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年前:“你才博士呢,你全家都博士”——两年后,我读博了

2018-03-09 经管之家

来源:“ 卡农小世界”微信公众号,感谢授权,推荐关注

作者:友不旧



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走上读博这条路,要是放在两年以前,你跟我说我觉得你会读博士,我一定会怒目圆睁地怼回你:“你才博士呢,你全家都博士”,毕竟这个年代,博士好像也不是什么高尚高薪的人群,特别是女博士,倒是让人想起恐怖电影里的变态大反派,面容狰狞精神恍惚。


所以这时候你可能想要问了,所以为什么要读博士呢?


因为有导师看好我邀请我读的,因为一时间不想工作,因为想留在欧洲继续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读了博士可以去大学当老师,这样比较好嫁人啊,想要找个正当合理的理由,还是有很多的。


除去客观原因不说,我是个信命的人,更像是命运的手在某个路口那么一指,一向对付对付作业的我那次特别认真,恰巧就被导师看见了,恰巧是她感兴趣的课题,在邀请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之后,她让我下课之后跟她聊聊,然后代表学校学术委员会向我抛出橄榄枝。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学校新一届博士生欢迎会上了,在餐台前给自己倒一杯气泡水,看着整齐精致的小甜点,想着博士就是不一样,准备的食物酒水到高级一点,一副欢迎你入坑可不许后悔的样子。


那,既来之,则安之吧。


真正让我觉得读博可能真的是走对了路的,是越走近越精彩的5个博士同学。



V来自印度,本身有生物学博士的背景,跟在电子商务领域小有成就的丈夫一起来欧洲游学,来到法国后觉得生活非常安逸,环境宜居,就打算住一阵子,开始找学校落脚,V的丈夫教书授课,而她就换到完全部没接触的商科,攻读她的第二个博士学位。


夫妻两人都属于婆罗门,印度的最高种姓,婚姻是典型的父母包办,可能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但V说他在结婚前从来没有见过她未来的丈夫,父亲的选择和安排,她无法不服从。


这样看来,高贵的身份并没有什么好羡慕的,反倒是让你心生怜悯。可是V接着又说了一句话:结婚3年了,我现在想想,觉得这世界上真的没有比我丈夫更适合我的人了。


这种开始于不幸,却又以万幸结尾的故事,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奉上最诚挚的祝福。而后来我眼见得点点滴滴,也逐渐印证了V说的话。


比如,放学以后有时会看到她丈夫在教室外等着和她一起回家,比如V跟我们外出聚餐会带再点一份餐厅的特色菜打包回去给丈夫常常,凡此种种,都让人心生出一种简单安宁的安稳。


你看这生活啊,就是和电影一样,能在悲剧的设定下开出happy ending啊。看着他们一起努力寻找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相互扶持,也就觉得自己好像也不孤单了,一种奇怪的被感染的幸福感。



L是一个地道的法国女人,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4岁,一个8岁。初见她还以为是那个学科的老师,有一种成熟又端庄的气质,后来发现是同期的学生,突然间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经过几次午餐和聊天,越发喜欢L的性格,对谁都很温柔友善,礼数周全,说话轻身细语,却又总能一语点到核心。由于是我们中唯一的法语母语者,还常常帮我们解决一些生活琐事,比如谁收到了一封不明所以的信件,比如谁预定了酒店却又没办法与不会英文的前台沟通,L都会在第一时间提出她可以帮忙查阅,帮忙打电话去沟通。


L的年龄跟我母亲差不了几岁,实在没办法想象我母亲在日常工作的同时还想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情景,在国内这个年龄的女性大多已经退休或者快要退休,每天或者守着各大卫视的热播剧或者去社区跳跳广场舞,担忧着自家孩子的工作,然后是买房压力,然后是婚姻,无休无止。


可是大洋彼岸的L, 却在一边工作,一边照料家庭和孩子,一边来到离家往返3小时的学校读书上课,跟每一个20岁的学生一样,被很多教辅资料,抱怨老师给的任务太重,调侃学校的餐厅简直把法餐的招牌给砸得稀巴烂。


我也问过L,你跟我们都不一样,肩上责任这么多,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拦一个这么大的负担——就算是全职的学生都难读出头的博士。


她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总的意思是, 每个人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区别于你应该做的事以外的那些,她不想放弃,不想再老到每机会追逐的时候再去悔恨,所以尽管累,尽管要整天连轴转,也要试一试。


认识L以前,我觉得年龄的增长简直是岁月对每一个女人的凌迟,自从认识了这个优秀的法国女人,我好像就瞬间从年龄焦虑中解脱了,无论在什么年龄段,无论有没有家庭孩子,你依然有人性追求自己人生的自由啊。



S是一个对食物热爱到极致的人,他会在一天课的清晨给自己做一碗色香味俱全且荤素搭配的意大利面,然后从自己上百的领带领结里精心挑选一件搭配好服饰来上一门让人昏昏欲睡的统计课。


曾经在新加坡求学,悉尼工作,会说简单的普通话,是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十分有趣,有时候他急切的想要用有限的普通话储备来表达自己却又总是词不达意,最后不得不用英文描述出来,还总是兴致盎然地让我教他用中文说。


S是一个满身都是标签的人,多到让人不知道从何说起。作为一个gay,他在今天底就要跟伴侣在巴黎订婚了;作为一个PHD学生,他是我们当中一眼被一个权威教授相中点名要做他导师的人;作为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他每天雷打不动9点上床睡觉6点就能开始工作的作息实在很奇葩。


很多时候我觉得,人啊,如果铁了心不跟世界所谓的准则同流合污,是可以过得格外潇洒漂亮的。


S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跟我们那么的不同,确又能跟大家那么融洽的相处共事。他跟我们说他来法国以后大胆尝试的各种食物,什么棒极了什么可以接受什么完全就是折磨,跟我们说他在各国的游历,跟我们说其实他跟伴侣的相识是在约炮软件上,真诚又刻薄,却让人觉得舒适度极高。



N来自南非,是我们中最有存在感的人,她自信,健谈,观点犀利,性格开朗。带着一种热带地区独有的热情和奔放。这样的性格天生就是做marketing的料啊,所以N的工作经历就是在联合利华等企业的销售部打江山的奋斗史,买了自己的房买了自己的宝马,后来读了管理学硕士,开始给本开学生上课,再后来,想要再去更大的世界找挑战。


N的行为举止完全就是很少女的模式,见到你时首先讨论的一定是我的发型你看行吗,我今天化了装哎这样心情会好一点,我睡迟了现在在赶来的路上你们跟教授说我的公车坏在路上了······一点也不像是大我10岁的样子。


回到家,也是一样,衣服乱堆,学习资料乱放,前一天的锅碗还在水池里,大概要等到下次要用到他们的时候才会被清洗。这倒是让我们直接天然少了很多隔阂,毕竟臭味相投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交友法则。


到后来,我才渐渐发现,我跟N之间的差距,大概是法国到南非这么远吧。在来都博士的时候,N已经辞去的自己的工作,但还是会有学生和老师邀请她一起撰写论文,联名发表在南非著名的学术期刊上。


与此同时,N还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一个领导整个非洲的学术机构里争取到了旁听董事会的机会,在她之前,没有人能在30岁的年龄做到这个位置,她是这个机构开创以来最年轻的董事会成员。


当我在外出购物的时候,她在跟跟董事会开一个跨大洲的视频会议;当我为了第二天满课而早早入睡的时候,她熬夜到四点,批阅修改自己知道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当我在为了交一份课程论文焦头烂额的时候,她已经早早完成全情投入到自己马上要发表的论文的最后首位工作;如果我没有认识N, 任何人跟我说起这样的情节,我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M是一个有点秃顶的大帅哥,来自土耳其。简历也十分的漂亮,在一家很大的公司创意部任职,同时给伊斯坦布尔当地的大学当可做讲师,同时有自己的团队运营自己的APP。又是一个可能一人分饰N角的大神。


谈到来法国求学,他直言自己遇到了瓶颈期,做什么都不顺手,索性停下一切来找回自己。


M作为一个能说会道,颇有幽默感又有外貌优势的人,总是很容易在女孩子堆里吃得开,还总是一副绅士到不行的做派,是个绝对合格的大叔。相比于身边认识的去其他同学,M给人一种成熟的圆滑和体贴,处处妥当,跟20岁出头的男同学们完全不同的风格。


他总是对我说,你还这么小,不用担心,你还这么年轻,我愿意用我现在有的一切跟你换你的年龄。看得出来,他是真心觉得如此年少的我就已经是PHD了是个非常大的优势,这让我不禁想,未来十年,我会不成为比此时的他更好的人呢。



写到这里,洋洋洒洒,毫无章法,只是想要记下我脑海中最真实的人物形象。


因为有了他们,我在这条荆棘丛生的博士道路上有了陪伴,也在未来每一日的成长中有了很多优秀的陪伴,心生感激,唯有努力。


5年,经管之家公众号6500篇文章,

这里是丰富而全面的经管知识库+财经百宝箱

经济系列:经典书单 | 入门书籍 | 宏观框架 | 经济模型 | 经济预测 | 纳什均衡 | 简史 | 调控 | 学习体会 | 经济思维 | 供给侧改革 | 博奕论 | 科斯 | 奥地利学派 | 成本 | 学习手记 | 宏观思辩

 

金融系列:学习书目 | 金融体系 | 书单 | 投资思维 | 估值 | 银行 | 资产配置 | 投行 | 量化投资 | 建模 | 研究员 | 对冲基金 | 股市交易 | 行为金融 | 宏观分析 | 尽职调查 | 研究 | 金融读博

 

管理系列:企业案例 | 精选书单 | 公司治理 | 咨询模型 | 行业干货 | 商业分析 | 管理圣经 | 营销

 

财经系列:中产阶级 | 爱情经济学 | 奢侈品 | 有钱人 | 月饼证券化 | 屌丝值 | 选老公 | 雍正行长

 

学习资源:搜索技巧 | 顶尖课程 | 名牌大学课件 | 商业图书 | 文献管理 | 原始数据 | 金融网站 | 内部培训 | 投行并购 | 行研清单 | 国外学习APP | 英文文献 | 金融电影 | 工具包 | 免费资源

 

爆款文章:房价 | 一线城市 | 二胎 | 收入 | 80后 | 移民爸爸 | 学历 | 中产生存 | 花钱 | 求职机会 | 没背景 | 北京折叠 | 有多拼 | 世相绘 | 赚钱领域 | 励志青年 | 顶尖名校 | 城市 | 农村 | 寒门

 

读研读博:投稿经验 | 写论文 | 学术牛人 | 论文工具 | 科研工具 | 学术资源 | 读研 | 读博 | 找工作

 

统计系列:学习心得 | 推荐书目 | 实证分析 | 大师之见 | 计量之路 | 常见问题 | 必读 | 统计数据

 

名家之声:吴敬琏 | 张五常 | 李稻葵 | 许小年 | 张维迎 | 汪丁丁 | 陈志武 | 林毅夫 | 钱颖一 | 陆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