井漏问题迎刃而解,新深105井全井筒固井质量测井结果优良率达98%。今年以来,何龙带领团队不断攻克增储上产道路上的拦路虎,提升了四川盆地整体钻完井技术水平和管理组织能力。

像何龙一样,很多专家都奔走在一线、指导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

西南石油局地面工程首席专家蔡锁德长年奔走在一线。面对川西气田开发方案重大调整的挑战,他牵头组织设计单位迅速跟进,讨论优化地面工程方案,组织基础设计编制,3个半月完成方案制定,创造了同类项目用时最短纪录。

众人拾柴火焰高。西南石油局持续探索“大兵团作战”模式,围绕重要工程、重大任务、重点领域,强化产学研协同攻关,通过开展专家一线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完善和优化施工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深入一线摸实情  当好科技攻关人

前段时间,川科1井突然出现大量起泡翻塔现象,采油气技术专家杨锦林迅速成立攻关小组,通过现场蹲点,持续开展参数优化,精细计算药剂消耗,成功保障该井安全平稳生产。实施技术优化后,日均减少药剂使用量超过160公斤,年运行成本降低80万元,员工泡沫打捞作业量下降80%,实现运行成本及作业量的“双减”。

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梓潼凹陷永兴1井区预测储量报告提交时间被大幅缩短,留给油气勘探专家张世华团队的时间仅有一个月。如何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张世华根据团队成员的性格特征和专业特长,制定分工任务书,绘好工作节点时间表,确保每一分钟都花在刀刃上;提思路、定方向、教方法、控细节、查进度……张世华和她的团队经过反复论证,最终成功提交了预测储量报告,如期完成任务。

“这次储量任务的圆满完成,张专家倾囊相授,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技能,是我们科研人员学习的榜样。”储量测井研究所科研人员陈俊感慨道。

传道解惑  助力员工成长成才

西南石油局通过实施青年英才培育计划,开展“师带徒”等活动。专家在科研攻关的同时,传道、授业、解惑,让青年员工实现多岗位锻炼,促进成长成才。

在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师带徒”工作表彰大会上,西南石油局油气田开发高级专家刘林与徒弟王峻峰荣获“名师高徒”奖。在青年员工眼里,刘林乐于施教,他总能将深奥且专业的知识通俗易懂地讲出来。因此,刘林的“移动课堂”也在青年员工群体里出圈。

“师傅总是有问必答,甚至半夜一两点,都能收到他的回复。”徒弟王峻峰说道。跑现场、参加技术交流……刘林都是现场教学,走到哪教到哪。“师傅身上的那股敬业、钻研的劲儿,给我们年轻人树立了榜样”。

“从高校到企业、从钻研科研到生产科研,这些年轻人需要将理论和生产相融合。作为过来人,应该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岗位角色。”刘林说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