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经管学术科研工作者的所有重要疑问与答案集锦|【经管之家年会精华3】

2017-06-20 经管之家年会小组 经管之家论坛


2017年6月11日,首届经管之家学术交流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核心期刊主编、40所大学经管类院校院长、高校及相关机构的科研工作者等500余位嘉宾齐聚北京,共同探讨了从学术前沿观点、论文写作技巧及工具使用到高效科学的投稿方式等话题。这些干货满满的主题分享引起了听众热烈的提问和讨论,据统计,现场听众全天仅在正式提问环节就提出了多达30个问题,甚至包括午饭和晚饭时间也一直围绕着各位编辑老师不断请教交流。


经管之家学术交流年会进行了多场主题分享和多个环节的提问互动,论坛君经过整理,逐步分享给大家。这些内容不仅汇总演讲嘉宾在专题分享中讲述的精彩观点,也汇总了各提问环节大家的精彩问答。如果小伙伴没有机会亲临现场,也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微信和微博,现场的干货您一定不会错过哦!我们会分两次将精彩问答分享给大家,本篇是自由提问,下一篇是世界咖啡式讨论。敬请期待。


嘉宾简介

参与问答和讨论的主要嘉宾:《经济学动态》前社长杨春学老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杨万东老师、《科技进步与对策》编辑部主任陈晓峰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主编武京闵老师、《人口与经济》编辑部主任方志老师。


Q1

问题1:

我想问一下陈晓峰老师,我是一名来自齐齐哈尔大学的研二学生,很荣幸有一篇稿件刚刚被《科技进步与对策》录用,我发现国外有些期刊对学者是有一个统一的标识,比如ORCID,因为我看到您说想在作者的推广宣传方面加大力度,我想问一下贵刊有哪些打算和准备?

陈晓峰老师:

谢谢你的问题,为什么国际上要做ORCID码呢?目的是什么?因为同名同姓的人实在太多了,需要对你的身份进行定位;同时ORCID码下面挂了你发表的所有期刊论文,实际上也是对你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经历的展示,是很好的。很多期刊也在做这一工作,我们后期可能推出一个标准OSID,OS代表open science。这个标识码下面会把很多内容包含进去,DOI也好,ORCID也好,还会提供真实的数据服务,包括作者提供过来的原始的调研数据和报告,包括视频、读者对你的文章有什么疑问,通过这个码全部都能装进去,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形成open science学术圈的环境。谢谢!

Q2

问题2:

我想问一下杨春学老师,目前在国内CSSCI中比较好的期刊中《经济学动态》发了一些规范性的文章,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些数量模型。这种趋势,贵刊会一直做下去吗?好像目前大多期刊,没有经济学模型的话,看都不看就直接pass掉了。

杨春学老师:

我相信我们《经济学动态》会坚持下去的(小编注:因为已离任,所以这么说),因为这个期刊是经济研究所的,经济研究所有两个杂志,另外一个叫《经济研究》。我们《经济学动态》就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和《经济研究》相对有些区别。说实话,从我个人偏好来看,如果有一篇没有大量计量模型的文章写的比较好,我宁愿要这样的没有数据的文章。总体上《动态》强调思想性比较多。你用不用数学、用不用数量对我们来说反而是考虑的少一些的因素,所以像你说的,我们有大量的论文是没有数据分析和计量模型的,能坚持下去没问题。谢谢你。

Q3

提问3:

我想向《科技进步与对策》陈晓峰主任请教一下,我们刊物有哪些热点选题,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陈晓峰老师:

好的,你可以登录一下我们的官方网站,今年的8月份会在贵州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下面有6个分论坛,这六个方向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包括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创新、创新生态、创新治理、创新创业、新兴技术创新,最后一项也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比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

Q4

提问4:

我想请问一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的杨主编,我们发现《中国工业经济》这个杂志今年已经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我之前也发现有些期刊的数据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假的,我想问一下,中国的期刊以后会不会要求提供原始数据和程序等内容呢?

杨万东老师:

现在说实话,据我了解,整体上各个杂志都有点小而全,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目前根据期刊发展的方向来看,以后可能会对原始数据,包括作者的其它研究背景收录到相关的期刊数据库,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因为现在包括期刊评价本身也有很多问题,曾经有一个笑话,有一个准备得科学进步大奖的文章,理由是这篇文章在全世界被引用了3000多次,作者也觉得很骄傲,申报国家大概500万的一个大奖。评委会就委托中国知网做检测,结果发现很多文章来自不同的语言对他进行引用,大概有90%的观点都在说他是在胡说八道、有很多问题。


目前来讲,学界的很多东西都会慢慢规范。包括引用问题,有批判性引用、评论性引用、友情性引用,但是只要有引用,大家都觉得高兴得不得了,实际上批判性引用也容易出名,也容易有很大的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期刊,应该做得更细更深。根据我了解,现在大多学术期刊还是作为学术成果展示平台,还没有成为一个对整个学术体系的完善做出贡献的力量。

Q5

提问5:

我想请问杨万东主编一个问题,我在写作论文和研究的过程中,一直有一个问题,近年来经济学中的数学规范化分析越来越广泛,但这样在研究容易受到数据、检验以及模型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从而研究出来的问题就比较窄,但是反观前人的研究,比如说斯密、凯恩斯,他们那一代人的文章很多都建立在价值判断、逻辑演绎推理的基础之上,还有历史总结的基础之上,这样他们反而做出了许多具有历史理论前瞻性的文章。但是我们这个时代,这样的文章是不是就很难投、很难发?

杨万东老师:

这的确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我从80年代开始做杂志,当时我做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起码在高校是比较靠前的,当时发的很多文章是没有很多数理推导的,比如杨启先、厉以宁等等,他们的研究基本范式很叙述化、理论化,他们的思想性很强。


但是90年代以后就出现了经济学的转型,这种转型应该是《经济研究》以内的范畴,其它刊物也跟随着。为什么有这种转型呢?因为大批国外受教育特别是在美国受教育的学者回来,最早是翻译腔,后来是翻译的样式和范式,主导了当时的经济研究。这种翻译腔的确很严重,在2013年我们杂志曾开过会,当时还和经济科学、北大经济科学、南开经济研究、西南财大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评论,一起讨论认为经济学应该是问题导向、重视现实问题的研究,但是现在的改观很小,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经济学本身是不是科学,本身还是值得怀疑,因为经济学入门很容易。你在北京打出租,司机都能跟你讲一大堆经济学道理,因为经济学是在实践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的道理,比如价格、供求关系、成本这些基本的概念都能感受到。


但是作为一个学科体系,要求有规范、有标准、有门槛,现在的数理实际上成为门槛,这一门槛也挡住了很多经济学者,包括我这样80年代受教育的学者,现在我们对经济模型的把控实际上主要靠外审,外审基本上都是70后,还有少量的80后,这些人经济学的直觉不够,但是数学还不错,然后像我这样完全靠几十年的经验和感觉看它对还是不对,有的时候可能也有一些看不对的地方。这种情况下,我感觉目前是中国经济学在引进、模仿、提升,而且在创立自己经济学体系过程中所经历的必然阶段。所以现在,你如果投有不同风格的期刊,主编的主导思想非常重要,主编的价值体系、教育背景和偏好主导了这个期刊的风格和方法,所以我感觉,在一定意义上讲,不要把经济学看的多么高大上,在很多时候它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游戏,但是这个游戏,全国人民都在这样玩,你就只好跟着这样玩,将来经济学的核心理念肯定是要经世致用。中国经济学目前最大贡献时期就是80年代,在此后就在退步,退步的原因是什么呢?自己玩,领导看不懂。所以现在出现那么多智库,为什么呢?因为智库讲得通俗,现在经济学家还是回过头来将成果改成小报告、成果要报,把数学、推理拿掉,然后建言献策。所以这是两个路径,不同杂志不同风格,投《经济研究》还按照范式导向,投《改革》就可以直观、评论。谢谢。

Q6

问题6:

我想问一下《科技进步与对策》的陈老师,贵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我看到您也借鉴了很多国际期刊的经验,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刊物有没有在国际化方面有什么对策,比如提高国际影响力,做成更有影响力的期刊?

陈晓峰老师:

谢谢这位老师,我觉得你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和愿景,我们期刊也一直想往国际化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从内容和选题上也和国际上顶级同类刊物有一定的匹配,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我们也是坚持三审、外审和同行评议的制度,同时我们也增加了很多新技术的元素,使得学术传播、学术评价在我们这里得到更快的应用。应该来讲,我觉得一年以后,会看到很多期刊都推出这一标准(OSID),我感觉会是从中国走出去的一个新的标准。学术评价一直是被国外垄断和控制的,比如SCI,我们都视作风向标,而我们中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评价体系。

Q7

问题7:

假如在模型和研究的技术上和你们原来的研究范式不同,你没见过,你们会怎么处理?(小编注:在此之前有大量关于选题和新技术的讨论,所以回答的老师没有紧扣本问题,回答主要是关于热点选题看法)

杨春学老师:

杂志和报纸不一样,报纸很注重时效性的,非常关注热点问题,而杂志不能只关注热点问题,热点和非热点是相对来说的,一个问题我们通过新的方式表达出来,你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不也很好吗?我们《经济学动态》的文章并不一定说非要热点问题。


杨万东老师:

其实我和刚才春学教授的意见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


现在经济学上很多问题是老问题,但是对于老问题可以有新看法,为什么呢?实际上经济学家聚在一起本身就会有争论,就像你买股票的时候,你以为要涨但买了就跌了,你卖掉又涨了,为什么呢?就是你的判断和现实总有差距,这就是研究的可能或机会,我觉得经济学研究很多是对老问题的困惑,因为你的方法或数据能够得出和别人不同的结论,你就可以研究。


那么新问题是不是就不需要研究呢?不是。问题在于这个新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是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还是一个时尚的话题。很多时尚的话题,我们学术圈是不愿意碰的。在学术期刊里《中国社会科学》影响很大,《中国社会科学》的副主编许健康先生就曾经跟我讲,到现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过去快10年了,他们《中国社会科学》基本不发这类文章,为什么呢?因为还找不到一个很有深度、很有解释力的文章来说明和解读08年美国发生的那次次贷危机。他们很严肃,当然稿源也很丰富,而我们在选题上整体上会跟进、观察,但是刚刚提出的问题,很多数据并不完备,很多提法流于形式,很多范畴各自理解不一样。


所以如果做研究必须有基础,而且这些人的讨论是你讨论的基础,所以做选题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对手,特别是找一个有点名气的对手,找他的毛病,然后他的方法的问题、结论的问题、逻辑的问题就作为你的立论基础,这样你就自然站在一个相对高的起点上。这是我的建议,谢谢。

Q8

问题8:

我想请问一下杨万东老师,作为一个青年研究人员,想请教一下我们现在用的质性研究和实证研究如何相结合?从杂志的角度和录用的角度,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杨万东老师:

上一个话题我曾说到,简单的质性研究需要找到现有的、有话语权的人的研究中很明显的缺陷,然后提出你辩驳的理由,这个是比较好的切入点。一般性的质性研究,现在有个问题在哪呢?我们很多东西都成为常识,你再讲这个常识,没有人理你,包括期刊。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形成共识了,你再说有什么价值呢?但是大家都这样说,你发现你的证据,证明它是错的,所以你在做研究过程中你必须拿出证据来,这个证据是什么呢?有的是典型调查,有的是足以让人信服的数据,来证明这个观点只是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有效,过了某个边界它就无效了。所谓定量,不是我们说的很标准而规范的模型分析,有的时候就是拿出事实证据证明这个理论或思想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我有一次参加一次会议,武汉大学一位教授就做了一个论证,论证什么呢?论证长江经济带实际上是不成立的,然而整个长江三角洲都在研究长江经济带。他就拿出长江经济带各个区域的关联性来做比较,比如说重庆消费品、金融资源、人力资源来自哪里,他从要素的流动来看关联性,发现重庆和北京的关联度超过和上海的关联度,他通过关联度这个简单的数据对比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起码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未来会不会出现还需要很多约束条件。你觉得这是定量分析吗?实际上只是很简单地把事实定量化,结论就是这个经济带是不存在的,而那个会议的主题就是关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这就是他在直接挑战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的事情。现在写文章创意最好的方式就是当战斗者,要找一个对手。因为学术是要靠争辩才能前进的,现在我们学术会议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只说好,说自己好、说别人好,说了半天,这个“好”就永远进步不了。谢谢。


声明:本文由会议现场速记和视频资料整理而成,将口语进行了一些书面化处理,并在尊重原意的基础上有所删减,以便阅读和理解。本文没有经过演讲者再次审阅,可能会在细节上与原意存在偏差。特此声明。


下一篇我们将为大家分享世界咖啡环节的讨论,每一个问题都有两位以上老师给出他们的观点。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