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学入门需要关注的10个问题

2015-11-02 经管之家



论坛君
作为刚刚接触经济学或者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们,在学习经济学过程中,肯定面临很多困惑和问题。自2015年起,论坛广邀学科专家,齐心协力解决经济、管理、金融、统计等各类疑难问题,当中最为关注的还是基础性问题和入门性问题,特别是在九月的开学月当中,这些问题的总量更多,本文由坛友@午夜的太阳整理,主要是经济学入门需要关注的10个问题和坛友们的精彩回答,希望对大家有用。




1
经济学学习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坛友h5727289:


学习经济学可能真的要经历三个过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是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最后再次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一个阶段就是多看书,知道每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是经济理论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理解了这点,有助于理解经济学的本质,比较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其最终要解决当时当地的经济问题。联系时代背景去看理论的前提假设就不会是那么枯燥和不知所谓了。再假设的基础上,再去看整个模型的逻辑,这个过程是比较无聊的,就是背背公式,初级经济学知道一些拉格朗日函数、一阶条件、全微分什么的等高等数学知识完全够了。这个时候我们可能看到每一个社会现象都会想着这个现象好像在课本某个地方见过,被什么模型所刻画——我们正处于用现实套理论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等到熟悉了这些死的知识后,开始联系实际,会发现有时候现实并不像理论那样,从A到B到C,一致而连贯。理论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这个简化的过程有着当事人自己的考虑。我们有时候并不能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到这些人当时的想法,于是就有了10经济学家会得出11个结论的笑话。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觉得课本上的理论似乎不像当初想的那样简单,那样看起来似乎就那么回事;这个阶段我们会思考到内生和外生的问题,会思考产生问题最最外生的变量,进而思考逻辑的本质……


最终到了第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这是真正的返璞归真的境界。这个时候,你已经不再是那些模型的奴隶,不再是用现实去套模型。想法,这个时候是你根据现实,在自己的模型库里面自由组合发挥,然后解释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经济现象——这个时候我们手中无剑(模型),心中有剑(剑),飞花落叶,信手拈来便是杀人利器——已经很牛了。可能第三个境界之上还会有个顶级的境界,应该是创造理论的境界。不过这个层次太高,个人目前还无法理解和阐述。


2
如何系统地建立起经济学的知识框架?


坛友一生有你a:


构建框架的目的是为了明晰自己的思路,就像一棵大树,先抓住枝干,再细细观察他的枝叶,框架明确,可以把书读薄。要对整个知识框架进行掌握。对于这一点来说,就是要在脑海中随时可以浮现出这门课程的全貌,而不是支零破碎的,或者很多知识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能回忆起来。把握好整个知识的逻辑结构就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和盲点。


以微观经济学为例,对于微观经济学,应该知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直接目的,而一般均衡就需要各个市场的均衡。从而微观经济学就花大力气论证了产品市场的均衡和要素市场的均衡。产品市场的均衡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而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则从两个方面分别推导了均衡价格理论中涉及到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这样整个微观经济学的框架就可以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我们具体的工作就是补充“肉”了。同时对整个知识框架的把握还有利于比较分析不同的内容。只要我们知道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在整个结构中的作用,我们就能比较对应来掌握这两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从理性人假说出发(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运用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来推导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而生产者行为理论也是从理性人假说出发(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运用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来推导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这样我们还可以比较等产量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性质,比较理解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等。


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其逻辑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整个内容就是论证国民收入的决定。因而从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只涉及一个市场即产品市场来扩张到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来决定国民收入,而AD—AS模型则是在IS—LM模型中加入第三个市场劳动力市场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则是将经济从封闭扩展为开放经济。经济增长理论则是从动态来考察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


3
如何形成自己的经济学分析脉络?


一个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基本上由以下五个部分或步骤组成:


(1)界定经济环境;


(2)设定行为假设;


(3)给出制度安排;


(4)选择均衡结果;


(5)进行评估比较。


首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或对象所处的经济环境作出界定。第二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对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做出假设。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给出制度安排,也即游戏规则。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人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因应对策或游戏规则。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作出权衡取舍的选择,找出尽可能佳结果。由于做任何一件事往往存在着多种可行方案,这样人们需要作出选择。那么人们是如何作出选择,特别是经济上的选择呢? 一旦给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游戏规则) 及其它必须遵守的约束条件之后,人们将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作出激励反应,在众多的可行结果中通过权衡取舍来选定结果,称之为均衡结果。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对经济制度安排和权衡取舍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作出评估比较。(来源: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4
如何深刻理解经济学思想?


坛友wm060907:


首先要将长期努力的方向定在掌握经济学思想上。例如,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就是追求利润(效用)最大化。如果你没有从骨子里爱钱,珍惜钱,就不可能体会出那些经济学巨匠们的苦心来。光凭教科书字面上所谓的“理性”,那就“跑偏了”。李嘉图原是个商人,一看斯密的书就发现了斯密的这个问题。多读经济管理思想史也不够,我的诀窍是一定要多读经济学家的个人传记。没有思想,把书读烂,还是瓜蛋。学习经济学的目的,重点不是考试,而是运用经济思想,通过经济方法解决经济问题。


5
学习经济学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坛友legendwang77:


看懂图形,吃透公式。经济学中有许多图形和数学公式,如何看懂、吃透图形和公式,非常重要的一点,首先是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两者一一对应,相互联动,无数种组合的集合(或者点的轨迹)形成了一条线,每条线上的拐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每两条线的交点、切点,在经济学上都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微观部分中,横坐标通常是自变量,代表数量Q(需求量、供给量、生产要素投入量、产量、销售量等),纵坐标通常是因变量,代表价格P(或收入);宏观部分中,横坐标代表国民收入量Y,纵坐标代表总需求AD(价格水平P、利率R)。


善于比较,惯于反复。微观经济学的许多原理有相通之处,我们完全可以在比较、反复中,举一反三,不断联想,巩固知识。例如:居民户(又称消费者或家庭)需求与厂商(又称生产者或企业)供给,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与等产量线,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支出线(家庭预算线)与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与生产者均衡等,均是一组组可以比较的相对应的知识点。例如涉及到一些变量,总是通过总(T)平均(A)边际(M)三者关系来描述,由此可引申出总效用(TU)平均效用(AU)边际效用(MU),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总成本(TC)平均成本(AC)边际成本(MC),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边际收益(MR)等一系列既可比较,又能反复的概念。


抓住主线,触类旁通。宏观经济学大致可勾勒出这么一条学习思路:一个中心,即总需求为中心;两大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大模型,即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四个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总需求又由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政府的开支和对外经济的净出口四个部门所构成,用公式表示:Y=C+I+G+(X-M)。于是,围绕着这四个部门,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或遏制总需求,以达到政府调控的目标,成为宏观经济学内容的主线。


学以致用,巩固内化。经济学理论提炼于日常的经济生活,反过来又能解释个人家庭的日常生活现象、企业的逐利行为,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学习本课程时,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大千世界,在巩固内化中形成自己的缄默知识。


6
如何训练自己的经济学思维?


坛友sunnymood: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重要的是要学习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经济学的思维建立在几个重要的假设基础上:


1.资源是稀缺的;


2.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3.经济主体是理性的。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体现为经济理论和模型,学习时重要的是明白所有的理论和模型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得到的,因此经济学的理论不是真理,只是一些规律的总结。所以,学任何理论之前,先弄明白假设前提,然后学习理论的具体内容,自己练习推导相关的模型,学习用图形和实例来解释理论。课后练习和笔记是重要的辅助方法。


本人认为除了学会经济学的理论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学会用理论分析问题,因此,多读经济学家的文章,多看财经类的报纸和新闻,尝试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问题,对学习经济学有几大的促进作用。


7
如何选择经济学教材?


坛友litaogzl:


个人经验,学习西方经济学首先挑选好的教材,所谓好的教材标准不同,不能只看作者名气大小。对于是看国内教材还是国外教材,我想从中的收获是不一样的。国内教材偏向理论,比如高鸿业老先生的西经教材就很经典,很系统的阐述了西经的基础知识,是个很不错的入门教材。通读两遍,你就会对经济学基础有很好的把握。看这本教材的另一个好处是,对付国内一般的经济学基础考试很实用;国内教材缺点在于重理论,轻案例。国外教材的优势在于案例比较多,贴近生活,对经济学入门教育很有帮助,看完教材以后会让你发挥主动性去思考经济学问题。国外教材缺点就是应付考试严重不足,很多东西,都是以案例来告诉你结果,这一点不太适合中国国情。


说完了入门教材,在你熟练掌握了经济学基础知识以后,建议你多读基本国内其他比较好的教材。原因很简单,每个人写作的角度不同,对同一知识阐述的方法也会有差异,要学会集众家所长,这样才有利于你更深一步的发现问题。另一个原因是,国内西经教材大都援引国外教材,出于翻译水平的差异,你掌握知识会更全面。


接下来,如果你完成了以上两步,估计已经对西经了解有一定深度了,建议你多看一些国内权威期刊,里面有国内学术人士对西经各种知识的运用,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前面两步的积累,你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最后,说一句,第一阶段完成后,如果英语水平没问题,建议看一些外文原版教材,很多都是案例小故事,有了第一阶段基础,估计理解不成问题,关键是锻炼自己英语阅读水平,这一点很重要。


8
如何处理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


坛友Eric_R :


西方经济学中模型比较多,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不像政治经济学那样论述为主的。所以要学好西方经济学首先数学功底不能差。经济学是可以不用数学的,个人认为数学最重要的优点在于增强了理论的可证伪性,同时能够简洁地说明整个逻辑过程,避免了在论证过程中“偷换概念”的现象。数学只是一种工具,让人更好的用经济学的眼光来观察社会,数学不是目的,数学化经济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实上,经济学中所用的数学知识其实并不那么多,也不那么严格,而且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时代所用的数学工具也很不同。


数学分析及解析几何:经济学中所用的数学分析和解析几何中的知识非常多,从初级的宏微观经济学中就有涉及,中级的更是多,比如拉格朗日乘数法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用的相当多,一些模型的图形表示用到的解析几何知识就不用我说了吧,还有中级宏观ISLM里面的那些high长的微分方程。所以数学分析一定要学好(非数学专业的就要学好高数微积分那些内容)


高等代数:高代在初级宏微观经济学中基本上没怎么涉及和在中级的中有涉及,但非常少啦,比如一些矩阵简化计算之类的,不用当然也可以。但在高级中就开始大量涉及了,比如商品空间就是一种线性空间,一些线性空间的性质这时就开始大有用处了。


总之数分和高代是大学数学的基础的基础,数分和高代不仅是数学其他课程和经济学的基础,而且其本身的应用也非常广。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


9
学习经济学,需要学习那些软件?


坛友jzbd:


在国内做研究,就是要用到什么软件就学什么了,STATA MATLAB 这是必须要掌握的,当然,你也可以学精一门,但是这个很难的。个人建议 MATLAB、STATA、R这3个软件是不错,可以学习一下。它们可以互补。有人可能会说,一门精要比万事通好。只要学好一门软件就可以了。这句话是没有错,但是,你知道学精有多难吗? 首先你要明白好多计量原理,然后还要会编程。不过,如果你本身就学计量经济学的,那就另当别论了。或许,我说的不正确,但是,我的经历告诉我,多学点软件是有好处的。一年,一直想做STAR,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空间面板……好多计量方法,现在才发现,这些东西,知道基本的原理后,无非就是多学两个计量软件,就可以搞定的。


10
学习经济学,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1、经济学学习、进阶教材一览

http://bbs.pinggu.org/thread-96146-1-1.html


2、计量经济学学习经验

http://bbs.pinggu.org/thread-279844-1-1.html


3、50个最常用的经济学网站

http://bbs.pinggu.org/thread-1322615-1-1.html


4、经济学学习中如何把握数学?

http://bbs.pinggu.org/thread-12275-1-1.html


5、能源经济学学习方法

http://bbs.pinggu.org/thread-2880210-1-1.html


6、 微观经济学学习方法

http://bbs.pinggu.org/thread-1031160-1-1.html


7、西方经济学学习经验分享

http://bbs.pinggu.org/thread-894313-1-1.html


8、西方金融学学习经验

http://bbs.pinggu.org/thread-894762-1-1.html


9、制度经济学学习方法与路径讨论

http://bbs.pinggu.org/thread-211022-1-1.html


10、一个外行的计量经济学学习之路

http://bbs.pinggu.org/thread-3596375-1-1.html


作者ID:午夜的太阳

来源:经管之家(人大经济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