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皖北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
皖北地区包括蚌埠、淮南、阜阳、宿州、淮北、亳州6市,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本次规划对探索人口输出型地区的城镇化路径方面具有较强的模式研究价值。
本次规划需要回答关于皖北城镇化的四个核心问题,一是在人口大量外出的背景下,皖北城镇化的主体是什么?二是在工业化严重滞后的现实下,皖北城镇化的动力是什么?三是在资源瓶颈的约束下,皖北城镇化的空间是什么,大城市、县城和建制镇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统筹发展?四是作为国家粮仓,皖北三农如何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一、基于人的视角的自下而上的调研
由中规院上海分院、安徽省城乡规划院、安徽省建筑大学组成的调研组于2013年3月开展了为其三周调研,深入6市、8县、24镇和72村,召开了38场政府座谈会,进行了100多地的现场踏勘,调研了73家企业、50所学校和550户农户家庭,发放了2500份学生家庭问卷、533份企业员工问卷和550份农户家庭问卷,全面、深入的了解皖北城镇化的真实情况。
二、基于“两化三农”视角的特征与趋势研究
通过对皖北的深入分析,项目组认为皖北人口外出和回流长期并存,城镇化路径必须从区域城镇化和本土城镇化两个角度进行探索。一方面,受限于资源环境,皖北的城镇化应重点关注长三角范围内的区域城镇化,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另一方面,应鼓励更加稳定的本土城镇化。
从城镇化的主体看,近中期是可能回流的600万外出农民工,核心是就业和创业机会;中远期是400万20岁以下的年轻人,核心是提高皖北城市品质,增强本地吸引力。
从城镇化的动力来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条件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差距决定皖北城镇化存在多元动力,走廊地区适合走工业化驱动道路,资源地区适合走特色化驱动道路,农业腹地适合走基本服务驱动道路。
从城镇化空间来看,中心城市由于规模经济和创新能力体现区域竞争力,县城由于就业和基本服务体现城镇化的活力,乡镇由于兼业和创业体现城镇化的潜力。
从三农发展来看,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农民兼业化和职业化趋向愈加明显,农村由于现代农业和农民职业的变化将成为一种居住形态和一种文化符号。
三、面向竞争力提升和统筹协调的城乡发展战略
城镇化战略提出一是强化皖北和皖南的产业共建和皖北人口的省内异地城镇化;二是以中心城市为基础打造城市组群和都市区;三是在基本服务驱动的基础上,增强多元化就业对县域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四是构筑补充县域经济、服务三农的镇村发展格局。
产业战略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的城镇提出相应战略,包括立足资源地区的转型升级战略、立足走廊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战略、立足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战略、立足县城的就业驱动战略、立足乡镇的创业服务战略、立足农业腹地的现代农业战略。
生态战略从三个角度促进皖北生态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生态保护,构筑生态安全体系;二是优化资源利用,坚守资源环境底线;三是构建区域绿地,支持美丽安徽建设。
四、面向可持续的城乡格局和生态保护红线体系
规划提出构建“两群、两区、三带”的皖北城镇空间结构。“两群”为蚌淮、宿淮城市组群,“两区”为阜阳、亳州都市区,“三带”为合蚌淮、沿淮和淮阜亳城镇带。
本次规划探索在宏观尺度建立生态保护红线体系。一是划定区域生态功能保障基线,总面积为7500平方公里,占皖北地区总面积的19.35%;二是确定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明确大气、水环境达标率以及各项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三是确定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明确能耗、地表水利用率、工业水耗、基本农田保护底线等指标。
注:本文出自《城市规划通讯》2014年第10期“中规院专栏”.责任编辑 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