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一代年轻人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不再试图变成更好的别人,而是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2017-08-02 经管之家论坛

文章节选自 《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2017年高考结束了,又有一批幸运的年轻人将挤过独木桥,度过四年的塔尖人生。摆在考生面前的难题从“如何提高成绩”变成了“什么专业更有前途”。

对任何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大学文凭价值的人而言,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以合理的价格为择业做准备。但是,我们也很遗憾的看到,今天的大学教育体系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太多的毕业生苦于在自身领域内找不到工作,太多的用人单位吐槽招到的员工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差距是怎么来的?年轻人究竟需要怎么样的大学?没考上好大学,这辈子就完了吗?

托德·罗斯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专注研究人类的行为和个性,他所提出的“终结平均标准主义”宣言,得到了斯皮尔伯格和扎克伯格的大力支持。他在新书《平均的终结》中,尝试回答以上问题。在书中,罗斯推翻了当今社会关于“人才”的根本假设,描绘了一幅与当今大学系统教育截然不同、崇尚个性化的高等教育新图景。

学校是如何变成“工厂”的?


现有的高校教育体系建立于一个世纪之前,它们强制推行着系统比个人更重要的概念,在所有教育过程中实行标准化。这个系统的缺陷——教育成本,尤其是学生学到的东西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差距——都源于很久以前建立的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架构。

 

19世纪中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发明了BMI,很多人用这个数据来判断自己是否拥有标准的身材。从这个时候开始,关于“平均人”就产生了两派思想。一派思想以凯特勒为代表,认为“平均人”是最标准的人,是人中的楷模。另一派思想以人类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为代表,认为“平均人”其实就是“一般人”,优秀的人应该高于平均人。

 

这两派思想,一直影响后世的工业生产和教育。

 

19世纪90年代,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泰勒借鉴凯特勒的“平均人”思想,发明了“泰勒制工作法”。泰勒制的核心思想是标准化。我不要求你做得多,也不要求你做得快,我要求你在标准的时间内完成标准的工作量。泰勒制在工业上的成功,很快就引发了教育界的改革。美国普及了高中教育,而这种高中教育的目标,就是给泰勒制工厂提供标准工人。学生被按照年龄排列好,每一学年、每个学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完全标准化。教育系统的另一个任务就是按学习成绩把人分类,把不同类型的学生输送到不同的社会岗位上去。

 

这不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的公立学校教育吗?整个教育系统就是一个大工厂。这个工厂干的事情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什么“培养人才”,什么“传播知识”,而是把人分类。

 

大部分人去泰勒制工厂当工人,一部分人去当经理。每个人都被贴上了标签,评定了排名。你作为一个个人的个性、想法和感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相对于“平均人”是个什么状态。

人,在泰勒制工厂和公立学校教育构成的这个大体系中,只不过是个劳动力,是个生产单元,是个工业品。

这一代年轻人,需要怎样的大学?


今天,我们的时代主题已经从“生产”变为了“创新”,仿照传统泰勒制工厂确立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大学教育系统亟待变革。为了改变现有的平均主义体系,建立重视学生个体的教育体系,我们应采纳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1)颁发资格认证而非文凭

 

目前的本科教育体系标准的建立是围绕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元素——四年制学位或文凭。无论你在大学里学的是什么专业,无论你是否已经掌握了必需的职业技能:只要满足所需的上课时间(而且不挂科),你就会得到文凭。问题是颁发学士学位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武断的。

 

从逻辑上讲,除了文凭这种教育成果的基本单元,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资格认证。资格认证是一种教育方式,它是针对最小的学习单元授予学分。例如,你学完了Java网站编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烘焙或者亚洲气候,就可以得到一张资格证书。多张证书可以组合(叠加)起来,以获取更高等级的证书。例如,假设你想成为视频游戏设计师,你不必获取计算机科学的学士学位,而只要分别获得编程理论、移动设备程序设计、电脑动画和平面设计的证书就行了。

2)用能力取代成绩

 

高等教育里第二个必须改变的平均主义元素,就是其评价学生表现的基本方法:成绩。用成绩衡量表现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成绩是一维的。任何一维的排名都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技巧或天赋。另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很难从成绩单上直接了解到学生的技能、能力或对某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他们仅能从大学排名和毕业生的平均绩点来了解应聘者。

幸运的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方法:用能力替代成绩。能力评估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相当明显:考试及格或不及格—表示你已经具备了或者没有具备某种能力。第二个特征是,能力评估必须与学校无关。这意味着,你应该能够以任何你喜欢的方式,获得资格认证所要求的必要能力。能力评估的第三个特征是,评估应该与专业相符。这将有助于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他们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之间进行紧密、灵活且实时地匹配。

3)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教育途径

 

如今,大学几乎控制着教育途径的每一个方面。在教育方面,你唯一能自己控制的是申请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我们必须给学生个体一定的控制权,以确保教育架构支持自主途径。

 

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应该能够在任何地方选修课程,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学,不用缴纳任何学费。选择资格认证的途径,可以帮助你根据自己的锯齿状个人特征、条件特征和预算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

 

事实上,如果教育体系支持自我决定这一观念,那么整个教育体系都应该鼓励你不断地重新评估自己喜欢做什么、最擅长的可能是什么,让你可以根据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劳务市场的走向,自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这三个概念可以帮助改造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概念将有助于解决一致性的问题:学生不再试图变成更好的别人,而是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看起来似乎我是在说“大学是问题”或者“大学所做的事是问题”。不,我喜欢大学。但是目前,高等教育体制的架构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之上的:用标准化的系统来有效地区分有天赋的和没天赋的人。无论目前这个系统能实现多么伟大的胜利,它的架构仍然肯定会导致某些惨败,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去改变它。

大学需要对自身的教育模式提出尖锐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彻底改变高等教育体制,朝着这种新的教育方式靠拢,那么我们就需要得到商业界的帮助。除非用人单位提出不同的要求,否则大学是不太可能改变的。只要用人单位继续要求文凭和学位,就不能激励大学改变他们的体系;只有用人单位认识到在聘请员工时看重资格证书而不是文凭、根据员工表现出的能力而不是成绩来评价员工将使他们从中受益,这场个性化教育改革才会真正实现。

在高等教育里推行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并不容易,但要做到这一点也是有可能的。世界各地的高校已经在推行这一做法了。它将惠及每一个人—学生、用人单位甚至大学本身。这一切都始于一个决策——看重个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