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对高校教师薪酬的期待是“外有竞争力,内有均衡”

2017-08-02 经管之家论坛

来源:陈立群科学网博客。

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041100.html


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我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说高校教师的合理薪酬应该是怎样。


但这不意味着不可以说说个人的期待。这或许勉强也可以算是“中国梦”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吧!


简单概括,我对高校教师薪酬的期待是“外有竞争力,内有均衡”。借用孔子的词语,就是“不”“寡”而“均”。这样就无“患”,而且可以“既来之,则安之。”


“外有竞争力”的“外”,既包括行业外,也包括专业外,还包括学校外。有竞争力就是比较高,有足够的吸引力。


教师当然希望高校职业有相对的高薪。在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不会把收入微薄的人的话当真,也不会尊重他们的理念、知识和技能。


不管这是否正确,但这是事实。例如,金融专业的数学课,由金融老师上,效果可能比数学老师要好。不是数学老师课讲得不好,只是他的收入远达不到金融专业学生的期待。


不同专业,薪酬想必不同。在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经管法最高,医其次,工再其次,文理最低。但具体到各个专业,还是应该各显其能,争取本专业薪酬的提高。


不同学校,品质、历史、地点各异,收入有差别甚至较大差别在情理之中。


学校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薪酬是个重要的因素。这样就可以理解,各种大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高校,教师的薪酬也不会很差。大陆高教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高校品级和高校教师收入不相关甚至负相关,但现在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内有均衡”的“内”,就是“外”的反面,尤其是同所高校内。高校内收入往往存在“三大差别”(我的同龄人应该知道这个词本意是什么,但我有自己的定义)。中外差别、先后差别和高低差别。这种差别过大,就不均衡了。


中外差别是指海归教授收入远远高于国内教授,那怕有些国内教授也是过去的海归。现实中,我个人赞成给“千人”高薪,因为总体上会有助于拉动薪酬的提高。但我不因此认为是理想的情况。


先后差别是指新引进人才的收入远远高于已经在校教师,那怕有些其实是专业地位相近的同行。


在我看来,引进过程中“一人一议”的内容可以是专业发展需要的启动经费、不同时间与房价变化相关的房帖等,不应该包括薪酬。如果先后失衡,其实就是鼓励现有人员流动。本来不想流动,也承受压力,不容易心理平衡。


高低差别是指同年资教师之间的不同。许多高校其实有两种平行的薪酬体系,名称不同,一种是比较高的,例如叫年薪制、协议薪酬、长聘轨等;另一种是比较低的。我觉得两种体系差别过大不利于合作共事。


至于差别到底多大合适,我也不知道。个人感受,2倍左右可以接受。


就是说,我同年资的教师,如果工资比我多一倍,我不大会有不好的感觉;反过来,如果我比别人高一倍,也能欣然接受,不会感受到过大压力。当然,这个感觉因人而异。同样,不同年资的教师,差别也不宜过大。


总之,我期待的薪酬是与其他行业、其他专业、其他学校相比有一定竞争力,同时在校内同职同薪而且不同职级之间差别合理。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经管之家论坛客服橙宝个人微信号,按说明操作即可获得10个论坛币,而且她会在朋友圈不定期发布精选经管学习资料礼包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